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老爸因病住院,身为女儿的我陆续陪护了一个多月.久呆病房有了新发现--凡是老人得病,如果将身边照料的亲人排个序,那顺序大多依次为:妻子(病人为男性),女儿,女婿,丈夫(病人为女性),儿子,儿媳妇.  相似文献   

2.
最近,仁爷爷脸上的微笑没有了,脸色很难看,对儿子和儿媳妇也爱答不理。 儿子以为老人病了,想带他去医院,不料仁爷爷大吼一声:“上什么医院,我想早点死了,眼不见,心不烦!”儿子与媳妇从自己身上没有找到什么差错,就去  相似文献   

3.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生活中你最烦心的是什么?我最烦心的是我的海拔不够高——别的同学都往一米六甚至一米七冲刺,可我还在一米四至一米五之间徘徊。唉,一提起身高,我这心里呀,都拔凉拔凉的。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春游去游乐园,里面琳琅满目的游戏项目让人心动。只不过不用看我也知道,凡是激烈的、让人心跳加速的,我都不能玩,因为我不够高!看着别人玩过山车、滑行车不亦乐乎,我只能玩那种欢唱着“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的游戏。  相似文献   

4.
案情张老汉有一儿一女。女儿性格温顺、善良, 女婿通情达理,对张老汉老两口孝敬有加。所以,张老 汉从老伴去世后,就一直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 天有不测风云,张老汉的女儿在一场车祸中丧生。 张老汉的女婿考虑老人与自己共同生活多年,已经熟 悉了自己家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就继续侍奉老人。在以 后的几年中,张老汉和女婿、外孙女一起过着其乐融融 的日子。2004年6月,张老汉患病住院,女婿在病床前照 顾老人,直到老人故去。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互助土族的赘婚和服役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约5万余人。解放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赘婚现象和较多地存在着服役婚现象。前者被土语称“库日盖铁什加”,意为“抱女婿”,后者土语叫“别日增兰”,意为“挣妻子”。但在习惯上,都笼统称之为“招女婿”。现仅根据笔者实地调查,对这两种婚姻现象的形式、原因作一简要叙略。  相似文献   

6.
非鱼 《快乐青春》2009,(9):52-57
5岁时,我问妈,爸爸呢?妈说,他是个海员,去了很远的地方,要很久才能回来。海员的故事抗不过成长的脚步。第一天上学,老师问我:“你叫什么名字?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呀?”我大声回答:“我叫李远哲,我爸是海员。”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证明     
天快黑的时候,一个头发蓬乱,双眼通红,胡须密密匝匝的男人来到学校门口.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我的警觉. 我拦住他,问:“你找谁?”男人看到我,搓了搓双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是胡小花的爸爸,来接她回家.” 我把胡小花叫了出来.此前,胡小花都是由她奶奶来接的.她爸爸,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对她说:“小花,你爸爸来接你了.”  相似文献   

8.
名人的妻子称夫人;凡人的妻子叫老婆。 名人的孩子称公子、千金;凡人的孩子叫“讨债鬼”、丫头。 名人用过的物品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叫旧物。 名人酗酒称豪饮;凡人多喝叫贪杯。 名人略上年纪称“某老”;凡人上年纪充其量叫“老  相似文献   

9.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我常常在各种选择之间犹豫不定,久而久之,就成了“随便”代言人。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一大早,刚起床,奶奶问我:“早餐吃什么?”我:“随便。”奶奶:“吃面条还是喝稀饭?”我:“随便。”奶奶摇摇头:“这孩子的早餐是‘随便’.”傍晚,我锻炼完,大汗淋漓地跑回家,爸爸问:“要不要喝点儿水?”“随便。”“‘随便’是喝还是不喝?”  相似文献   

10.
“N_1V(称、叫)N_2N_3”句式浅探于富堂“N1V(称、叫)N2N3”句式是指“大家都叫他大老李”、“我们称他红管家”、“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人都称伊豆腐西施”一类的句子。对这类句式,语法学界历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吕叔湘、朱德熙等先生认为这种句?..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龄失智老人的照顾主要依靠家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儿子是高龄失智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儿媳和女儿在照顾中的比例相当.社会照顾中,保姆的比例最高.高龄失智老人的照顾结构存在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和城乡间的差异,他们是否依靠家庭、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照顾,与高龄失智老人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同居人口数、基本生活自理以及地区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振瑞 《快乐青春》2013,(12):48-48
清晨,朝霞洒满大地。孔雀爸爸领着小孔雀在森林里散步。 香樟树下,一只乌鸦“哑哑”叫了两声。小孔雀指着乌鸦说:“爸爸,您看那只乌鸦,黑不溜秋的。多丑呀!”  相似文献   

13.
爸爸突然推开我的房门问:“你是不是又在搞什么‘非法勾当’?”爸爸嘴里提到的“非法勾当”,是指我在偷偷玩游戏。我慌忙解释说:“没有!真没有!”“那为什么到现在作业还没做完?”爸爸非常恼怒地说,“从你放学到现在,快四个小时了!”爸爸的责问,我心知肚明,也无力反驳。  相似文献   

14.
祝欣 《家庭科技》2006,(11):8-8
在年轻人嘴里,“老人”一词总是和“保守”二字离得很近。我们不服。有现代青年、现代女性,老人就不能“现代”吗?那么,现代老人的特征是什么?现代老人与传统老人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这里只举出三例,“抛砖引玉”,也许能激发您更多的思考,进而改变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模糊”与精确相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认为是精确的认识其实也是模糊的认识。我们平常说“今天天气很好”。“好”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才叫好?”什么不叫“好”?其实并不清楚。又比如说“这朵花多美”。这“美”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什么叫“美”?什么不叫“美”谁能说得上来?尽管如此,人们并不觉得“今天气很好”、“这朵花很美”之类的说法不清楚,甚至觉得这样说满可以了。反之,说得太精确,有时还觉得啰嗦。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思想库”?它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软科学研究机构,也称“智囊团”或“咨询公司”。它没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也不生产任何物质产品,而是聚集了一批专家,运用他们的集体智力,为社会、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供满意的或最优化的理论、策略和方法,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忆旧也轻松     
老年人喜怀旧,老年人爱聊天。聚老友几位闲侃大山,叙谈往事,实在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我在退休后就经常参加这种“聊天会”。但老人聊天应注意方式,该说些什么和怎样说,还是有些道道的。  相似文献   

18.
开胃豆     
放鸽子冯笛问:“爸爸,‘放鸽子’是什么意思?”爸爸答:“比如,我把你带到野外玩,我说要去买一点儿东西,请你在这里等我。结果,我没有来接你,这就是‘放鸽子’。”冯笛:“爸爸,您这不是‘放鸽子’,而是犯了遗弃罪!”  相似文献   

19.
造句     
《快乐青春》2011,(9):62-62
冯笛:“爸爸,今天老师叫我用‘爱戴’这个词语造句。我写道,我爱戴皮帽。可老师却说错了,叫我回家再好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笑     
妈妈手里拿着电报,高兴地对冯笛说:“儿子,你爸爸来电报说.他明天就要乘飞机回家啦!” 冯笛问:“妈妈,电报快还是飞机快?” “当然是电报快。”“那爸爸为什么不乘电报回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