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青铜冶铸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青铜礼乐文明,而江南吴国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吴地青铜器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中原型铜器;其二为江南与中原融合型铜器;其三是江南地方特色的青铜器.这些吴地风格的青铜器脱离了中原的范式,充满江南人的匠心与巧思,灵动而清秀,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与中原青铜器如春兰秋菊,交相辉映,彪炳千秋.  相似文献   

2.
评吴国始建地的几种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代的吴国,曾经是东南方的一大强国。至春秋末年,国势骤盛,称雄于世,与齐、晋、楚等大国相颉颃,吴王还一度争为盟主。吴国的经济和文化也相当发达,出土的青铜器,包括簋、尊、盘等器皿,刀、戈、剑等武器,以及编钟等乐器,皆可以与中原诸大国媲美。可是吴国早期建国的历史,一直是一个谜。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至今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吴国始建于何地,说法竟有五六种之多。本  相似文献   

3.
青铜器上的重环纹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环纹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一种.它出现在西周中期,大量流行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该阶段重要的抽象化纹饰之一.重环纹应起源于商代晚期的鳞瓣纹,表达的是动物躯体的涵义.春秋早期以后至战国晚期为其流变阶段,它作为装饰纹样仍然存在并使用具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  相似文献   

4.
吴国的建国是中原政治文化向苏南地区移植的结果,土著文化亦起了一定作用。吴国建立后,虽然有脱离周王朝直接控制独立发展的长期历史,但是与周王朝长期相安无事,并不断从中原吸取文化营养,与本土文化融合,疆域渐扩,终至崛起,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心。吴国的建国,是中国早期国家发展中一种有特点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西藏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类型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藏高原青铜时代考古学材料所能观察到的经济模式有两种:一是以曲贡遗址为代表的农—牧业兼营的经济类型(青铜器早期);二是以加日塘为代表的游牧—猎兼营的游牧经济类型(青铜器晚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时代早期,西藏腹地的古代居民便已经开始驯化牦牛,通过考古材料推测马的驯化时间,可以证明西藏高原专业化的游牧社会至少在青铜时代晚期便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流域初期社会复杂化是从大溪文化时期开始的,历经屈家岭—石家河时期在一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内独立进行。同史前时期其它区域相比,澧水流域和沅江下游一带,稻作农业的长足发展、聚落的分化与大型城址的出现,均表现出颇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一定的先进性。石家河文化中期以后,该地区的史前文化不知去向,洞庭湖流域初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突然中断。至迟在西周中期,以湘江下游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流域已出现了早期方国,基本具备城市、青铜器铸造、礼乐制度、文字等文明的要素,开始步入文明时代。扬越和三苗族是洞庭湖流域青铜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中原地区的商周文明都曾对洞庭湖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和文化面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西周中期以后,当地文化获得空前发展,并逐步将商周文化的影响排斥在外。西周晚期以后直到春秋中期楚文化进入湘江流域之前,湘江下游地区宁乡、望城一带,是否发生了早期国家解体抑或政治中心转移,有必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从春秋中期起,以湘江下游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流域的青铜文明完全纳入楚系青铜文化圈,从而构成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1987年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杨市村出土的三件青铜器从形制和纹饰上判断,年代为春秋中期,带有明显的春秋中期江淮之间区域文化特色,为青铜鼎和青铜匜在安徽江淮之间发展的一个阶段。同时,这三件铜器也蕴含了中原、吴越文化因素,反映了多种文化在江淮之间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青铜纹饰的研究,为研究春秋时期人民的文化、艺术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早期的动物纹饰趋向呆板与固定化,其形状所表现的神话式力量明显递减,动物纹饰神话性与超自然的魔力则远不及商周时期。中期的动物纹饰在结构上有某种粗犷的风味。晚期的倾向是追求精丽细密,以繁缛为美。春秋青铜纹饰...  相似文献   

9.
吴国末年,军力强大,打败楚、越,与晋相争,称霸诸候。 吴国的经济较为发达,农业、手工业均达到较高水平。 吴地先民的辛勤劳动,发明创造,为吴国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中原文化的影响,促进吴国走向兴盛;阖闾、伍子胥、孙武等杰出人物,为吴国的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国灭亡较早,但其创造的文化,影响着后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我国著名的金属产地,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三千多年前,云南少数民族就已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出土的商代青铜斧,是目前云南发现最早的青铜器,与此铜斧共存的还有石制的铸范,说明这些青铜斧是当地铸造的。战国至西汉中期,云南各种金...  相似文献   

11.
梁漱溟的法律思想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其早期法律思想取向主要是认为“中国必用西法”;中期法律思想取向主要是认为“中国必不能用西法”;晚期法律思想则认为“法制与民主的前途必在中国逐步展开”。其早期法律思想是其功利主义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中期法律思想与晚期法律思想,则是其现代新儒学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但侧重点不同,中期侧重人的因素,晚期侧重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与此鼎同时出土的还有小鼎7件、盨2件、钟6件,镈钟1件,部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约前897-前888)名叫克的大贵族为了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两耳,  相似文献   

13.
早在战国时期,广西就有骆越人铸造青铜器的石范;著名的铜石岭遗址说明汉代广西有了大规模炼铜业,罗泊湾汉墓出土的大量铜器,一方面说明广西与中原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另一方面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铜器,也反映了当时南越国冶铜、铸铜的精湛技术;三国到隋代,广西俚人、僚人大量铸造硕大的铜鼓,使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并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大量史实说明,唐代以前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在开采铜矿、冶炼铜、铸造铜器方面都为中华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越国在春秋晚期曾经攻灭吴国,一度称霸中原,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颇有影响的国家。关于越国的社会性质,目前史学界意见还很分歧。本文拟从越王勾践的社会改革下笔,结合学术界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试作探索。 (一)越王勾践的社会改革是越国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公元前494年,勾践在夫椒(今江苏吴县太湖中)为夫差所败,越国沦为吴国的属国,勾践亲率妻子、范蠡等人入质于吴三年之久。但是勾践并不甘心于失败,他在回国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15日上午.宝鸡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五组村民李军娃,张铁路、李雄辉等在位于砖厂北边的断崖取土时.发现了一座西周墓葬.并报告了县文化文物局,经市、县文物部门抢救清理。共出土青铜器等文物59件。该墓葬西与眉县杨家村遣址相望,东与著名的北吕西周墓地相邻.是一座西周早期的墓葬,但出土器物多表现出商代晚期风格。这批出土文物中,青铜器造型精美,纹饰华丽。  相似文献   

16.
寡子卣是西周中期青铜器,从清代晚期开始,就有学者对其铭文进行研究。然而时至今日,其铭文中尚有个别文字未能正确隶定、识读,部分文字未能正确考释。现试对其铭文中某些文字进行重新考释,并疏解其文义。  相似文献   

17.
湘江和渌水交汇区出土的24件青铜器,融合了中原与江南的青铜技术,其铸造与装饰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体现了商周时期这一地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证明了湘渌交汇区域是湖南商周青铜文明最早萌发并高度发展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筑、绘画和宗教思想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古代中原文化对龟兹文化的影响,并得出了这种影响遍及于早期电兹文化与晚期龟兹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试论殷人源于古羌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殷人源于古羌人普学旺殷商是公元前16世纪由般人建立的一个奴隶制国家,是我国历史上自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当时农业较为发达,能用多种谷类酿酒;能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早期城市,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殷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所有制问题上许多不一致的意见,有必要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一次梳理。早期唯物史观的创立、中期经济学的研究、晚期对东方社会发展的研究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创立、发展和深化的三个重要阶段。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一个从实际出发,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深化的动态理论。它有因历史局限、认识不足而需要发展的地方,更有科学而至今仍具有重要启迪作用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