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宁夏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近几年增速有所趋缓.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以宁夏粮食主产区北部引黄灌区产粮大县与普通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产粮大县和普通县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农业生产投入水平、谷物平均价格和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是影响产粮大县和普通县农民收入的共同因素,且对农民增收都有正向影响.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明显不足,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粮食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需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补贴方式等,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民增收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 ,在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 ,农民收入增长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不仅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对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农民增收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民一样有了较大的改善,1978-2004年间,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9元增加到 3025元,26年中提高了23倍。但与主销区相比,主产区农民收入与主销区农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值得研究。一、主产区农民收入结构特点 (一)主产区农民现金收入比重不断上升。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城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能否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而农业结构的调整又与农村市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农业市场化的进程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利用截面数据对该论点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市场化进程对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农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应当是培育市场并帮助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逐步缩小粮食主产区与沿海地区问农业市场化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增产"和"增收"是粮食主产区设立的两大重要目标。既有研究普遍强调粮食主产区设立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然而,在实现增产的同时,农民收入是否提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将2004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设立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199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粮食主产区设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设立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但对工资性收入具有削减效应。具体而言,与非粮食主产区省份相比,粮食主产区的设立使得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相对增加了455.852元/人,工资性收入相对减少了532.567元/人;粮食主产区设立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依赖于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张。整体而言,粮食主产区设立通过改变农民在务工与务农之间的资源分配模式,实现了农民总收入的动态平衡。本文认为,在继续推进粮食主产区政策兜底农业生产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强化扶持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等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好巩固"增产增收"的政策组合拳,实现农民总收入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来,宁夏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逐年回落,2000年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为-2.6%,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没有过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不仅超过改革初期水平,而且成为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程度扩大的主要诱因,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主要问题。回顾过去20年农民增收的历程,体制创新、农产品提价和增加产量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总量的扩张已不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农民增收越来越依靠农业以外就业空间的拓展,农民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加入WTO后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增收的压力更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吉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榆树、农安、德惠、公主岭和梨树等5个产粮大县进行了实地调查。这5个县市是吉林省产粮大县的前5名,也是全国前10名中的产粮大县。调查采取访问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调查了100个普通农户、10个种粮大户、10个养殖业大户、5个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20名乡镇长。调查的主要结论是:粮食主产区的优势还是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不是减少粮食,而是深化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要立足粮食优势,造就畜牧业支柱产业,通过规模化养殖使农民获得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8.
农业标准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冲击 ,增加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和希望。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 ,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销 ,是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几年来多数粮食主产区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徘徊不前的实际状况,应制定在保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和保证农民经济收入较快提高的双重目标。这需要增强粮食大县的综合经济实力,通过发展农村的第一、二、三产业和开展多种经营来保障。农业要发展应突破单纯抓粮的狭隘思想,树立现代化大农业观点;不应简单照搬沿海地区农村乡镇经济发展的路子,要结合本地实际走粮食深加工和粮畜互补的道路;要改变传统的依靠国家财政,补贴为主的办法来维持农业生产的发展,应使产品面向市场,国家除原有的扶持政策外,还应在金融、财税、科教和商品粮产销方面制定一系列扶农政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所面临的问题也日显严峻: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四年滑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负担问题久治不愈、乡村债务恶性膨胀,粮食大幅度减产、粮食安全问题被有关方面重新提起,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在问题重重的现实面前更是步履维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近期对湖北省监利县进行了深入调查。监利县是传统的农业产区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1982年 ~ 1990年,粮食总产在全省蝉联“九连冠”,“七五”时期,每年向国家贡…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以来 ,中国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滑 ,直接原因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无明显增长、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产品成本节节攀高、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深层原因是农民增收受不合理或滞后的体制制约、国家涉农政策的制约及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应采取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发展特色农业 ,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加大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力 ,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现以农业大省安徽为主,结合其他几个农业大省情况讨论农民增收的问题。安徽这一两年围绕农民增收,主要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组织实施农产品流通、品牌和农业产业化工程;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务输出等等),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农民改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好势头。2001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圆,同比增长4.4%,农民收入开始走出1997年以来持续4年增幅下降的低谷。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是国家粮食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理论和相关数据证明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得到较大的改善,但农民增收还不十分稳固,粮食安全还存在新的隐患。对此,一是坚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和生产成本;三是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为契机,积极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的进步等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2012年粮食继续增产,实现历史上罕见的"九连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改革以来首次"九连快"。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问题;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制度问题;三是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转为市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收入差距拉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低和粮食生产能力差异明显等困境。我国粮食主产区要突破困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耕地保护机制、农业自然灾害防范机制、粮食产业化经营机制、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农民增收机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当前农业与农村工作所面临的突出的问题,并逐渐上升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之一.尽管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然而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根本途径只有减少农民数量;而减少农民数量的根本又在于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只有努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身份转变,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增收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但要真正实现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目标,还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论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2013—2019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情况,揭示了2020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政策环境明显优化,为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增加农民收入仍然面临若干风险挑战。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选择要注意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民工流动的供求衔接和配套服务;面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求,创新农业和乡村产业支持政策,拓展农业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路径;鼓励加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营销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畅通农业、乡村特色产业产销衔接和价值链升级路径;鼓励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成为联结财政与金融的桥梁,在加强乡村营商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对脱贫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的政策支持,强化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难以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粮食主产区农副产品流通受阻 ,农民收益没有保障 ;农业比较效益低 ,高产穷县问题严重 ;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脱节 ,利益流失严重 ;农业经营分散 ,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快。这些原因都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各级干部和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程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组织规模和带动能力、相关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 ,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过去20年农民增收历程,体制创新、农产品提价和增加产量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总量的扩张已不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农民增收越来越依靠农外就业空间的拓展,这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成长和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加入WTO后,农民收入增长更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