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今年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理论先驱马寅初先生诞生一百零四周年和逝世四周年。为了纪念马老、学习马老,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山杨勋、徐汤莘、朱正直合著的《马寅初传》,许德珩副委员长为本书写了序言。为马寅初先生立传,这是马老生前友好、学生及国内外一切景仰马老的人们热切盼望的事。然而,马老的一生漫长而曲折,他经历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及  相似文献   

2.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前半生以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实业救国”理想为己任。然而,1897年至1904年七年间在上海求学的经历,对出身于一个传统手工业者家庭的马寅初“实业救国”思想的形成极为重要。在这里,他主要形成了三个重要的观念,即发展现代工业经济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树立与洋竞胜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马寅初(1882~1982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马先生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1906年毕业后,被保送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经济,获博士学位。他是第一  相似文献   

4.
马寅初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寅初的经济思想(美)欧自明作为中国第一位留学西方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经济思想值得研究。在整个近现代史上,不管是满清政府、北洋政府或南京政府,都指望留学生去解决许多问题,从而能使中国强大自主。但是,与其说留学生是...  相似文献   

5.
马寅初是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但他的“利用外资”思想则不见经传。现在重温他的这一思想,以及探讨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借鉴作用,似仍具有一定的意义。马寅初早在北大任教期间就阐述了“利用外资”的观点,他说:“中国要想发达经济,自然也非利用外资不可。”马寅初曾在《北京大学月刊》上撰文说:“今日吾国所亟宜讲求者,乃利用外资之问题广……夫外资非不可用也,用之得道,国家兴焉,人民之幸福增焉”。不过,这一时期,他的“利用外资”思想尚处在酝酿和初创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 我同杜国庠(守素)同志的接触,始于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3月30日重庆宣告成立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发起人有郭沫若、马寅初、陶行知等三十七人,杜老也在内.同年6月20日,郭沫若、茅盾、马寅初、马叙伦、陶行知、翦伯赞、郑振铎、胡绳、叶圣陶、杜老和我等二十四人,共同发起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1946年9月,张志让、沈体兰、周予同和我在地下党的领导之下,发起上海民主教授联谊会(简称“上海  相似文献   

7.
龙协涛 《云梦学刊》2007,28(4):28-29
中国大学创办的学报或学术刊物,以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于1906年创办的《学桴》杂志算起,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中国的教育家、中国的学者非常重视大学的学报,如《北京大学月刊》就是蔡元培倡导创办并亲自撰写发刊词,1955年出版的《北京大学学报》也是当时任校长的马寅初创办并亲自撰写发刊词。著名的教育家、《资本论》的翻译者、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的王亚南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8.
《马寅初全集》共15卷,收辑马寅初专著13部(含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文章或讲演641篇以及部分书信、日记,计571万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马寅初全集》第8卷豁然开着的“三个大天窗”和第15卷附录“《马寅初全集》尚缺资料目录”,足见编委会诸公的坦诚.但也因此遭到许多批评和责难,并有学者在批评之外加以补正.有礼阳撰《马寅初集外佚文及其他》,栽于《博览群书》2001年11期;郝田虎撰《简评<马寅初全集>编辑之缺失》,2002年11月发于网上;孙大权撰《<马寅初全集>补正》,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笔者感动之余,就所了解的谈谈《马寅初全集》文献佚阙状况及其原因,就正于学界,并假此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30周年.  相似文献   

9.
199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寅初全集》 ,为学界研究马寅初提供了最集中的基础性文献资料 ,但仍嫌存在美中不足。笔者在此基础上 ,补遗马寅初论文 33篇 ,序言 39篇 ,讲演、谈话 43处 ,书信 2 9封 ,以及专著增订本、题词、订误、海报等共计1 5 6条。其中不乏稀见的重要史料。另外 ,笔者还对《马寅初全集》中某些史实进行了考订。  相似文献   

10.
刘诗白,四川省万县人,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民盟成员。 刘诗白教授生于1925年。1942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解放后,先后在四川大学、成华大学、四川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外国经济史、当代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历任四川财经学院经济系主任、副院长、院长、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兼出版社社长、大型经济理论刊物《经济学家》主编、国务院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经济学分组成员、四川省政协第三至六届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民大会代表。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1.
《江汉论坛》2004,(7):144
刘诗白,经济学家,1925年出生于重庆市。194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曾先后任四川大学、成华大学教师,四川财经学院教授、副院长,西南财经大学校长,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科联主席,《经济学家》杂志主编,全国高等财经院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新知研究院院长。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体制转轨和发展等多个领域。著有《原子能利用的两条路…  相似文献   

12.
1999年5月7日,由上海经济学会、海派经济论坛与国泰证券联会召开的海派经济论坛第8次高级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洪文达、张淑智、程恩富、吴绍中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也应邀出席,并作重要发言。会议的主题为“21世纪:重建中国经济学”。与会者就如何重建中国经济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观点虽不尽一致,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现将部分观点简述如下:一、中国经济学的定位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论坛主席、教授)认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政治经济学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马寅初先生逝世已经五周年了。缅怀马老几十年来的战斗业绩:他在民主革命时期,为救国救民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维护学术尊严,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马老在经济理论上有不少建树。如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有他的独到见解,有的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但当时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他被批判为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中国的马尔萨斯”、“一贯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在上海访问时,曾与上海经济学家围绕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座谈,主要见解如下: 现在并不存在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他说,在1931年以前,世界各国汇率彼此固定不变,故一旦发生经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易产生世界性通货膨胀。而现在,各国的汇率经常浮动,通货膨胀就成为各国内部的问题。如在1973年,通货膨胀率日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为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25周年暨《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而作。马寅初先生的品格和治学精神应当予以高度评价,当前的学者,应该以马寅初先生为榜样,学习其高尚的品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立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一个学者的名义,撒播人间正义与良知。  相似文献   

16.
继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为马寅初先生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消息之后,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一文最近已由北京出版社收集成册,正式出版。马寅初先生卓有远见的《新人口论》,曾发表在一九五七年七月五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一篇从实际出发,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好文章,二十二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它的正确性。现在,全党全国人民已经把控制人口当成一项战略任务。华国锋总理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为推进人口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对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重新加以介绍,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谷源洋先生的祖藉是山东省威海 ,而出生地是辽宁省大连市。谷先生经常自豪地讲他的两个家乡都是全国最美的海滨之城。大连留给谷先生的既有美好的回忆又有心酸的经历。在日本统治大连时期 ,谷先生还是一个孩童 ,但不得不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解放后作为劳动人民的儿子 ,他在大连育才学校和大连第一高级中学渡过了中学时代的年华。 195 6年被学校保送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是马寅初先生 ,东方语言系的系主任是季羡林先生。东方语言系设有许多专业 ,包括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蒙古语、泰语和越南语等专业。我们曾问过谷…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末,我国在人口理论问题上,对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搞了一场批判。除了在马寅初先生工作的北京大学,进行多次全校性的批判外,还在全国各主要报刊上发表了二百多篇批判文章。这场批判,持续三年之久,其声势和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这场批判,把许多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学术观点和建议,一棍子打了下去,结果不但使得我国人口理论研究严重停滞,也使得计划生育工作受到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19.
制度一直是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们对制度的理解因而集中在政治方面。近二三十年来,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制度,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制度的概念由此向经济和其他领域扩展。经济学家从经济的角度对制度进行研究不仅为经济学开拓了新的视野,而且使人们对制度的认...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金融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5月25日至29日在峨眉山市召开,来自全省金融系统、大专院校和有关单位的学会理事、顾问和论文作者代表250余人出席了会议。学会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同志在会上发表了书面讲话,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在会上作了关于搞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