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顺德自梳女为例,探讨自梳女的成因及社会现象。对“自梳”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自梳”与同性恋、非婚现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本期“移民人类学”专栏涉及到了新加 坡、韩国、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浙江、深圳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探讨了迁移到国外的 中国移民、中国国内移民和外国自身移民在经 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加拿大不列颠 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后叶塞诺娃以民族志 方式,重点探讨了世系及家庭观念对哈萨克族 移民生活的影响。她认为世系传承是一个创造 性的运动,不仅强调了个体与祖先的联系,而 且还构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联结个人、家族、 世代的关系框架。中央党校靳薇教授以深圳为 例,指出城市日益面临多民族共处的问题,建 议运用政策和心理调适手段,促进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郑信哲研究员通过对中国打工者在韩处境与社会适应情况的调查,讨论了韩国政府在外国劳动者和海外侨民政策上的得失。中山大学李宁利博士主要从文化调适角度,探讨了“自梳女”与新加坡华人文化的融合关系。河海大学许佳君教授等人对浙江安置区的三峡移民实地调查,展现了这一地区移民经济的良好发展趋势,而且提出应对社会整合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 “茅盾文学奖研究”的专题论文长而不空,内容厚重。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思齐教授在肯定中有超越、总结中有升华,脱离一般书评的范式,带纵横捭阖的研究色彩。《茅盾文学奖研究综述》则不同于一般资料收集整理,总汇近20多年有关茅盾文学及获奖作品家族评论研究的各种观点,客观的介绍中自有选择和评析,走在了该领域研究的前沿。 陈方竞先生一直致力于鲁迅与浙东文化关系的研究,“鲁迅研究”刊发的是他的新论。陈越先生关于鲁迅作为越文化精神传人的论述,宾恩海先生关于鲁迅诗人气质的阐发,张全之先生的《鲁迅与无政府主义关系的研究述评与反思》,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李洁非对严平先生的史传文章《燃烧的是灵魂——陈荒煤传》推崇备至,提出文学研究者不要忽视叙事(史传),应该把它视为学术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期“延安文学研究”还发表了高浦棠有关《讲话》的考证性文章,作者通过大量文献考证和对当事人的采访,详细梳理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口头演讲到文本出版的全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蔡雯教授在“新闻与传播”栏目撰文指出,新闻媒介走向融合发展的实践价值,在于通过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中国如何冲破西方国家传播体系屏障、走出“光荣孤立”处境?四川大学  相似文献   

3.
文化身份和身份焦虑是移民首先遇到的文化困境.从犹太移民在西方和在中国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身份确认及其结果来看,原住地文化与迁入地文化之间的张力决定移民调适身份焦虑的基本走向;移民对原住地文化的固守或者遗弃是移民调适其身份焦虑的基本向度;移民对迁入地文化的抗拒与融入为移民身份焦虑的文化调适提供选择的可能.移民通过调适其身份焦虑,既在客观上改造了原有的文化,也改造其原有的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4.
“自梳女”是曾流行于珠三角一带的特有习俗。现存于肇庆市端州区的“观音堂”古建筑就是本地自梳女长期居住、生活之地。保护好观音堂古建筑遗址,对于揭示这一古老习俗、研究肇庆地方历史、促进民族风情旅游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外来农村移民进入城市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多种非正规空间聚居,形成移民主体性的生活实践场域。在与城市文化互动过程中,外来农村移民如何在聚居生活中进行调适,已是检视其城市融入成败的关键场域。通过分析空间疏离、退守到空间重构的三种空间实践过程,表明主体性居住空间实践具有重要的文化调适功能,相关政策应重视他们聚居的多样性与渐进性,尊重其生活空间权益,才能破解当前的融入困境。  相似文献   

6.
广义移民与文化离散--有关拓展当代文学阐释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与批评的“地方性知识”如何走出“一城一地?”中国特区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新现象,有可能通过“文化离散”的思路奠立一个有效的阐释基础。它的“移民性”在时间维度上可联接现代文学的离乡、反叛家族等主题,而在空间维度上则可延伸到国际移民的后现代文化生态。移民命运是不同种族、文化、社会和阶层等权力关系跨国、跨地区复制、投射的结果。当代移民问题总体上是资本全球运作的缩影,当此时空,移民文学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富有历史容量的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孕育了新加坡社会独特的社会政治文化。虽然自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但无论是新加坡延续至今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还是20世纪末新加坡倡导的“亚洲式民主”的理想,我们都可以从中窥出,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在对新加坡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正在发生向现代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农村吊庄移民机制述论:对迁入区拉力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移民是一种很特殊的移民形式。这种移民迁入既遵循移民的一般规律,又明显地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生产收入稳定,生产门路多样和温饱得以实现等,是影响移民迁入的重要经济因素;移民在较长时期基本保持原来的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尊重回族群众的生活习惯,把不同教派的移民分别安置,并给以较大选择余地,亲友间互相连动,家庭内次序迁移,加速重建文化与社会控制,社会调适恰当;便利的生活生产条件,良好而充足的土地,平坦的地形,充足的光热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移民的自然环境。这些都是拉动移民迁入的特有因素。  相似文献   

9.
非自愿移民的社会心态影响着他们在安置点的社会适应能力。基于皖南凤凰新村的调查发现,三峡远迁移民在安置地仍存在一定的消极社会心态,具体表现为“异乡人”的边际心态、“失乡人”的失根心态和“特殊公民”的补偿心态。移民的消极社会心态受到自身社会调适能力有限、当地居民排斥、基层政府情感治理不足、移民后续扶持政策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后续需要从增强移民的适应能力、扩大移民和当地居民社会、改进基层政府工作方法、提高后期扶持政策力度等方面来塑造移民积极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0.
宁夏的吊庄移民规划使一部分居住在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了宁夏北部黄灌区。移民离开了原来的生存环境,来到迁入地吊庄后,试图被迁入地接受或者要成为迁入地的真正一员,必然经历不同生活习俗、生产活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调适,才能最终与迁入地的文化真正融合。移民群众生活习俗的调适是他们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应对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的一种策略;也是他们适应文化变迁时,在物质、精神乃至制度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在不同时期迁入广东博罗、三水的三峡移民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移民、当地人和政府管理者的深入访谈,讨论在适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者认为,隐藏在种种“经济矛盾”背后的不适应,实际是移民在社会和文化上的不适应。作者最后提出了一些如何克服移民群体的社会关系“孤岛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相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悠久移民文化而言,澳大利亚华裔文化属于世界“边缘文化”研究的范畴。从19世纪的华裔契约劳工登陆澳洲到20世纪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人移民浪潮,澳洲华裔文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调节并不断融合中历经兴衰沉浮,以独特的生存方式抒写着其民族渊源与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一个基本上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其文化发展史就是移民不断涌入、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历史。从早期殖民时代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移民潮或急或缓,始终没有间断过。“美国人”这个概念是随着美国诞生而产生的。如今,美国的疆界已定,而美国人的定义难写。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移民来源的复杂性及其文化的多元性。本文就美国社会的移民同化与文化多元化理论作简单介绍,或许对国内研究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文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移民问题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社会问题之一。英国官方针对移民提出的“英国归属”认同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萨尔曼·拉什迪与莫尼卡·阿里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发表的作品《撒旦诗篇》、《砖巷》中,对穆斯林移民寻求文化归属的经历进行了书写。两位作家从移民族群的角度出发,对官方三种“英国归属”认同模式中存在的“排斥”逻辑和“强制同化”逻辑展开批评,以他们为代表的英国族裔文学开拓了建构以文化多样性为特征的英国民族认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的研究代表了传统移民史研究的取向,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移民的原因、经过、路线、规模、影响等问题的探讨。进入21世纪,受后现代史学理论以及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启发,有学者开始摆脱传统移民史研究的取向,尝试从一些新颖的角度、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对大槐树移民问题进行研究:从关注“人口迁移”这个动态的客观过程到关注“移民”这一主体生命本身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过程。通过研究者及其作品背后暗含的问题意识,可以对百年来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类。从学术思想史的脉络看,洪洞大槐树移民不仅仅是一个移民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本文试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通过对美国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的三代女人作为父权和主流文化的“他者”的经历进行分析,探讨她们是如何在双重边缘性境地中认识和找回自己的身份,发出表达自己的声音,并实现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7.
三江源生态移民安置与后续产业发展的社会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三江源生态移民群体的安置、社会生活变迁为主题,探析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安置、后续产业发展等层面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认为:生态移民强化了三江源移民群体生活文化的调适性与整合性;民族产业结构变迁促成了移民群体文化状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移民安置及发展模式的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生态移民工程的绩效。  相似文献   

18.
陈婧 《社区》2010,(25):57-58
初到新加坡的新移民,在异乡打拼时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不管是陌生的环境还是语言的障碍,都可能导致无形的精神压力,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除了以传统的同乡聚会来排解压力以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新移民选择通过一些较为“另类”的方式——找生活教练辅导、激励自己,或加入英语演讲俱乐部,来帮助自己打开心窗,拥抱新生活。  相似文献   

19.
水库移民贫困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 尤其是介入性贫困 , 它是诱发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导 火索 。 文章系统梳理了水库移民贫困成因及反贫困策略的相关研究 , 认为水库移民生计遭到破坏 、 贫困移民的文化贫困和观念落后 、“ 以失定补 ” 补偿方式的局限 、 水库移民存在权利贫困等是水库 移民贫困的主要成因 , 政府部门 、 水库移民社区 、 水库移民自身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可以 缓解水库移民贫困 。 但既有研究对如何精准化扶持贫困移民研究较少 , 鲜见将水库移民社区发展 与扶贫结合起来 、 水库移民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对精准识别移民贫困户以及水库移民社区发展对减 贫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 未来研究应更多地探讨水库移民社区发展 、 水库移民自身能力发展 、 非营利 性组织等其他社会资源对水库移民减贫的作用 , 特别是探讨政府部门如何解决已安置的水库移民 的贫困问题 、 如何完善水库移民补偿与征地政策以及如何实现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时就能够解决 贫困问题 , 使 “ 介入性贫困 ” 不发生或尽量减少 。  相似文献   

20.
论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民非自愿搬迁到在安置区安居乐业、发展致富 ,是移民长期进行社会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关心和支持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过程 ,对于恢复和发展移民社区的生产、生活、社区文化和社区网络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总结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移民管理的经验 ,阐述了水库非自愿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与搬迁条件、安置环境以及社会关心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