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雷抒雁诗歌情境经历了由社会抒情诗向人生抒情诗的转变;诗人的英雄情结也呈现出从英雄的人化到人的英雄化变迁的脉络。二者集中反映在意象经营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2.
在18世纪的德国,抒情诗开始走入家庭,“自然”、“简单、纯朴”和“情感主义”的美学观点影响到了歌曲的创作,特别是随着印刷术的革新,妇女对文学和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乐器的改革,艺术歌曲得到极大发展。而以简单化与业余化为特征的德国早期艺术歌曲,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初具雏形,并为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普希金的抒情诗, 真挚、纯净、简朴。纯净的真情造就了普希金抒情诗简朴的风格, 而简朴的风格又充分体现出感情的纯真。在普希金创作的许多优秀的抒情诗中, 你简直感觉不到诗,你看不到诗人的构思, 分析不出诗人运用了何种高超的艺术手法, 也找不到令人叫绝的修辞手段。一切似乎都是本来的样子。而在自然质朴, 平实寻常的字句中, 你又分明感受到了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这就是因为在这些不加修饰,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小诗里,蕴藏着浓厚的否定形式、否定技巧、否定艺术的纯净的真情。  相似文献   

4.
《捕鼠者》取材于德国中世纪的传说。格林兄弟、海涅、歌德等都就这一母题为素材创作过。小说借鉴了海涅和歌德的老鼠形象及季姆洛克报答方式,是茨维塔耶娃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思考的结果。就其内容来看这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就其体裁来看,它像一匹人头马,文中运用了不少矛盾修饰法;就其素材来看,“捕鼠者”的故事情节紧张,矛盾。  相似文献   

5.
爱,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朱迪丝·赖特诗歌的中心主题,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所表现的爱尤其优美动人。  相似文献   

6.
爱,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朱迪丝·赖特诗歌的中心主题,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所表现的爱尤其优美动人.  相似文献   

7.
托玛斯·哈代是英国的杰出诗人。哈代的诗歌题材广泛 ,诗风质朴清新 ,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美 ,即艺术空间的无限性、审美情趣的无穷性和生命律动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8.
袁枚的抒情诗别具特色,他的抒情诗中充满丰富多样的情感,袁枚将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倾注笔端,大胆地在诗中表现他个人化的情感体验、生命欲求,使他的诗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又是对晚明文学新倾向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抒情诗的情感性质不同 ,诗的题材就不同。而诗的情感性质是由相应的文化决定的。中国古代道德性质的文化决定其抒情诗的主导情感是道德情感 ,这种情感所决定的题材主要是外在的社会性题材 ,这与西方抒情诗的有关情况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苏格兰诗人———彭斯 ,1999年被评为“世纪名人” ,这无疑要归功于他在苏格兰民歌的收集、改编和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本文就其脍炙人口的一首爱情诗和一首带有政治意义的诗 ,从审美的角度 ,运用阐释、分析、对比等方法 ,对语言特色、写作风格、文字内蕴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角度切入,考察、分析和归纳不同抒情方式及其抒情效果与艺术构成,概括研究其典型的艺术形态和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2.
卞之琳的抒情诗创作中至少有这样几种叙事性因素介入:故事、情节因素;日常生活细节、叙述性口语的运用;叙述视角的变换、叙述结构的大幅跳跃。这些叙事性因素的介入给卞之琳的抒情诗带来了极大的包容性。运用这些因素,一方面是卞之琳出于对感伤浪漫的抒情方式的自觉反拨;另一方面主要受闻一多和艾略特等中外现代诗人的影响,是源于“客观化”、“非个人化”的现代诗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出现形成了中国文学新的抒情传统。自然描写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情感氛围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抒情方式包括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等等,运用的手法是传统的情景关系,一是移情,二是象征。中国现代小说的自然描写是一种情感话语,也是一种社会话语,是现实生活的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晏殊的《踏莎行》、柳永的《秋夜月》英语译文的分析,试图展现宋词所独有的感伤抒情气质,观察不同叙述视角与期待视野,体味翻译美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萧红的小说多取材于身边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事件,构成了一组组鬼斧神工的浮雕、饶有特色的风俗画;并带有浓厚的自传性、抒情性和散文笔法;语言朴素自然,有诗的韵味,清新、明丽、流畅。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词学久成扞格的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在近代能走向合流,既是词学发展的必然,也与一二关键人物的倡导有关.端木埰即堪称清代词学向近代转型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过渡人物.他在创作方面兼师王沂孙与姜夔,旁涉苏轼,理论上远承张惠言和周济学说,近接金伟君、祁( )藻、周之琦及其尊人的词学观念,以"浙"济"常",以自己的创作、批点和选本,有力拓展了常州词派的理论格局,对"晚清四大家"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而奠定了晚清词学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词中有不少句中韵,它源于诗的句中韵而比其更加复杂,一些还成为词调中的一种定格。本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将词的句中韵分为句内叠韵、一句多韵、二字独韵和句中藏韵等几种类型,并探讨其与音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译诗还是论诗,王佐良均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现代敏感与语言才能,他并非一个纯粹的追究义理、考究辞章的学者。事实上,王佐良的语言才能与现代敏感正来自其诗人特性,通现西南联大校园诗歌实践,审察现代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转型,就不能不注意到:在联大校园诗歌对于新的抒情道路的探寻中,王佐良的现代诗写作具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抒情风姿,他以“迷人的抒情”与“泥土的根”的交融展现了别一种抒情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