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毕竟"最早出现在汉代,其词性为动词,同时,"毕竟"语法化与"必"、"毕"和"竟"的语法化过程密不可分,"毕"、"必"、"竟"经历了从名词到动词再到副词的历程,"毕竟"由动词虚化为副词。现代汉语副词的来源与动词和名词密切相关,是由名词或动词演化而来。副词的意义也是由名词义演化为动词义,再由动词义引申出的一个义项。因此,现代汉语副词的产生其实就是名词和动词词义引申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副名结构"的表层结构进行分析,由于词类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受形容词的影响而带有形容词性,并在这种特殊结构的限制下而使名词的形容词性凸显。运用认知模式对"副名结构"的认知过程作了论证,从名词与形容词范畴的串联关系模式、认知参照点模式、认知转喻模式及动态识解观四个方面分析"副名结构"认知上的词义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3.
名词动用是具有隐喻认知理据的语法现象,体现了隐喻化的思维过程。气象名词动用是动态意象由源名词域向目标动词域隐喻映射的过程,源名词所表征的各种天气特征被用以构建和类比人的认知体验。  相似文献   

4.
语法和韵律的关系表现之一是韵律对语法的征服,比如"而立"从构词法无法解释,又如"从中"、"按说",介词不能单独出现,必须是悬挂的。韵律对语法的征服可以使非法变成合法,韵律也可以使合法变成非法,比如"V+N",一般是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宾语,但是"读报"(√),"阅读报纸"(√),"阅读报"(×)。某种程度上,书面语实际上就是韵律控制下的组词造句法。  相似文献   

5.
述结式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是汉语史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以"V住"这个结构为例考察了它由连动结构演变为述结式的过程。在中古汉语时期,由于介词引导的名词性处所短语前置和使动用法的衰落,"住"逐渐变为不及物动词,在"捕捉"类的动词后,以语义聚合的方式,引申出结果义,并在类推的作用下,出现了"VO住"结构。在近代汉语时期,"V住"进一步语法化,并逐渐打破了语义限制,搭配逐渐泛化,否定式"VO不住"全部变为"V不住O"标志着"V住"语法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析了20世纪汉语语法学界关于“N的V”短语研究的主要成果,由“N的V”的结构研究、“N的V”的功能研究、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研究、几点启示等四部分组成。一百年来,语法学方法的嬗变推动了“N的V”研究的不断深化。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有较多的分歧,如“N的V”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类型、“N的V”及其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等。“N的V”的分歧从本质上讲是如何认识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性词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的性质和特点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汉语动词、名词转类的问题。目前,汉语动词的分类存在缺陷,应该根据能否充当谓语把汉语的动词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大类。如果把“N的V”放在非谓语动词这一范畴中进行研究,分歧会逐步减少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汉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第一人称和内隐动词共现"结构出发,探讨"我想"和"I think"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情况。文章认为,这一结构经历了从"思考义"到"认知义",再到"话语义"的语义阶段。在整个语法化过程中,"我想"和"I think"经历了句法再分析,由"我+想+NP+VP"逐渐演变为"我想+NP+VP"作为话语标记的常规构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内隐动词"想"/"think"的影响发生语义演变。  相似文献   

8.
由动词(广义的动词,包括形容词。记作“V”。)作中心语,名词(广义的名词,包括代词。记作“N”。)作定语的“N的V”结构(“他的来”),在语法界被普遍认定为名词性结构。例如朱德熙在《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和《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等文中一再重申这个观点。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也认为,“动  相似文献   

9.
"跟"的词义变化及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用法,能用作名词、动词、介词和连词,这应该是它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平面上同现的结果。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跟"的词义发展和语法化过程,并简要分析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比"字句是表达级次量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进入比字句的比较项应该是非定量的,比字句是一个动态的、要经过由连续量向离散量转化的过程。其结果就体现在比较值上,因此对充当比较值的动词、形容词、名词有语法量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随着汉语"X族"表达式的流行,"X族"已然成为一个能产性颇高的构式。而学界对短语构式却缺乏关注,本文从构式角度分析"X族"的构式特征及其认知机制。"X族"为嵌入式的短语构式,具有构式完型效果,指别共有X行为特征的人群;认知机制上,"X族"构式主要涉及认知隐喻和转喻、以及社会、认知与语言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汉语中的"N的V"结构成立的情况,并列举了N与V的语义关系以及"N的V"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歧的办法,指出该结构从整体上看是名词性的,其中V脱落了一些动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及其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中的某些动词常用于"NVA"结构中,构成所谓的中动结构,其中名词N为动词V的受事,动词V和形容词/副词A一起构成修饰语,说明N的特征.当代构式语法认为,结构的意义并不只是其所包含的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结构具有自己的构式意义,从而决定句子的整体意义,并限制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本文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及其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能够进入该构式的动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四川方言的“倒X不X/Y“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四川方言的”倒X不X/Y”结构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该结构中的词语X或Y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多有反义关系。其中名词通常是单纯的方位名词,动词是自主动词,形容词是性质形容词。X或Y多为单音节词语。从语义上看,此格式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从X或Y偏移。从语用上看,此类格式具有形容词短语的特点,带有说话人的很强的主观性,口语性强。  相似文献   

15.
占勇(2009)认为"V在了N"是现代汉语新兴格式;其实,此格式在明代萌芽,清代成熟,并非新兴格式;占勇不同意邢福义的"类推"说法,认为"V在了N"格式是语法化的结果;我们认为,"V在了N"格式既有语法化的动因,也有"类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最”类极性程度副词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四个最典型的极性程度副词"最、顶、极、至",着力从历时角度来勾勒它们的虚化过程,从而理清极性程度副词语法化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极性程度副词语法化的一般机制,同时也为分析极性程度副词之间的内部差异奠定基础。通过分析两组极性程度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可以推知,极性程度副词的来源不外乎是名词和动词,极性程度副词"最1"和"至"是来源于动词,"顶1"和"极"则来源于名词。在虚化机制上,极性程度副词一般都是在"泛化"、"隐喻"以及"相邻句位"等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完全演化为程度副词之后,它们的语法化并未就此停滞,而是一直在继续进行,表现为语素化、主观化、可补化和双音化。  相似文献   

17.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知类动词是根据研究的需要分出的一个"临时的类"。认知类动词的界定原则是:首先着眼于语义,充分认识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动词在语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其次要归纳总结出能够反映这些语义特征的主要的、最为显著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特征,并以此分布特征为标准,从功能角度确定认知类动词的成员。只有符合我们提出的功能标准的动词,才是认知类动词。功能标准具体包括:V+小句宾语;N1+V+(N2)+一定+VP;很+V;在心里+V;VV+疑问句形式的小句宾语;大声+(地)+V。鉴别认知类动词的标准是:[a∧b(c/d/e/f)]∨(b∨c∨d∨e∨f)。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系统功能句法的角度分析英语中“N+to+V”结构中的动词与名词的关系。本文主要区分了四类“N+to+V”结构,并就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形式入手分析,但研究的重点在于语义和功能,同时也探讨了名词词组以及小句复合体小句间关系等问题,并再次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指导语言学习与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亳州方言中的"得"字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从其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维度分析了"得"字单独使用与组合成词的方言语法特色,对亳州方言中"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单独成词时可充当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组合成词时和名词、动词组成合成词,"得"便成为半虚语素。  相似文献   

20.
"V在了N"结构(如"放在了桌子上")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新兴的语法格式。文章试图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对这一格式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着重从语法化角度来说明"V在了N"结构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