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限量促销引发的是一种带有明显时间压力的决策情境。稀缺信息会引发预支情绪,限量品价值会引发预期情绪。预支情绪作为对未来进行展望而体验到的即时情感,有高兴和焦虑两种正负面情感。预期情绪作为人们想象经历确定结果后会有怎样的感受,有预期愉悦和害怕后悔两种正负面情感。在限量促销决策中,二者存在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此外,预支与预期情绪中的负面情感通常在临近促销时点时占优,而正面情感则在消息发布时占优。  相似文献   

2.
限量促销作为一种特殊的销售技巧,分为生产型限量和销售型限量两种方式.不同的限量促销方式对消费者前瞻性情绪及购买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生产型限量方式的促销效果更好.结合产品类型与限制数量,三者存在交互作用的可能性,炫耀性产品采用生产型限量促销方式并且只提供较少数量,促销效果会最佳.前瞻性情绪具有中介作用,限量促销方式通过消费者的正面预支、负面预支与正面预期、负面预期情绪间的相互强化,最终激发他们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预期后悔情绪(高、低)和归因风格(积极归因风格、消极归因风格)变量,以购买汽车为决策任务,采用决策研究的信息板技术呈现实验任务,探讨了预期后悔情绪与归因风格对购买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信息加工时间和信息搜索深度上,预期后悔情绪与归因风格主效应以及交互作用显著,积极归因风格比消极归因风格的被试更容易受到预期后悔情绪的影响,表现为更长时间的信息加工和更深的信息搜索;(2)在信息搜索模式上,预期后悔情绪与归因风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高预期后悔情绪的被试多倾向于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团购网站而言,提高网络团购消费者的网站忠诚度能够使团购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社会性因素影响着网络团购消费者的再购意向,文章以阶层反应理论的门德尔松模式为理论基础,研究社会性因素对网络团购再购意向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证明,社会临场感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网络团购消费者的再购意向:一是社会临场感直接正向显著影响网络团购再购意向,二是社会临场感以情绪维度的愉悦度为中介变量间接正向显著影响网络团购再购意向,情绪维度的唤醒度对社会临场感与网络团购再购意向之间的关系无中介作用.团购网站可以通过设计网站的社会性要素,改善消费者的社会临场感来提升消费者的再购意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情绪感染理论,分析员工情绪劳动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情绪劳动通过感染顾客情绪,进而影响顾客对服务的感知和评价,最终导致顾客购买意向发生改变.员工情绪劳动对顾客购买意向影响的路径,能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口碑、感知价值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口碑越来越备受企业的关注,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产生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文中把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SEM)模型来具体探析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假网络评论的特点,将虚假评论分为宣传造势、恶意诋毁、以优抵差三种类型,分别检验三类虚假网络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对其信息搜索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购买经验品的消费者受宣传造势类虚假评论影响显著,而搜寻品的购买者不会受其影响;恶意诋毁类虚假评论对"革新者"和"模仿者"的购买意愿都有显著性影响,但对于后者的影响明显高于前者;以优抵差类虚假评论无法稀释低价商品差评的影响,而对高价商品差评稀释作用显著。实验同时证明了虚假评论的存在会增加消费者的时间成本,降低其对整体评论的信任感知。  相似文献   

8.
采用情景模拟和问卷调查方法,以饭店服务失误和补救为例,测评了在相同服务失误背景下服务补救内容和顾客关系对消费者情绪与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服务补救内容和顾客关系对消费者情绪与行为意向均有显著差异性影响,表现为:无论信任关系还是偶遇关系,精神补救相比物质补救能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积极情绪、口碑传播、重购意向和更低的消极情绪。无论接受物质补救还是精神补救,信任关系消费者比偶遇关系消费者产生更高的积极情绪、口碑传播、重购意向和更低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购买行为模型(MOB),对消费者网络购买行为的产生过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当消费者有初始购买意向时,对网络的接受程度会影响最终线上购买意向的形成,最后消费者理性程度会影响实际购买行为的产生。此外,采用文献综述法,借鉴相关理论模型并通过MOB解决其中的不足。同时提出的"心理账户"作为理性的测度方式,可为模型的检验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消费者购买意向预测市场需求量,不能根据被访者购买意向的简单回答就轻易下结论,必须同时考虑购买时间、配偶态度、价格等因素对其购买意向的影响,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修订,才能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指按社会所承认的有效劳动进行的收入分配,因此以"按效分配"替代"按劳分配"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按效分配"还可能引发某些误导.只要我们赋予"按劳分配"一些新的含义,那么它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在我国媒体及影视文学作品中 ,频繁出现“……有没有V ?”、“……有V”等句式。这些句式都是汉语传统语法中不存在的。本文以大量详实的例句及资料探讨了这几种句式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过程。指出这几种句式的出现是英语语法中完成体助动词“have”与闽粤方言语法中“有”的独特语法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同时也体现了各种语言语法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训诂大多认为“鲤”和“鳣”是同一种鱼。其实不然。“鲤”是今鲤鱼,“鳣”是今中华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误读《尔雅·释鱼》“鲤鳣鳢鲩鰋鲇”条。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研究人类大脑认知与语言紧密相关的科学,主张通过语言分析研究人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有界"与"无界"这对概念也是在一定的认知领域内进行的,按照沈家煊先生《"有界"与"无界"》一文观点,可以尝试对结构语法、配价语法没有解答或分析不透彻的问题进行认知分析。在对沈先生文章阅读过程中,我们从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角度,通过比较的方法,将结构语法、语义特征、变换分析、配价语法提出过的争议问题及未解答问题,运用认知域中的"有界"与"无界"进行重新分析,探析认知语言学路线优于语言学研究的其他两条路线(结构语言学路线和功能语言学路线)的地方-汉语语法结构除了受语境、语义、功能分布、语用等影响,词的"有界"与"无界"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7.
~~“爿”、“且”语源考释@冯宽平$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青海西宁810007~~~~~~  相似文献   

18.
宫本百合子笔下的“伸子”与丁玲笔下的“莎菲”,在叛离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虽然具有表层类似的孤独、自尊、多愁善感、以我为主的爱情观,但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物形象。莎菲是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追求个性解放、婚恋自由的女性典型形象,复杂而又真实,虐人而又自审,给人一种艺术的残缺美。伸子则是作者背离生活真实,臆造出来的观念化的追求所谓“理想”的女性符号,孤芳自赏、高大完美掩饰不了她给人的虚假感。  相似文献   

19.
"语"应是:由词构成,结构相对固定,形式比较短小,意义具有整体性或警示性的现成话。所以"语汇"应该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部分名人名言(格言)。词,自由短语,表示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科学术语的固定短语和修辞中的辞格不应是"语"。另外还要注意把成词语素构成的具有比喻义的词排除在"语"之外。  相似文献   

20.
说“圆”     
圆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文章从形态构成角度出发 ,结合建筑形态的实例对以圆为母题的建筑造型与空间进行了分类研究 ,力图使建筑创作领域的研究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