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的纪录片创作表现出故事化趋势.纪录片故事化有其诸多原因并有助于加强传播效果.纪录片的故事化技巧包括细节、长镜头、组织拍摄、真实再现等方式.但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构成对纪录片真实价值的扭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故事化的制作手法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所采用,如新闻、法治、科教节目等,纪录片也同样如此。从1993年《生活空间》明确提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以来,到现在的《探索.发现》、《敦煌》等,纪录片的"表现手法甚至比故事片更加充分",纪录片故事化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厘清纪录片故事化的发展脉络,探索它的演变规律,可以让我们对纪录片这个片种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故事化,作为一种在业界已经逐渐被广泛认可的手法,为纪录片提供了不同的创作思路,也给这个片种带来了新的面貌:更强调视觉效果、更注重叙事策略、更着力把握受众喜好.故事化的最大魅力来源于其独特的叙事,正因为对整个叙事环节的精心设计: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叙事时间的巧妙的安排和叙事事件的精心筛选等,纪录片这个传统片种才呈现出新鲜的活力,给观众持续的收视兴趣.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纪录片深受西方"新纪录电影"潮流的影响,故事化、虚构是其理论与创作联袂而行的两个重要倾向。当代纪录片的故事化,主要源于纪录片"情节编排"模式的选择和"故事片化"的创作理念;虚构作为"竞争性真实"与纪实同样成为通向纪录片深度真实的途径。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进而论述这一问题,以期加深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5.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对纪录片纯纪录、平铺直叙模式的整体性构成了挑战。故事化背景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注重借鉴和运用故事片的艺术手法,将纪录片叙事表现的真实性与故事片展示情节的艺术性有机结合,使讲述的事实对观众更有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是广大纪录片爱好者一生必修的功课.无论是故事化手法,还是能否体现人文关怀,都是纪录片纪实或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电视现场报道是社会人群求新求真和认识多元化的产物。现今的电视现场报道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 :主体式报道、客体式报道和主客体交融式报道。在此基础上的电视现场报道的发展和创新应该是新闻故事化和故事情节化、创造性地运用蒙太奇手段、正确过程画面和声音细节 ,并尽可能做到一个时空展现一个事件  相似文献   

8.
面对收视率的持续下降和电视观众的冷落,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编导开始运用"故事化"手法对电视栏目纪录片进行重新包装、整合。通过对创作方式、选材角度、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改变,电视栏目纪录片在戏剧性和情节性方面得到了加强,收视率也逐渐提高,可它随即又陷入主题雷同、故弄玄虚、愚弄观众的危机中。如何走出刻意追求"故事化"的误区,已经成为当下电视栏目纪录片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俺爹俺娘>中,当事人焦波的口述成为结构全片重要线索,也决定了其独特视角.在讲述人和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侧重于有声语言的对话关系;焦波对感人生活细节的讲述,突显了故事化倾向;在对素材的处理上,其表现手法呈现出个性化、文学化的特点;从讲述人的眼中看世界,体现的是一种局限视角下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以故事性纪录片《解放商丘》为例,讨论了纪录片成功的基本规律:精彩的故事是故事性纪录片成功的一半;鲜为人知、撩人心弦的情节是故事性纪录片成功的支撑;真实典型的细节是故事性纪录片成功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近年来国内新闻报道的一种倾向.英语新闻软化及故事化备受关注。软化或故事化的英语新闻用语具有艺术性、生动性和显示情感倾向等特点。在坚持新闻根本原则印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借鉴文学的多种语言手法对新闻材料进行处理,即通过过程叙述、细节描写、话语引用、场景设置、人物刻画和幽默发掘等手法.实现新闻的软化或故事化,能够更有效地报道新闻事件,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大唐西游记》的创作者抛弃传统历史纪录片照本宣科的讲述方式,拨开历史的迷雾,独家解读玄奘传奇的一生当中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13岁的少年玄奘为什么能够破格剃度?西行路上,玄奘为什么在唐朝西部边关凉州域逗留了一个多月?纪录片创作者在讲述传奇故事的过程中不时停下脚步,以历史探索考的视角重新审视故事当中的神种细节。对于具有争议的历史谜团,纪录片创作者或出其不意地链接看似无关的历史事件,或多方举证古今中外的专家观点,或从史书的点滴记载里寻找新的论据,一部具有独特美学意蕴的历史纪录片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从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出发,阐述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认为电视纪录片要美丽地讲述真实的故事,必须着力于对人物、事件和背景这些基本构件的表现上.  相似文献   

14.
《史记》描写人物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事件的故事化、语言的个性化、夹叙夹议、对比烘托、细节显示、心理描写、肖像刻画,以及抒情笔调等,都成功地突现了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5.
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良性发展,固然是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媒介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纪录片自身文化生态的平衡:吸纳纪录片传统、面向世界的胸襟和立足当代的融通能力,得益于对电视纪录片的理论研究更加自觉、宽容和多元的文化空间。但步入新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是危机与机遇同在,唯一的出路是在讲求社会效应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产业化的尝试,即通过具体多样的文化策略和原则来整合现有的栏目化资源,成立专门的纪录片频道,丰富节目市场,培育稳定的受众市场,完善流通市场等。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创作不光是一个客观还原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理性思考、原素选择、价值提升的编导意识介入的过程。编导意识应贯穿于题材的选择、素材的捕捉、拍摄角度的确定、画面剪辑等纪录片创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这种介入,极大地促成了纪录片“真实性”和“故事性”的完美统一。而依据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编导意识也不能乱用、滥用,应掌握好介入的尺度。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探索频道和我国《探索·发现》等纪实性栏目为例,论述了电视纪录片中的娱乐化走向。认为在娱乐化的旗帜之下,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定位与选择上刻意追求新奇性,在叙事策略上以设置悬念来强调故事性,由此使纪录片偏离了对现实生活的客观纪录,构成对纪录理念的冲击,危及到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我们不能不对它保持应有的警惕。  相似文献   

18.
当代电视纪录片的生产立足于文化消费和审美期待立场,尝试将纪实美学和戏剧美学相互渗透,促成了纪录片叙事策略朝向后现代美学新风的转身。电视纪实娱乐叙事的奇观化策略,凸显影像或场面的视觉奇观及其快感的最大化;电视纪实叙事的碎片化则强调剪辑加工的碎片式的组接链条,构建立体叙事空间,强化纪实叙事的美学体验;电视纪实叙事的工艺化色彩采取技术理性向艺术表现的渗透的工艺美学标准所产生的陌生化视角,拓展纪实画面的视觉张力,造就纪录片画面内在力度和力量缔结成而成的纪录片影像的非凡气质。  相似文献   

19.
当下纪录片界探讨最激烈的莫过于纪录片的娱乐化。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其实对于有百年发展历程的纪录片来说,任何一次创作观念的改变都是对自身的突破。纪录片的娱乐化是纪录片对于自己的突破,不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创作理念,正是这一突破使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事件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近年来西方学者掀起了对义和团事件再度认识的潮流,影响了中国学界的话语走向。沟通义和团事件历史性和现代性的媒介除却西方强势话语权力以外,还有将历史寓言化与故事隐喻化的途径。义和团的故事本身就有戏剧性,它隐括了经典悲剧的全过程,再现了悲剧的所有细节。自然灾难是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基点,对洋教洋人的妖魔化是义和团故事生发悲剧对立面的动力。暴力主义的复活,构成了义和团代言的农民式古典精神抗争近代强势力量的绝响。义和团运动还是现代文化观念的参照物,其富有华北地域色彩的极端民族主义行为,对近世以来大型的戏剧性群众运动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