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采用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全面批判杜林以构建自己的研究框架。哲学篇中,本体论层面揭露杜林"世界模式论"的错误,阐明物质统一性原理;认识论层面否定"终极真理"体系,着重论证认识过程中的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部分,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阐述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后世马哲的学习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茂 《现代妇女》2014,(11):98-98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中较难把握的一个问题,通过传统教科书可以得到一些理解这方面内容的一个视角,而对于恩格斯是否明确正面的谈及相对真理的问题,通过《反杜林论》的阅读,也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不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相对真理的问题的探讨,还是传统教科书对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理解,二者就其本身区别而言,只是在于它们是不同纬度的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反杜林论》作为反映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经典著作,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道德的本质属性。认真学习这一部经典,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的社会性、阶级性、共同性、历史性等立场观点指导当前道德建设,探讨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凝聚社会共识,树立主流价值观助力。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未完成的伟大著作。1870年,恩格斯集中精力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于1873年至1876年开始写《自然辩证法》并完成了导言和一些札记,后来由于忙于与杜林主义的斗争而暂停。本文主要从对卢卡奇等人对本书批判的回应来入手,对《自然辨证法》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是我们认识阶级社会层次结构和社会现象本质的两个基础概念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理论的方法论应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阶层分析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了。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马克思主义全新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他首次提出了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世界,肯定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论地位,提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着重论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提出、含义,并对当前存在的几种验证真理的方法论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号召读马列时细读过的。这次搬家整理书籍,无意中在书堆中发现了。拿过翻读,见到上面用红笔密密麻麻写着的稚拙的读书心得,不禁有如见故人之感。于是重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8.
《反杜林论》被称作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这一重要思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何琳琳 《现代妇女》2014,(2):25-26,28
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阐述了妇女受奴役、受压迫的根源以及妇女解放的途径和条件。西方女权主义一方面借鉴和吸收恩格斯的女权思想,一方面对其一些观点提出质疑。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女权主义,都对妇女解放给予了人性关怀和具有进步意义的思考,这些理论都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其精神就是推动人类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根本的动力.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最后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阐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方法论,进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根源。进一步论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绥 《现代交际》2016,(4):16-17
从概念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科学内涵、显著特点和适合外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就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所揭示出的一般规律的理论表述所组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鲜明特征包括永恒真理性、普遍适用性、强烈实践性和连续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合理外延是指对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显著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的概括提炼和话语的精练表述所形成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创作《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淘汰,反而随着实践愈加绽放真理的光彩。恩格斯在创作《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不仅同各种错误思想做斗争,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还为创作《共产党宣言》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基础。并且在马克思去世后,一个人承担起对《共产党宣言》的完善工作,为马克思主义打下基础,恩格斯倾尽全力去完成这本著作。  相似文献   

14.
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最基本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以及它的现实意义,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辩证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使学生掌握有关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现象,提高观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认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先明在《光明日报》1990年2月21日撰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开始了“社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理论贡献是不容低估的。 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运用了“社会史”学术概念。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提出了“市民社会史”学术用语。马克思不只使用了“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始终基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于实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观点,要求人们面对现实的客观世界,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将理论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从而在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变成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在中国的实际运用,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与辩证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是一门学位课、必修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拉摩的侄儿》有很高的评价。马克思在1869年4月15日给恩格斯的信中赞它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在回信中说:"它(指《拉摩的侄儿》)定会给我很大的享受",《拉摩的侄儿》同时给了我们很大的享受,这种享受就是书中丰富的辩证思想,也可以说是两种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本论文以小拉摩为切入点分析其中存在的辩证思想,试图探究这些辩证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茅盾的《子夜》是五四以来社会剖析小说的杰出代表。这部小说以阶级理论为核心,认识和观察社会,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合理性这一观点。不论是小说的架构,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都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本篇论文主要从阶级矛盾和矛盾分析、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以及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来分析这部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