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深刻地洞悉生活世界的内涵和本质,揭示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全部秘密,生活世界成为了马克思哲学的生长点,并且由此开辟了以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为出发点把握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之路,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2.
实践美学要在“本体论”上继续拓展,可能的方向之一,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哲学,是回到生活实践的哲学。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来看,这种“现实生活”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一,人类正是置身在“生活世界”内,并与“生活世界”互动的一种感性生成的现实存在,它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精神。由这种哲学思维范式出发,就可以将理论哲学的视角回归到人类生活实践本身,将主体与客体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将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将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归到“生活美学”(PerformingLiveAesthetics)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转向表征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自觉。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方式造成的,文明危机的价值忧思诉求生产生活实践的根本变革。从实践哲学维度反思现代生态伦理学理论发展,走出利益逻辑、生命逻辑和生态逻辑道德拓展概念思辨式理论路径,基于“感性现实人”的社会生产实践和日常社会生活,在生态理性实践和生态德性养成中建构生态伦理学价值旨归。可以说,唯物史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学实践哲学路径生成既是现实实践诉求的理论“应然”,也是理论阐释实践的现实“必然”。  相似文献   

4.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因而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现代的市场经济、科技文明和大众文化催生了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刻变革,改变了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凸显了实践、文化、科学和发展在当代哲学反思中的重要地位。反思当代辩证法理论的生活基础,把握当代辩证法理论的总体特征,探索当代辩证法理论的主要内容,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哲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何在?哲学果真是那么无用吗?哲学家们似乎过于迂腐,他们总是苦苦探究那些玄而又玄、远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诸如宇宙的本源、生命的本质、人的价值、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真理、必然、自由等形而上学问题。殊不知,正是古往今来哲学家们这种对人的本质和自然法则的无穷尽追问,才启蒙了人类的理性、知识与智慧。在漫漫历史长夜中,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似灯塔、似路标,为科学战胜愚昧、民主战胜专制、文明战胜野蛮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对话”本来是辩证法的原初含义,但在辩证法的演化过程中,这一重要维度在形而上学的阴影下被深深地遮蔽了。在当代哲学中,辩证法的对话维度又重新获得了重视,这集中地体现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通过“对话逻辑”,把辩证法与解释学在深层次上结合起来,使得辩证法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纠缠,并返回到了现实生活实践和生活世界。由此,“对话辩证法”成为生活世界的理性。  相似文献   

7.
知性与理性的问题,是黑格尔以后哲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黑格尔提出过知性逻辑与理性逻辑的区别,他的逻辑就是理性逻辑,甚至他的整个哲学可以称为理性哲学,理性是他的整个哲学的突出特征.在西方近现代哲学史上,对理性有各种理解.大陆理性派(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所说的理性,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其典范则是数学、几何学的知识.理性派否认人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初级阶段,在感性与理性两者之  相似文献   

8.
论哲学形上学的"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批评了哲学界对作为哲学形上学概念的"理性"理解的偏失,对理性与知性、理性与理智作了明确的区分;认为理性不仅是人对宇宙总体存在的认知,而且是人的实践的意志和审美情感在哲学形上学中的对象化;理性本质上是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人类生活和实践的合理性依据在哲学形上学上的投射,哲学家如何理解人,如何处理社会规范与个人自由的关系,也就决定了他如何理解理性.立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现代理性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对象,因而必须以马克思的理性自由主义取代黑格尔的理性专制主义,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知识论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要求超越知识论,走向存在论,回归生活世界。原因在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主客二分模式难以解决主客体的统一问题,在近代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境,回到人依寓于世界的生活实践的基础就摆脱了这一难题;知识论哲学以科学为榜样,但科学日益暴露出局限性,因而要求回到科学世界的基础——生活世界,超越科学主义;知识论哲学认为知识高于生活;为了求知而遗忘了人和人的生存,现代哲学认为生活高于知识,知识必须以生活作为根基。通过回归到生活世界,在知识论哲学中感性与理性处于分裂状态的人实现了统一,成为完整的人;在知识论哲学中人与世界的对立也在生活实践中取消了,人与世界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寻根究底的超越本性驱使人们不断寻找现实存在的根基,引发哲学对于"存在"本质的探讨,开启了哲学追寻本体论的漫长征程.西方哲学自诞生起,就开始了对终极存在的探索.然而,超越性的理性思维逐渐将人们带入了忘我之境,构建了脱离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的实体本体论,超越本性丧失了原始的"生活"根基,传统哲学最终陷入自我封闭的魔咒中无法自拔.马克思则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中,以人的感性生存活动为人的存在根据,以人的现实生命为思想主题,以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为终极关怀,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未来指向性的"生活"概念上升到本体论的境遇中,阐发了"生活"作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实现了本体论的革命性转向.  相似文献   

11.
在通常的理论研究中,阿多诺对当代艺术本质的探索常常被冠以"乌托邦"之名。文章在对摹仿与理性的双重意义、变异史以及二者之间的张力机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指出,阿多诺通过摹仿与理性的辩证法所揭示的当代艺术之本质,绝非悖论或"乌托邦",而是一种在历史中辩证展开的真实力量。因为阿多诺肯定现代主义艺术的依据是其中所包含的真理因素。真理作为人类历史实践中产生的真实力量,通过内在于艺术的辩证法——摹仿与理性的之间的张力——得以释放:当代艺术通过"摹仿语言"来展示理性对自然所犯下的罪行,赎救自然所允诺的东西——人类感性存在的自由与和解,从而使人类对当代异化的生存状况达到感性自觉。因此,当代艺术的本质是通达真理的媒介,是时代的真正自觉。面对人类突破资本主义生存之出路与前景,当哲学没有语言表达时,当代艺术作为阿多诺批判时代状况之根源的现实例证,用它的实践揭示了新的生存方式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许斗斗 《东南学术》2013,(1):121-127
人类在技术时代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危机实质是一种价值观的危机和价值的社会缺失。在当代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对科学技术所展开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反思中,人类对责任价值的诉求,对科学实践的责任呼唤,将成为消解生存危机和规避社会风险的有力步骤。  相似文献   

13.
理性是人类生活的中心话语 ,但近代以来理性在科学维度上的充分发展使理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危机表现在理性不仅不能成为人类发展的条件 ,反而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我们必须深入剖析理性危机这一症候 ,重新开掘理性的深厚意蕴 ,不仅要看到理性的科学之维 ,还应该看到理性的人文维度 ,从人的生存结构透视理性的本质 ,将理性的科学之维与人文之维两者整合起来 ,构建新的理性形态 ,实现理性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哲学与人、世界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哲学视域中人格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当代哲学应面向“人格世界”并担负起人格理性批判的使命这一重要主题。文章强调:人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其实质是人通过自己的价值实践自我生成、自我建构的“人格世界”,是体现着人的类本质即人的社会价值的“适然世界”,也是当代哲学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由于哲学只有在关切人的自身存在的超越中才能获得其真正发展的根据,因而哲学面向人格世界与面向生活世界一样,都将表达哲学对自身使命和意义的新理解,并从人格理性的哲学批判中获得新的信念、自觉萌发改造世界的旨趣和构筑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境界的新哲学观。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6,(8)
权力向来被当作一种权利,人与人的关系也以理性为其基准,黑格尔的法哲学即是权利学说的顶峰,权利在黑格尔这里成为理性无条件自我设置的体系。但是尼采和马克思对这种权利思想进行了批判,他们在非理性的人的生存领域中重新发现了权力。其批判的基础在于终结形而上学的人,揭示人的超感性本质的现实基础,并使人回归自身的现实生活。这一批判的方式则在于历史的维度的揭示,社会权力关系不是先验的理性关系而是现实生活中建构起来的感性的历史关系。尼采的权力意志和马克思的社会权力虽然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入手,但是他们在哲学境域上都开辟了一种以感性为基础的存在论领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典范形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启动并引导着当代哲学存在论范式的历史性变革 ,其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 ,向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的转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结构正是实践生存论。实践生存论应当看成是自然、人、社会通过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展开的生存论统一。实践生存论蕴含的理性的历史乐观主义以及对现代生存方式及文化转型的建设性理解 ,与当代西方生存哲学的非理性的感性个体生存观以及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和建设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理解马克思哲学需从其对启蒙传统的批判继承角度出发。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立足于三个层面:以全面整体性地超越"当代现实"扬弃了启蒙哲学对现代世界的论证;以实践活动或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扬弃了启蒙的理性自由原则;以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统一的历史科学扬弃了启蒙唯一信赖的自然科学方法。这一区分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及其思想史意义,进而敞开其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批判性对话,使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8.
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赋予人类的巨大能量使其目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当代社会知识传播的重要舞台 ,大学教育在提升人的知性力量的同时 ,还必须关注知性主体健全人格的塑造 ,使之成为既具有知性活力 ,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大学教育对健全人格的塑造 ,有赖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学”教育与“为人”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古代哲学在不懈追求世界始基过程中,形成了致思理路的流变:以感性存在物为形而下出发点;经由具体到抽象的流转,形成形而下的揖别与形而上特征的彰显;而重归现实生活问题,乃完整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形成。其中所体现的“现实——理念——现实”线索为审视哲学的当代使命和价值有所启示:生活世界是哲学爱智源头之所,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类生存困境,是哲学在当下有所作为之坚实基地。追溯爱智源头,旨在思考哲学的时代化和时代的哲学化。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哲学的伦理转向使哲学不再纠结于为神的存在提供本体论证明,为自然科学的发展编著科学神话,而是在政治社会学领域对人类生活进行伦理追问.面对现代性危机,现代哲学掀起了理性反叛的旗帜,后现代哲学则展开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现代性批判与伦理反思.这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