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公元七世纪中叶,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入西藏,同西藏的原始宗教——本波教在长期共存的过程中互相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到了公元八世纪,在印度北方兴起的以大乘佛教为基础,注重念咒和魔法的密教进一步传入西藏,在西藏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佛教终于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取得了统治地位。藏族以外的民族把这种宗教称为喇嘛教。  相似文献   

2.
近代佛学思想家太虚运用契理契机的原则,站在整体佛教的高度,认为藏传密教只能是大乘佛教八宗之一,而不能独立于显教之上别为一教;藏传密教讲究修学的次第和大乘精神的实践,但是其自标高明的做法导致了迷信,"男女双运"的做法导致秽行流传,对社会风俗的净化没有成效.因此,应吸取藏传密教的长处,冶藏密为"中密",为振兴中国佛教和建设世界佛教的宏图服务.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大乘佛教代表了佛教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那么密教则是佛教作为宗教发展的另一高峰。佛顶法是持明密教时期以佛顶部神祇为核心形成的一类密法体系。它继承发展了陀罗尼密教思想,广泛吸收、改造了当时盛行的包括般若性空思想、涅槃佛性思想、弥陀净土思想等在内的主流大乘佛教思想,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对后期密教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普贤信仰为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乘佛教特别是密教中地位显赫、关键.本文爬梳文物文献,认为普贤信仰乃雅利安人理想化的故土和部派佛教时期某一称为"普贤"的信徒这两种因素糅合的结果,早期大乘佛教关于普贤菩萨来历还有着其他异说.印度的大乘普贤形象,最初当为在家居士形态,再演变为骑乘六牙白象的天神,或以十罗刹女而为普贤胁士.中国的普贤形象又有了明显的变化:普贤相貌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异;一佛二菩萨和单尊这两种格局中的普贤形象,皆与印度有所差别;对普贤形象作出了新的阐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普贤坐姿及面容并不雷同,特别是还间或闪现了女性化的普贤形象.  相似文献   

5.
一、《量论略义集》简析 《量论略义集》是一部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哲学著作。它以印度小乘派“经量部”的哲学观点为基础,增加大乘派“唯识宗”及“中观宗”的部分哲学思想,形成了从“量学”向“中观”演变的西藏佛教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又被称为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藏传佛教,一是指在藏地形成或经藏地传播发展的佛教;二是指以藏语、藏文传播的佛教。按照西藏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在公元5世纪。但是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应为公元7世纪前后的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且有两个途径,一为印度,二为汉地,是由印度佛教、汉地大乘佛教、藏区原有的苯教以及藏地的民俗习惯结合而成的。根据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大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诸多派系和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佛教思想是在与不少其他宗教哲学派别思想的相互影响和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虽然分为中观和瑜伽行两派,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对其他派别的态度也有类似点。《成唯识论》中的唯识思想实际上包含了般若中观理论的重要成分,是瑜伽行派论述佛教“空”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成唯识论》从佛教的唯识空观出发,对其他派别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涉及各派的核心思想,而批判的重点则是各派学说中的实有观念。通过对这方面内容的分析,可以了解佛教与许多印度古代思想派别的基本理论差别。  相似文献   

8.
公元3~4世纪印度著名智者龙树是印度乃至世界佛教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龙树创立了大乘空宗,对佛教的理论和实际修行由小乘转入大乘起了决定作用。龙树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八不缘起”、“实相涅槃”等)都被后世佛教的显密各宗当作自己的理论渊源,被推为“释迦第二”。  相似文献   

9.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源起于古代印度社会。印度佛教从创立至衰没,大约可分为五个时期,即: (一)创立和原始佛教时期;(二)部派分立时期;(三)大乘佛学形成时期;(四)大乘佛学兴盛时期;(五)大乘佛学的密宗化及衰没时期。现就以上各期的发展概况,述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四大”是古印度哲学中经常论及的四个物质元素,在许多派别的重要文献中都有记述。印度哲学中的顺世论将“四大”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胜论派、正理派以及耆那教也认为“四大”实有;大乘佛教、数论派及吠檀多派中的主流思想否定“四大”的实在性。各派提出的关于“四大”的思想构成了古印度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的事物本原理论。这方面的理论对推动世界东方文化中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密教产生于印度,是佛教晚期的一个宗派,约于8世纪中叶经西藏传至白族,标志着佛教的正式传入,至此之后佛教在白族广为盛行,因而对白族的文化,尤其是对神话传说的浸染至深,主要表现为:借用佛家术语或名物,如袈裟、须弥座、活佛等;产生众多与佛教人物相关的故事,如观音、牟伽陀、大黑天神、阿育王等;反映佛教史,如佛教在白族的传播及接受状况,佛教与巫教、道教之间的斗争;蕴涵一定的佛理意味,如报应观;记载与佛教相关的逸闻趣事.之所以产生众多与佛教相关的神话传说,或由民众表达自身愿望,或僧徒们出于宣传佛教、增强佛教影响力、扩大佛教受众的需要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分汉地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或称藏传佛教)两大支。藏传佛教思想是印度、汉地佛教思想和西藏传统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就对藏族古代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藏传佛教思想实际上是藏族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从赤松德赞(公元755至797年在位)到西藏解放前,藏传佛教思想几乎成  相似文献   

13.
观音原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是梵文“阿缚卢极低湿伐逻”(Avalokitesvana)的意译,原译观世音、光世音,因唐代避讳“世”字(唐太宗李世民)故简称观音。佛学典籍中有时称观世自在、观自在,俱指观音。观音在佛教中的地位,显教以为是阿弥陀之弟子;密教认为是阿弥陀的化身,比较通行的说法:观音本是男性,是一位太子,名不朐,成佛后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士,合称“西方三圣”。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和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历史渊源很深。中印文献都有道教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印度的记载或神话。佛教传入汉地后 ,和道教相互交融。来华印度僧人们回国后 ,传授融会了道教各种内容的密术。这种密术为印度纯密所摄取。公元 8世纪印度密教传入吐蕃 ,道教内容随之而入 ,并逐渐融入藏传佛教。笃本、洽本与羌族的原始宗教密不可分 ,与道教之间先天地存在着大量相似之处 ,因此吐蕃上下对融有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藏传佛教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活佛转世制度 ,只在道教中发现最相似的先例和神学解释。  相似文献   

15.
[提要]近一百年来,日本学术界在引入欧洲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思想史等方法,在印度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这种研究范式的局限乃至弊端也开始引起反思。另外,围绕“大乘非佛说”“大乘佛教的起源”“《大乘起信论》的真伪”“如来藏思想是不是佛教”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深刻影响到东亚乃至世界佛教学术界的研究走向。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学术界在佛教福祉学、佛教生死学方面进行了新的开拓,力图挖掘佛教学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散布尼泊尔加德满都盆地的大量的石制佛塔,除了斯瓦扬布等大型佛塔之外,在街头巷尾和佛寺内的石制还愿塔通常在塔身四方雕刻四方佛,按照右旋顺序,从东方起雕造阿"佛、宝生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以佛塔自身作为大日佛的象征,共同形成金刚界曼荼罗五佛信仰系统。部分佛教也雕造了佛母、天王和护法忿怒像。这类佛塔在中国内地多有表现,并可与中国汉译密教佛典相互照应。随着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在尼泊尔等地又形成了本初佛的概念,以佛塔自身象征本初佛,原先居于中间主位的大日佛反而退居于阿"佛与宝生佛之间,位于佛塔的东南隅。类似的佛塔曼荼罗起源于印度,而极盛于尼泊尔,在中国西藏也有类似的造作,并出现在唐喀佛画中。尼泊尔的佛塔曼荼罗处于佛教美术从印度向中国传播的中间地带,也兼有中印度两国的某些特色。  相似文献   

17.
古印度笈多时期普遍流行一种取材于“舍卫城大神变”的佛教造像,描绘佛陀在舍卫城降服外道六师,包括三个主要情节:芒果树奇迹、水火双神变、大神变。造像通常舍弃了叙事性,转而倾向于礼拜性,形成了以佛陀为主尊集结化佛天众的宏大场景,作为程式化的造像遍布于西印度诸石窟。就西印度石窟所见,这类造像有繁简不同的造像图像,但均以“并蒂莲花”、“千佛化现”和“双龙擎莲”为图像特征,并影响了耆那教造像和印度教造像,也是古印度后期密教造像的图式渊源之一。“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古印度笈多时期普遍流行一种取材于“舍卫城大神变”的佛教造像,描绘佛陀在舍卫城降服外道六师,包括三个主要情节:芒果树奇迹、水火双神变、大神变。造像通常舍弃了叙事性,转而倾向于礼拜性,形成了以佛陀为主尊集结化佛天众的宏大场景,作为程式化的造像遍布于西印度诸石窟。就西印度石窟所见,这类造像有繁简不同的造像图像,而均以“并蒂莲花”、“千佛化现”和“双龙擎莲”为图像特征,并影响了耆那教造像和印度教造像,也是古印度后期密教造像的图式渊源之一。“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影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散布尼泊尔加德满都盆地的大量的石制佛塔,通常在塔身四方雕刻四方佛,按照右旋顺序,从东方起雕造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以佛塔自身作为大日佛的象征,共同形成金刚界曼荼罗五佛信仰系统.部分佛教也雕造了佛母、天王和护法忿怒像.这类佛塔在中国内地也多有表现,并可与中国汉译密教佛典相互照应.随着密教的进一步发展,在尼泊尔等地又形成了本初佛的概念,以佛塔自身象征本初佛,原先居于中间主位的大日佛反而退居于阿閦佛与宝生佛之间,位于佛塔的东南隅.类似的佛塔曼荼罗起源于印度,而极盛于尼泊尔,在中国西藏也有类似的造作,并出现在唐喀佛画中.尼泊尔的佛塔曼荼罗介于佛教美术从印度向中国传播的中间地带,也兼有中印两国的某些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佛教早期为适应社会民众习俗和生活的需要而引入咒术,同时也深受婆罗门教的影响.到公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后,专门的咒经和陀罗尼经典的出现标志着密法的形成,佛教中的一支神秘主义派别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