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董某系某培训机构的一名管理人员,他与单位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2014年度,董某因忙于工作,没有申请年休假。2015年1月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董某要求单位支付该年度自己未休年假的工资,单位答复说,董某虽然本年度没有单独休年假,但单位在4月份已经统一组织职工旅游5天,应当视为其已经享受了带薪年假。为了证明,单位还提交了当月的考勤记录、旅游照片、火车票等证据。对于已参加单位安排的旅游,董某并不否认,可他不认为旅游福利就是年假待遇,而且单位在组织旅游时也没有作特别说明,于是申请劳动仲裁诉求年休假工资。劳动仲裁机构支持了董某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正>问:我们是一家公司的职工。由于按惯例,公司大量订单大多集中在年底至次年年初的五个月里,为避免员工在旺季来临时因休假耽误工作,公司制定并张贴了《年休假休息规定》,要求凡享有带薪年休假的职工,必须在10月份之前休完,若拒绝按期休假或未能休完,则按自愿放弃论处,公司不仅不再给予安排休假时间,且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不按日工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可我们觉得,何时休带薪年休假是我们自己的权利,不应当由公司一方说了?  相似文献   

3.
咨询台:我于2009年9月到某电脑公司工作,今年初我提出辞职。由于工作期间我从未休过带薪年休假,在办离职交接手续时,我要求公司给付5天未休年假的工资补偿。  相似文献   

4.
<正>案情简介李某自2006年1月1日起入职某公司工作,2013年8月31日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未安排年休假,李某实际也未休年休假。李某于2013年11月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未休年休假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则认为,单位虽然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因年休假产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四项规定的休息休假争议,年休假待遇属于福利待遇,应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  相似文献   

5.
<正>案情简介■张某于2012年11月10日进入某公司,之后一直工作勤勤恳恳,没有休过年休假(张某2007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上一用人单位工作,并于2012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三个月后找到工作,来到了现在的用人单位)。2013年9月,全国假日办发布了中秋、国庆节休假调休安排,即中秋节后上六天班休一天,上两天班后国庆节休七天,国庆节后上五天班休一天。张某随即萌生9月29日、9月30日申请年休假的想法,这样可以连续  相似文献   

6.
<正>案情简介■张某为应届毕业大学生,于2010年7月1日入职深圳某公司,2013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被公司终止合同,由于公司没有依法支付张某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张某在职期间没有休过年休假),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14天年休假的双倍工资(其中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5天,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2天,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5天,2013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7.
<正>案情简介原告于某2008年1月1日入职被告某食品公司,双方签有两份《劳动合同书》,第一份《劳动合同书》约定合同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第二份《劳动合同书》约定合同期限自2011年1月2日至2012年5月18日。原告实际工作至2012年4月30日。原告主张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未休年休假工资,原、被告均认可原告于2009年享受年休假2天,于2011年享受年休假5天,2012年至今未休年假。  相似文献   

8.
正从1994年《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开始到现在,"带薪年休假"已越来越引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重视。目前,广大劳动者在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企业因工"预支"带薪休假【案例】:黄某是某灯具厂职工。每年四、五月为生产淡季,时有工人在家待岗。而生产旺季,恰是多数工人工作满一年以上,开始休假的高峰期。厂子决定年休假前移至生产淡季。此时正值春天旅游旺季,工人对此很满意。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申请人高某于2002年到被申请人某交通运输公司工作,任客车司机,双方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2010年8月劳动合同到期,被申请人与申请人终止了劳动合同。申请人以被申请人未安排其2008年至2010年带薪年休假为由于2011年1月26日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被申请人向其支付未休带薪年休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颜某自2000年1月19日到某集团公司工作,先后与某集团公司签订多次劳动合同,最后一次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时间是2014年2月12日,合同期限自2014年2月11日起至2017年2月10日止;合同约定颜某担任采购岗位主管职务。某集团公司于2010年安排颜某休年休假10天,其他时间未安排其休年休假。2015年3月17日,某集团公司下达《员工内调通知》,自4月1日起将颜某从采购主管岗位调至某集团公司旗下的某店副店长岗位,颜某不同意调岗,经与集团  相似文献   

11.
咨询台:我于2013年1月进入某生物公司工作,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入职该公司前,在其他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了14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可享受10天的带薪年休假。我于2013年2月与朋友出境旅游,向公司请了10天的年休假。2013年6月我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王某向某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称其于2003年5月进入某模具制造公司从事模具制造工作,2014年6月12日手部受伤,自2014年7月4日起因受伤休假,8月19日回到公司上班,但公司强制变更其工作岗位为勤杂工,并降低薪资。现要求公司:自2014年8月19日起恢复其原工作岗位并按其上年平均工资支付工资差额每月1985元;支付2014年7月4日至8月18日期间工资差额2309元。  相似文献   

13.
刘念 《劳动世界》2016,(25):69-69
针对2.5天休假,有些地区出台了实施细则:每年的若干月份实行,少则3个月,多则大半年;多休的半天,可用年假抵扣,也可用加班换取,以维持法定工作时长;公安、医院等单位,要以保障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为前提,暂缓或有条件地实行。2.5天休假实行后,不少职工在周末有了更多选择,旅游休闲市场的活力也被进一步激发。  相似文献   

14.
王某2007年2月到某机械厂从事焊接工作。2014年8月,王某体检查出肿瘤。遵从医嘱,王某向公司请了3个月的假住院治疗。2015年3月,王某向公司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要求,协商未果后,将公司诉至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支付2014年未休年休假的工资。  相似文献   

15.
<正>案情简介2012年陈某应聘到一家外贸企业担任销售主管工作,双方签订了五年期限劳动合同。2014年9月10日,陈某向公司人事部门递交了带薪年休假的报告,假期自9月12日起算。9月12日早,公司秘书通知陈某,因临时性工作需要,总经理不批准其休假申请。但此时陈某已经准备登机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故未理会公司的意见而自行休假7天。待其休假结束回公司上班时,该公司以陈某擅自离岗无故旷工已严重违反公司劳动纪律为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陈某认为,该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此消息一出,再一次将带薪休假的话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已有20个年头,现实中,由于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以及劳动者自身认识问题,“带薪年假”往往会打折扣,成为一个“看上去很美”却令人叹息的制度。为指导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的休假权利,纠正用人单位的一些错误认识,特选取几则较典型的案例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17.
[案例]: 某电器公司每年6月~7月份正值淡季,便趁机对所有派遣职工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及格的进行培训,对培训后仍不及格的劳务派遣职工则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张女士就被退回了劳务派遣公司.  相似文献   

18.
【案例】:某电器公司每年6月~7月份正值淡季,便趁机对所有派遣职工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及格的进行培训,对培训后仍不及格的劳务派遣职工则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张女士就被退回了劳务派遣公司。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2002年3月1日,申请人陈某与被申请人某船务公司(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总合同期为6年实际在船工作时间;同年6月21日,双方签订了《海员外派合同》,申请人被外派到海外船上工作。2003年2月7日,申请人离船休假后,该公司多次欲为其安排工作,但申请人均以  相似文献   

20.
<正>问:李某系北京市郊某酒业公司包装车间技术工。酒类生产受季节影响的原因,每年的淡季期间,公司都分阶段地安排部分职工停工放15至60天假。旺季加班时有加班工资,淡季放假则"不劳不酬",停发工资。请问,停工放假期间"不劳不酬"符合法律规定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