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大师的风采     
陈章 《炎黄世界》2013,(7):22-23
一、聂绀弩与钟敬文 聂绀弩(1903--1986)湖北京山人,黄埔二期学员:著名诗人、散文家:人们尊他为“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杂文家,红学家。晚年以一册《散宜生诗》轰动诗坛。  相似文献   

2.
《金色年华》2010,(1):62-63
曹湘凡读了有关杨元元的报道,他给我发来一条短信:“知识改变命运在我身上是一个伪命题,我只是像杨元元一样的千百万弱势群体中有抗争精神但无力回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晓月 《老年世界》2008,(9):32-33
虽然我和婆婆语言不通,但她逮着我照样说个不停。而我不管是否听懂,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的微笑。结婚之前,先生可怜巴巴地对我说:“现在我妈妈和我住在一起,但我们结婚以后,她就得搬到公寓去住了,她得整天一个人在那个公寓里。”我问:“为什么?”先生回答:“因为这是我和你的家。”我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让我表个态,结婚后他妈妈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嘘!严肃点     
良策“尊敬的兽医先生,请问,我这匹马的病为什么时好时坏呢?你有什么良策吗?”“先生,依我之见,趁马好的时候,出手卖掉它算了!”以为是煎鸡蛋在美术馆的展室,一位参观者对画家说:“画家先生,这画美极了,是幅真正的杰作!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先生,是这落日使你流口水的么?”“落日?我还以为这画的是煎鸡蛋呢/’还没有人来退过货“老板先生,你这里出售的降落伞安全么?会不会出问题呢!”“先生,当然不会,不会的。从本店经销降落伞以来,至今还没有人来退过货呀!”挨打的原因窃贼皮利的儿子偷吃了家里的一瓶果酱,…  相似文献   

5.
聂南溪,1934年出生,湖南省南县人,现为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委员。这里,我以我的眼光,为他剪个侧影。其一:为人聂南溪在校内校外备受尊敬,以他的年龄、人品、资历和职位而言,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从...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曾听过这样一段相声,甲说:“你能把《离骚》背出来,真是高人。”乙说:“不高啊,才一米七。”这里,甲说的“高人”指的是“水平高”,乙则曲解为“个头高”,这样一曲解,便造成了幽默的态势。不论在说话作文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妙用曲解,都能给表达带来新颖鲜活、揶揄嘲讽、幽默含蓄等特殊效果。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有一次与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一同赴宴。席上,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敬你一杯酒。”在场听者无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大千先生解释说:“你唱戏,动口;我画画,动手———君子…  相似文献   

7.
引诱     
英国绅士与一法国女人同乘一个包厢,女人想引诱这个英国人。她脱衣躺下就抱怨冷,先生把自己的被子给了她,但她还是不停地说冷。 “我还能怎么帮助你呢?”先生沮丧地问道。 “我小时候妈妈总是用自己的身体给我取暖。”法国女人说。 “请原谅,夫人。我可不想半夜跳下火车去找你的妈妈。”先生道。引诱  相似文献   

8.
幽默文摘     
如果你也那样邮递员把一本印刷精美的泳装杂志送到了贝克斯特先生的家里。“哦,真是不可思议!世界上竟有如此艳丽的女人。”贝克斯特先生一边翻看着印有身穿泳装的女郎的画报,一边喃喃自语。贝克斯特太太站在一旁,她冷冰冰地说道:“这真是有伤风化,如果我是她们的话,我决不会跨出家门一步。”“说老实话,”贝克斯特先生说,“如果你是她们的话,我也决不会跨出家门一步。”没有妻子的生活一个男人在苦口婆心地劝他离了婚的朋友再婚:“难道你没发现没有妻子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当然有,开销少多了。”约稿某生,不学无术,老爷…  相似文献   

9.
讲中国的“文艺复兴”,最近是《南方周末》开的话题,后来有其他学者的回应,论者顺着话题还谈到了后来的启蒙运动的得失问题。在我看来,最有洞见的,还是来自艺术家陈丹青先生的回应:他先将“复兴”与“文艺”两个概念分别对待,然后再讨论两者之间为何会有特殊关联的思路,使他能很快进入问题的关键点。他认为,秋风先生把今日中国的问题归结于“个性解放”过头,是错误的,在这一点上,我很有同感。陈丹青先生谈到的启蒙理念与跟随其后的社会历史进程之间关系的出人意料,我已在《百年启蒙中的几个重大偏差》一文中有所论述。在这篇文章里,我要讨论的主要是在现代艺术的背景下要在中国期待何种“文艺复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我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闰土。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1.
唐玮 《老年人》2010,(10):33-33
先生早就想买辆私家车,由于家里“财政”吃紧,一直未能把“理想”变成现实。前段时间公司放假,婆婆提议全家人去海边玩玩,顺路去看看多年不见的表姐。外出玩玩当然好,可我与先生为乘车的事情却发生了争执。先生想坐长途客车,  相似文献   

12.
他徘徊在那幽深的雨巷 “请问先生,我们能不能去您二楼的房间,从窗口拍对面徐志摩先生当年的旧居?”未待我作答,同来的一位中年女士立即补充道:“我们刚从美国来上海不久。”  相似文献   

13.
郁金香 《现代妇女》2009,(11):28-29
第一次注意到叶筱凡,是因为看到了她的MSN签名。她写:“我只是偶尔的寂寞,偶尔的需要人来陪,偶尔的需要抚慰,所以会偶尔的遇见你。”  相似文献   

14.
快活林     
张学理 《老年人》2011,(3):44-44
小便难停 警察到一条小巷夜巡,发现一个醉酒的男人靠在电线杆上哭泣。他觉得很奇怪,便上前询问:“先生,出什么事啦?”醉汉边哭边说:“警察先生你来得正好,请你快替我想个办法,我的小便一直流个不停。”警察低头一看,原来是电线杆旁边的自来水龙头没关好。(九凤)  相似文献   

15.
“他“宁愿离群索居,逃避尘世,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贪那孤寂的深味。在此情景中,“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位孤高傲世的贤人,超然孤立的隐者。他享受着孤独,也玩味着这种孤独,就像尼采反复咏叹先觉者和哲人的孤独一样。尼采认为:自己作为先觉者,高出人类和时间六千英尺,因此孤独必然是一种宿命,是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说:“我需要孤独,就是我需要恢复本来面目,需要回到我自己的、轻扬的、爽朗的空气之呼吸……我的一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一曲孤独之颂歌。《沉沦》的主人公在寻求玩味孤独时,曾以超人哲学的创始者和化身的“查拉图斯特拉”…  相似文献   

16.
嫁个先生是“木匠”文陆静女人爱幻想。在没认识先生以前,我理想中的丈夫是走进不朽名著(简·爱)中的罗彻斯特,(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魂断蓝桥)中的罗伊.(牛虹)中的亚瑟……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会嫁个“木匠”。先生却从不自悲,总是自信坦然地说:“木匠咋啦...  相似文献   

17.
维一 《中外书摘》2011,(8):19-21
70年代一共十年。十年里的头一段我在云南农场刨地,后一段我到研究所读书,中间一段我在故宫看大门,过的是值夜、巡查、站岗的日子。记得当初,王世襄先生看见我站岗巡查有模有样的架势,就戏赏了我一顶“锡庆门行走”的“顶戴花翎”。  相似文献   

18.
释“尤物”     
王丹丹 《现代妇女》2013,(11):274-275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痛”是苏轼《荔枝叹》中的诗句,王力先生和朱东润先生对“尤物”依稀的释义都是“珍贵的物品”。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形容漂亮的女人为“尤物”或者“天生尤物”.网络上也经常出现“极品尤物”、“惹火尤物”等类似的词语.这和王力先生以及朱东润先生对“尤物”的注解似乎是矛盾的。本文就此论述“尤物”一词究竟为何意?指人还是指物?又是从何时开始指人的?  相似文献   

19.
教师节清晨,展开书法家薛夫彬先生为我题写的画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心地挂在墙上,取出那枚珍藏着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戴在胸前。奖章是国家和党授予我的荣誉,是塞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对我几十年辛勤劳动的褒奖,记录着我从教40余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20.
1.烟囱孩子:“爸爸,这冒烟的是什么?”爸爸:“记住,孩子,冒烟的是烟囱。”孩子:“抽烟的时候,爸爸的鼻子也叫烟囱吗?”爸爸:。….."2.抽烟约翰先生在车厢里很有礼貌地问坐在身边的一位女士:“我吸烟妨碍您吗?”“你就象在家里一样好啦。”女士回答。约翰先生只好将烟盒放进衣袋里,叹口气说:“没办法,照样不能抽。”3.戒烟人们请一位先生戒烟,他脸上毫无难色,乐滋滋地说:“戒烟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容易的一件事情,不瞒诸位说,本人已成功地戒过几十回烟了。”4.烟鬼某喜烟者多次下决心戒烟,总不见成效。他一边无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