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越谚〉点注》是《越谚》第一部整理本,它的出版,为人们阅读、利用和研究《越谚》提供了很大便利。由于《越谚》有些文字、语汇艰涩难懂,整理工作颇为不易,点注本也存在着不少缺憾。文章从"注""点""校"三个方面提出商榷,希望对《越谚》以及吴方言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越谚·音义篇序》曰:“盖以人声之发根于天地之元音,土著不同,言语自异。帮滂莫辨,晓厘不分,风土使然也。吾越南山北海,东西界江,边塘中潴,(钅监)湖沃野,言既音殊,义由音出。有土音之操,深合乎字母者;有事义之取,散见字书者。不辨厥音,莫知越谚之异;不载厥义,莫达越谚之门。”《越谚》作者范寅的这番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的语音是有差异的。越地的语言不同于他地,主要是语音有别于别处。越语虽为方言俚语,但其音亦有“深合乎字母“者”,其义则有“散见字书者”,绝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故要真正了解《越谚》作为越方言中特别有特点的民间谚语的字  相似文献   

3.
江海漫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62-63,157
结合《朴通事谚解》这部作品时。去来”现象作共时研究.并对散见于其他作品或方言中的。去来”用例作历时研究。从中得出结论.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是一个固定下来的词语。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有三种用法。即实义动词、逆趋向动词和助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去来”用法基本消亡,仪在方言中还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红楼梦》以及依据此本进一步编写的《红楼梦辞典》中,有些词语的注释,特别是对一些方言口语的注释,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欠妥的:一是释词时有些词语没有语言意义,只有言语意义;二是忽略了方言记音的特点,释词时望字生义;三是把一个统一完整的方言词语拆开来解释;四是未对词语的使用地域作全面老察,简单地划定词语的地域归属,确定方言词语;五是释义时用词不准确,意义含糊、片面。  相似文献   

5.
方言词语中的一部分是古语的保存.本文以历史比较方法,参照词语的音韵地位以及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联系《广韵》和《集韵》等古代典籍,考求浙江绍兴方言中一些特殊词语的本字。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所用方言的性质及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一书对方言词语的运用不但数量多,而且水平高。研究该书使用的大量的方言词语,无论是对我国方言史的研究,还是对《金瓶梅》作者的考定,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金瓶梅》方言词语的研究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不少学者撰文论述该书方言词语的特点,做了很有意义的探讨,发表了很有意义的意见。不过,《金瓶梅》用的到底是哪个方言,至今大家还没取得一致的意见,有的认为用的是山东方言,有的认为用的是河北省东南接近山东省的方言,有的认为用的是峄县话,有的认为是以北方官话  相似文献   

7.
《风月梦》一书中的方言词语较多,尤其是江淮方言词语很丰富。本文诠释了其中的部分意义难明或易生误解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大多不为一些方言词典收录。  相似文献   

8.
《史记》在中国语言学上占有突出地位 ,保留了西汉时期大量的常用词语 ,特别是西汉的口语词 ,而其中又以关中方言词为最多。笔者多次通读《史记》 ,收集其中的语法、文字、词汇、语音现象 ,讨论有关《史记》的注解。由于笔者自幼生长在关中 ,熟悉关中方言 ,特别注意其中反映的关中方言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数仍在使用 ,但前贤时哲至今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些词语在现代的辞书中没有作为独立的词条罗列 ,或者所列的书证过于滞后 ,这些都给《史记》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不足 ,也为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留下遗憾。本文拾遗补缺 ,摭拾《史记》中的疑难词语特别是属于关中方言的疑难词语安堵、不起、期期、不侵、斩、先后等 ,进行解释说明 ,以求纠正有关《史记》词语研究的缺点 ,补充字词书在设立词条和解释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方言词语中的一部分是古语的存留。根据古今音义对应规律,结合文献资料,以河南省渑池县果园话为基础,考求其方言中的13个古语词,结果表明:渑池方言读音和《方言》、《广韵》、《集韵》基本是吻合的,只有少部分不同;可为探讨语音演变规律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词语考释订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有关《金瓶梅》所用方言问题的讨论相当热烈。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待于对现存各有关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详细调查研究以及对《金瓶梅》写作时代的语言的深入研究。目前这两方面的材料都显不够,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们仅从《金瓶梅》中挑选出词语二十余条,指出这些词语及其在书中的意义用法,至今还在河南某些方言中保存着。其意当然不是证明《金瓶梅》所用方言为河南方言,而是想说明不做上述全面研究,仅据少数词语在现代某方言中的有无,难以断定写于十六世纪的《金瓶梅》所用的究为何种方言。  相似文献   

11.
越文化与绍兴学--越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区域文化的越文化研究,存在着越族、越国和越地文化的三种研究指向,三者各有特点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表现为无穷的魅力,也存在先天的不足。由此提出建立以“绍兴学”命名的区域文化研究体系,使得璀灿的绍兴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轨迹能够更为完整和系统地再现,提出“绍兴学”研究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绍兴有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但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商人群体。改革开放以后,绍兴涌现了一大批成就事业的绍兴商人,人们称之为越商。作为浙商的一支劲旅,越商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世人的关注。越商的成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传统的越文化所富含的商业文化基因,改革开放的制度都是促成越商崛起的重要因素,但关键的原因还是浸透着越文化精神的越商所具有的炽热的企业家精神。越商群体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既有企业家精神的共性,又深深地带上了越文化的印记,具有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绍兴地区的人称代词十分复杂,多的有三套,少的也有两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绍兴地区原本就有一套人称代词“侬、汝、渠”,后来受北方官话的影响,形成了“叠床架屋”现象;二是绍兴地区的人称复数词尾原本是数量短语“两个”,但随着“两个”的合音、弱化及语法化,逐渐和单数词尾“侬”发生了混同,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绍兴地区人称代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绍兴黄酒品牌由品牌产品与品牌文化两个部分构成。其品牌产品即一种酒饮料,其品牌文化来源于越文化。在产品同质化时代下,其品牌国际化的本质是其所蕴含的越文化在不同文化圈之间的位移。在这过程中,绍兴黄酒品牌既得益于越文化又受制于越文化,从而陷入越文化“困境”。对越文化实施适当的吸纳与超越可以走出这种“困境”。而绍兴黄酒品牌欲成为国际强势品牌,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使其品牌名成为通用语汇,二是使其品牌成为越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或其某一方面)的强烈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越文化对越商创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经济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究其原因,越文化是绍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越商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业精神、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创业环境等处处留有越文化的烙印。此文从越文化入手,对越商的创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绍兴这片古老深厚的沃土养育了灿烂辉煌丰厚博大的越文化。越剧作为越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多种手段、多种形式体现出越文化的丰富内涵,该文从越文化孕育了越剧的产生,越剧对越文化的体现与解读两个方面探讨了越剧与越文化的关系。越剧在越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产生,历经发展、演变都折射出越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存续、积淀,扩散开来,最终与越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勾践迁都绍兴,是于越民族由部落走向国家集团的重要活动之一。这次伟大的迁移运动促进了于越民族的中 原化,并加快了向中原融合的步伐。这次迁移活动对绍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鉴湖区域越文化内涵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以越文化元素提升鉴湖个性和品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成长起来的越商,其因根植于越地传统文化和越地制度变迁、经济转轨过程而呈现的品质特征,内在地包含了西方经济学描述的资本主义精神。因而,塑造越商的品格,应立足现实,注重吸收合理的资本主义精神。这对新时期的越商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