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湖与宋词     
一谈宋代的西湖词,得先以唐代的词作引子。李白、杜甫都到过浙江,而都没有西湖诗;第一位作家使西湖在文学上得盛名的是白居易。在他许多诗篇之外,还有一首《忆江南》小令,那是唐人第一首詠西湖的词。这首词编在他的《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七,是他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退老洛阳时回忆江南旧游之作。词共三首,第一首泛写江南风景;第三首写苏州;第二首忆杭州的是: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文武兼长的民族英雄,是宋代“南北两朝,实无其匹”(周洛《介存斋词论杂著》)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写过很多词,存留至今的还有六百二十多首,这在两宋词人中是罕见的。他的词不但思想博大,内容精深,雄奇跌宕,横绝古今,在风格上也表现了词人匠心独运,卓尔不群的才华。  相似文献   

3.
浦江清先生的词学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江清先生是一位博学多能的人物,词学研究只是他一生事业中的一部分。他是20世纪词学史上科学地阐释王国维词学思想的第一人;他用“以史证诗,以诗补史”的方法,对花蕊夫人《宫词》的作者及其真伪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考证,解决了词史上的“千年之惑”;他借鉴中国传统的诗论、词论和西方诗学的某些成果,解读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和温庭筠《菩萨蛮》14首,不仅新意扑面,妙趣横生,而且发明了两种全新的读词方法。他的词学著述虽然不多,但其贡献却是别具一格的。他的词学思想和治词方法,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宋代文人自苏轼以来,和陶、拟陶,蔚成风气。苏轼不仅有多达百首的和陶诗,而且以词隐括、化用陶诗,这直接影响了南宋词坛。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闲居江西上饶和铅山期间,也酷爱晋末诗人陶渊明。他曾经“读渊明诗,不能去手”(《鹧鸪天》序);还常常“细和陶诗”,聊以解怀。辛弃疾拉杂引用陶涛的词,有五十首左右,这远远胜过他驱遣其他任何一个诗人,如庄、屈、李、杜的典故。辛弃疾是一位“金戈铁马”的英雄,他的词以“悲壮激烈”(《宋史·本传》)著称。辛弃疾学陶、引陶有什么特色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陆游词往往被人们以一句话加以概括,曰:内容是爱国的,风格是豪放的。这种概括若从陆游词的本质精神及对后人的主要影响看,似也无可非议,但从陆游词的整体风貌看,却又显得片面与草率。陆游《放翁词》现存两卷约一百四十余首,以内容分,大致可分三类:爱国词,恋情词,隐逸词。其中爱国词最少,不到二十首;恋情词较多,约五十余首;隐逸词最多,近七十首,约占总数一半。这就是说,陆游词中比重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是他的隐逸词。而偏偏是这部分隐逸词,历来为论者“视而不见”,或偶尔论及,也大都是片言只语,不得要领。 陆游隐逸词从总体上看,大都产生于罢官闲居,情绪低落之时,是“隐”的产物,因此具有总体倾向的一致性。但如果深入一层,细细区分,则又可分成四类:写归隐生活中闲情逸致的“闲适词”;写山水渔隐生活的“渔隐词”;写修道炼丹的“游仙词”;写疏旷颓唐的“放达词”。兹分述如下: 闲适词 这类词大都是词人赋闲乡居时所作,描写其平和的心境和冲淡的襟怀,表现词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人生态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乌夜啼》五首是这类词  相似文献   

6.
星期天到古旧书市淘金,在一堆“文革”期间的旧资料中,偶得一本《鲁迅诗注》,让我喜出望外。鲁迅一生写过许多诗,他的诗与他的杂文一样,是匕首,是投枪,是文艺宝库中的珍品。但他的诗,生前没有编成专辑出版,除《集外集》比较集中地收录了新诗6首、旧体诗43首和《集外集拾遗》收录17篇早年诗文外,还有一些诗只见诸其他文章中。因此,对系统学习、欣赏和研究鲁迅的诗,带来了诸多不便,需要从不同的鲁迅著作中去查找。而1968年3月,由南京大学中文系编印的《鲁迅诗注》,不仅将鲁迅一生写的诗汇集在一起,而且一一作了注释。《鲁迅诗注》虽然是“文革…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先生的新诗有《红烛》和《死水》两个集子。《红烛》收集的是从一九二○年七月发表的第一首新诗《西岸》起,到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写的《红豆篇》为止的作品,共一百零三首。《死水》收集的是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作品,共二十八首。《死水》是《红烛》的发展。从《红烛》中还看不出闻一多鲜明的创作特色,但在《死水》里则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闻一多对新诗发表了不少好的见解,他的诗作是这些理论实践的结晶。闻一多一生写的新诗不多,而能显示出鲜明特色的也只有二十多首。但诗贵精不贵多,这些作  相似文献   

8.
<正> 贝多芬一生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然而只有《告别》奏鸣曲三个乐章的标题“告别”、“别后”、“重逢”是贝多芬亲笔所提,该奏鸣曲,作于1809年至1810年,是为呈献给鲁道夫大公而写的。鲁道夫大公是支持贝多芬的许多王公贵胄中最有力的一位。他是贝多芬的学生,同时也是贝多芬的保护者。他和贝多芬之间,没有身份与地位的特殊等顾忌,一直是推心置腹的至友。  相似文献   

9.
刘辰翁以擅写春词和节序词著称,《柳梢青·春感》是其众多咏春词中的一首。词写春但不颂春,而是刻意写春临时节异族入城后出现的怪异景象,以及词人此时独特的情怀。作品充满了深沉的麦秀黍离之悲,荆棘铜驼之恨,是一首别具怀抱的咏春词。词作承载了家国兴亡的重大主题,思想内容更为深刻,情感更为丰厚,具有更高的立意和更阔大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姚燮(1805—1864)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作者,擅诗、词、曲、骈文,又长于绘事。他一生作诗万余首,《复庄诗问》仅收诗三千余,是在友人资助下侵梓的;又有《疏影楼词》,抒发他生活中“愁深欢眇”的怀抱,甚得词曲界的推崇,黄燮清在此词集的序中评称:“梅伯词极跌荡新警,如山鸡舞镜,顾影自怜,能独树一帜”;戏曲方面,创作有《退红衫》等传奇,此外还究心曲学,所著《今乐考证》,是在晚清剧曲之学极度衰颓的情况下,产生于王国维《曲录》之前很有影响的一部重要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举世传诵的词写于1957年5月,距今已经50年。这首词公开发表后,当时湖南省嘉禾县青年农民雷克昌从与李淑一的书信往来中,发现词的注释中有一处错误,于是他提笔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建议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2.
韩柳与佛老     
王应麟说,“韩柳并称而道不同。”(《困学纪闻》卷十七)这里所谓道不同,主要是指韩辟佛而柳佞佛。终韩愈一生,反佛立场可以说是坚定不渝,用“嫉佛如仇”一词加以形容,应该说是恰如其分。为了辟佛,他写了大量诗文;为了辟佛,他几乎丧失生命。至于柳宗元,一生想调和儒佛二家,佞佛一词,用在他身上,也是恰如其分。下面试分别论之,并略作比较。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江天,为了帮其主子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大造反革命舆论,竟狗胆包天地利用毛主席词二首发表的时机,打着“学习”词二首的幌子,干着歪曲词二首的勾当。他于一九七六年一月一日在《光明日服》上抛出的题为《旧貌变新颜——学习毛主席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的黑文,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说:“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在毛泽东的字典里,没有“难”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他在年青时代就开始作诗。他的第一首诗:五言古体诗是在1915年为悼念同学易昌陶而写的。如果说,这是他攀登诗峰的起步,那么到了1923年,他写《贺新郎》时,已达到了高峰。当代诗词评论家都把这首词称为千无古人的“绝唱”,足可见诗词造诣之深了。理论源于实践,认识开始于经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讲话以前,据现在掌  相似文献   

15.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公元一0七六年),是苏轼在密州任上怀念其兄弟子由时所作。它清丽明朗,情调健康,想象丰富,熔抒情、写景、议论为一炉,在当时那些叙写离情别绪的词里,确实是卓尔不群的。苏轼自己也很喜爱这首词,二年后,在《中秋月三首》里他曾不无自豪地说:“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北宋词话家胡仔对这首词极为推崇,他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准备谈谈《鸿门宴》的主题、人物及语言,而以分析人物为重点;在分析人物时,以谈项羽、刘邦二人为中心;在刘、项二人中,以谈项羽为主。 一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写了他身上的优点,写了他的成功,写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立下的功绩;也写了他身上的缺点。写了他的失败与灭亡。在《项羽本纪》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渡河救赵”、“鸿门宴”及“垓下之围”三部分。其中“渡河救赵”突出了项羽的功绩,在“救赵”中,项羽是一位了不起的盖世英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论语》、《孔子家语》、《二十二子》三书中收集所有孔子与《诗》相关部分的内容,参照《论语》中“作歌”等孔子“吟咏情性”的部分章节,着力论述了两个观点;其一,孔子用诗范围最广,孔子言志用诗,鉴政用诗,论人、教化、明礼亦用诗;其二,孔子还在《诗》的本质问题和特殊的教化功能上有着极为深刻的高屋建瓴认识,由此认为:孔子不是形式上的诗人,因为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哪怕是一首叫做诗的东西;孔子又是本质上的诗人,因为他一生充满诗情,一生与《诗》有剪不断的联系,他用一生建构的诗理体系影响了我们二千多年。  相似文献   

18.
晏殊七岁能属文,被视为“神童”。在宋真宗、仁宗朝,他虽然做了几十年的大官,也做了一些好事;但我看他那“神童”的“神”,在他一生的事业中,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大家都知道,晏殊的诗、词、赋都写得很有特色,很有个性。宋王灼《碧鸡漫志》评他的词是“风流蕴籍,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宋宋祁亦极推崇他的诗:“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笔记》)晏殊还有一绝活似为后人所忽视,这就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欧阳修曾说:“右观文殿大学士兵  相似文献   

19.
曼殊是北宋前期词坛的著名词人,有脸炙人口的《珠玉词》传世,确立了他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因而,历来研究晏珠词的甚多,而对曼殊散文的研究,问津者却很少。其实,曼殊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曾巩在《同叙传》中写他一生“文传天下”,欧阳修在给曼殊写的《神道碑铭》中也认为他“以文章为天下所宗”。可借,晏珠所写的大量的散文,流传至今的只有《全宋文·曼殊卷》中的53篇。所以,搜集晏珠流失的散文,乃是当前晏珠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最近,笔者到晏妹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乡沙河村(原属临川县),查阅《东南晏氏重修宗…  相似文献   

20.
阮郎归     
一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这首词写一个因单相思而导致多愁多病的娇弱女子。毛晋在《宋六十名家词·小山词跋》中说:“诸名胜词集,删选相半,独《小山词》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这首词就是写得“浓丽而有致,风格逼近花间”(陈寂语)的一首词。“粉痕”二句写这个女子的娇美仪态。“粉痕”:指粉脸上的泪痕。“玉尖纤”:形容玉一样洁白而又纤细的手指。“啼红”:妇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