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美国向伊朗施压,如果说先前主要是以伊朗的核计划为缘由,那么,现在更多是以伊朗对伊拉克局势的影响为缘由。美国方面就伊拉克局势施压,迫使伊朗方面就伊拉克局势作出回应,公开表示将更多地参与伊拉克事务,尤其是伊拉克战后重建。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对未来国际秩序、战争权、联合国和国际法、恐怖主义、伊拉克的未来都产生了影响。强调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我们必须面对这一转折,重新认识世界局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漫话     
美国总统布利宜布对伊拉克新心策,向伊拉克增派;万多美军士兵,峥中东增派航母战舰这一举措遭到国会群起反对。漫话~~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目前的现实状况与其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伊拉克在近现代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强权依赖性"构成了伊拉克战后动荡的根源。在这一特性的影响下,战后的伊拉克迅速蜕变为一个"弱国家"。美国重建政策与伊拉克"弱国家"形态间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伊拉克持续性的动荡并对其未来的局势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使其走上了民主化和经济繁荣的道路,反观美军在战争结束后对伊拉克的占领却使其陷入困境。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是推翻萨达姆政权,把伊拉克改造为阿拉伯世界中"民主的样板"。通过两国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对比可以看出,"日本模式"并不能在伊拉克适用,伊拉克的重建和民主化只能另觅他途。  相似文献   

6.
布什突访伊拉克,就是为大选铺路和震慑伊朗布什带着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对伊拉克进行了6个小时的闪电访问,会见了美军战地指挥官、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和安巴尔部落首领。在布什抵达伊拉克前,美国一直在保守秘密。而且布什一路的警戒也异常严密,所到之处,手机皆无法正常接收信号拨打通话,随行美国几大主流媒体记者也被要求宣誓保密。  相似文献   

7.
回顾伊拉克战争,美国的战争动机并未完全取得其预期效果,尤其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威胁愈演愈烈。美国在伊拉克所推进的民主化进程也充满利弊,伊拉克在"阿拉伯之春"中显得较为特殊,事实上开始了教派主义主导下的民主化进程。美军撤军后,各种矛盾逐渐凸现:一方面,伊拉克内部教派分歧愈演愈烈,经济和社会问题突显;另一方面,叙利亚问题的僵持、伊斯兰极端主义的频频活动、地区大国间的角力等,使得伊政府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分析"阿拉伯之春"时代伊拉克内部形势及其对中东地区稳定与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将更有助于认清伊拉克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库尔德问题是中东地区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问题。伊拉克库族经历族群民族主义孕育和长期发展,率先实现了自治目标。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中央政权约束力下降,库尔德族群民族主义开始向民族主义转型。中东剧变后,随着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库族面临独立建国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在美军占领当局主导下,伊拉克在分权制原则基础上建立联邦政府。但联邦制的架构存在结构性问题,伊拉克实际上仅建立了准联邦国家。库族独立运动对伊拉克联邦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但由于库尔德独立的内外条件尚不成熟,这使它留在联邦与什叶派一起主导伊拉克政治发展,联邦内暂时以教派分权的固定框架维系脆弱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美陆军工程兵在伊拉克战争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美军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训练方法,改进相关装备,随机应变,很快适应了伊拉克战争的行动要求。我军也应有专门负责收集现代战场情报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应用于相应的训练和装备改进上。  相似文献   

10.
扎卡维档案     
2006年6月8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宣布,伊拉克“基地”组织首领扎卡维已于6月7日晚在巴格达以北地区被美军飞机炸死,全球石油价格应声下跌。阿布·穆萨巴·扎卡维是伊拉克悬赏最高的通缉犯。你知道吗?其实扎卡维是被美国人吹捧出来的!这个高中辍学生是如何使美国与自越战以来最致命的冲突捆绑在一起的呢?让我们看看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1.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进入21世纪,中东地区局势成为一个充满了冲突与战争的国际政治难题.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危机显得更加危急,主要表现为:伊拉克局势恶化、阿以和平进程停滞、伊朗核问题逐步升级.中东的冲突呈现明显的周期性、长期性特点,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以特殊关系的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他们同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复杂化.展望未来,中东地区局势存在如下几个特点:引发战争的因素依然没有消除、阿拉伯世界分化趋势日渐明显、国际社会干预能力大打折扣、大国之间新的博弈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12.
战争之国     
墨西哥山地毒品走私演化为狂暴的叛乱。仅仅2008年暴力夺去的生命比美军在伊拉克死亡的人数还要多。而且这种暴力还看不到尽头。  相似文献   

13.
在伊拉克战争中,布什政府期望利用媒体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把美国政府打扮成“伸张正义的英雄”。然而,当伊拉克局势恶化后,布什政府的国际形象和国内形象持续下跌,在公共舆论的谴责下布什政府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以此事件为背景,对两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一是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中,正面形象传播的路径和传播机制;二是布什政府在陷入形象危机时,如何利用舆论传播对自身形象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高度重视对公众舆论的控制,长期以来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在全球范围内发动舆论宣传攻势,不遗余力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配合其经济、政治和军事战略的推进。2005年末,美国媒体相继披露了美军雇人搞亲美宣传、写文章花钱在伊拉克媒体上发表等消息,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其实这只是美国对伊拉克宣传战略的一个方面。无论在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之前以及战争进行之中,还是在战后的伊拉克重建进程中,美国都千方百计调动宣传机器,干预和控制新闻报道,以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环境,其一向标榜的新闻自由从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基因神探     
《社区》2007,(20)
在伊拉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萨达姆的替身至少有3个以上,而且长得与他真假难辨。但在基因神探面前,再多的替身也无法帮助萨达姆逃过那一劫。当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老萨被美军抓获后,他被撬开嘴巴,取走了一点口腔黏膜。其脱落细胞中含有的DNA,使美军在抓到  相似文献   

16.
枭雄的末路     
2003年12月13日傍晚,大批美军士兵突然包围了伊拉克北部一个叫达瓦尔的小镇,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在一个农家院子里,美军发现了一个地洞,里面是一个蓬头垢面、长满灰白胡子的老头。还没等美军搞清楚是谁,这个老头就用英语说:“我是萨达姆·侯赛因。我是伊拉克总统。我想要谈判。”第二天,美国兴奋地向世界宣布,“我们抓住了他”。一代枭雄萨达姆就这样落到了夙敌手里,没发一枪一弹,甚至没有任何抵抗的表示。自从巴格达陷落、萨达姆神秘蒸发之后,全世界一直在猜测萨达姆的下落和下场,萨达姆也在多次录音讲话中鼓励伊拉克人英勇作战,把美国人从…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讲话11月2日,温家宝在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上发表题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共赢》的主旨讲话。他说,积极促进亚洲的发展振兴与和平稳定,是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的方针;和平、安全、合作、繁荣,是中国的亚洲政策目标。为了促进合作发展,实现亚洲共赢,中国将从四个方面继续努力。▲驻伊美军遭受半年来最严重伤亡11月2日,美军一架大型运输直升机在飞往巴格达国际机场途中,被伊拉克反美武装力量击落,15名美军士兵死亡,约20人受伤,这是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半年内美军遭受的最大伤亡。▲衡阳特大火灾20名消防官…  相似文献   

18.
“新战略”的出台并不是偶然的因素,而是美国国内“退出伊拉克战略”之争、伊拉克教派结构恶化的情势、伊朗核问题恶性发展等多维力量在伊拉克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新战略”历史性地继承了布什主义的战略认知和基本理念,其基本要旨在于将伊拉克纳入美国中东战略轴心的地缘政治范畴。由于“新战略”实施的政治文化缺失,美军陷入“驻留”、“退出”和“增兵”伊拉克的多重困境。“新战略”言词空洞,缺乏硬性操作指标,是布什在国内关于撤军问题争论日趋激烈、伊拉克教派仇杀日益严重之时做出的“减压”之举。其成功前景黯淡,并成为布什政府遥遥无期的迷梦。  相似文献   

19.
虽然布什总统的公共政策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他还是宣布继续向伊拉克增兵。由于在伊拉克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美国可能会提前撤兵并进攻伊朗。然而,鉴于美军已经陷入了泥潭,美国的军事实力也大打折扣。有些人甚至说,美国已开始衰落了,其所遭遇的困境类似昔日大英帝国末日到来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正当美国在中东地区深陷泥潭之际,伊朗总统艾哈迈地。内贾德突然语出惊人,宣称“世界正在快速地内贾德化”,伊朗要为人类提供一个样本,为了解决伊拉克日益恶化的安全局势和教派冲突,建议在德黑兰召开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三国紧急峰会。一直将伊拉克视为手中之物的美国能允许伊朗、叙利亚插手吗?这两个美国眼中的“邪恶国家”能否成为伊战灾难的救命稻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