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钧瓷文化精神是钧瓷文化的本质,体现在钧窑兴衰、工艺流程、艺术造型、色彩纹饰、民间传说等各种钧瓷文化现象中,与时俱进、创新求变是其核心,同时还包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理念,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勇气,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的品质,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意识等.这些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是钧瓷产业、钧瓷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今钧瓷产业发展及钧瓷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钧瓷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瓷器。为了保证宫廷用瓷的数量与质量,宋代设立了常设的与临时性的双直线式行政管理机构对钧窑的日常生产经营进行管理。这些管理涉及钧瓷原料的选择、钧瓷设计、烧制过程以及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从钧瓷存世较少这个角度看,这种双直线式监管体系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发展而出现的高科技的产物。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互动性。它是一种新的人际交流工具、一种新的媒介、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和一种新的以虚拟为基础的文化平台。游戏的流行给社会带来新的问题,如青少年对游戏的痴迷,网络虚拟社会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波普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场艺术运动,它代表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依据《美国传统辞典》的定义,波普艺术是以商用艺术及通俗插图艺术的技巧来描绘日常生活的物体与景观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与大众文化、大众传媒、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勃兴的大众文化、电子传媒所造就的新的文化形态与审美经验以及充斥着工业化消费品的日常生活,是波普艺术得以确立和兴盛的依据。这些事物所带来的文化嬗变,被波普艺术家敏锐地感知并予以回应。这样的文化嬗变可以归纳为三种  相似文献   

5.
民间传统艺术是人类的艺术之母。数千年来,它之所以流行延续,传承不衰,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是与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调节功能分不开的。随着时代的变更与发展,它所依附的封闭式社会结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解体,所包含的古老意象层次和功利内容,已无法给予传承享用它的人们以精神的超越;现代人也不可能全部体味到前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全部审美情感、经验。它仅能作为民间传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装饰物,在日益缩小的民间群体中流传。它同自身的文化背景一样,面临着老化和抉择。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一种全新的文化情景中,民间传统艺术却以百倍的身价博得现代文明与都市芸芸众生的青睐,成为现代生活中的艺术文化时尚与潮流。也就是在多种不同文化交汇中的心理作用下,它实际上已默默地超越了自身,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情景与审美境界的跨越,获得了新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6.
花儿是西北汉族、藏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群众,在特定的自然地域生态文化空间中,表达个人和群体心理情感及社会生活状态的一种跨越民族文化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行为和活动。它表达着各民族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状态,以唱与听的交流方式传达与沟通自我心灵的呼唤及意识互动体验,是西北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艺术表达,是各族群众交流互动和多元共存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艺术是以媒介审美的方式而存在的一种公共性社会文化事件。作为一种公共表意行为与新的文化范式,它与现实生活发生着多维度的公共性意向关系。具体而言,它所表征的公共性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基础生活的媒介化转型;主体形象的媒介身份建构;艺术政治学的媒介化命意。在总体意义上,新媒体艺术为当代社会生活与艺术实践确立了新的组织原则与意义秩序。  相似文献   

8.
民间传统艺术是人类的艺术之母。数千年来,它之所以流行延续,传承不衰,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是与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调节功能分不开的。随着时代的变更与发展,它所依附的封闭式社会结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解体,所包含的古老意象层次和功利内容,已无法给予传承享用它的人们以精神的超越;现代人也不可能全部体味到前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全部审美情感、经验。它仅能作为民间传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装饰物,在日益缩小的民间群体中流传。它同自身的文化背景一样,面临着老化和抉择。但更引入注目的是,在一种全新的文化情景中,民间传统艺术却以百倍的身价博得现代文明与都市芸芸众生的青睐,成为现代生活中的艺术文化时尚与潮流。也就是在多种不同文化交汇中的心理作用下,它实际上已默默地超越了自身,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情景与审美境界的跨越,获得了新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消费实质上是一种意义的消费,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的渗透。品牌是现代消费社会的特征性元素,它是一个整合性的价值体系,符号价值是它基本的构成单元也是品牌社会生命延续的支点。作为消费社会中的品牌,它不但具有艺术的特性,而且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于是用"艺术-文化"系统来解释品牌的价值转换机制就有了理论的依据。艺术和文化成为经济事物的桥梁是"情感"。我们可以把品牌视为一种情感劳动,它通过联想表达一种文脉关系。如何与消费者建立起长久的情感联系是品牌传播的一个实质性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品牌的经营者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观念转变。品牌是一种包含艺术和文化特性的经济事物,其价值并非只是市场层面的,只有把握住那些看似"非经济"的因素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丰富的文化特色,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艺术再现,以阜阳和淮北两地最具代表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淮河流域民间剪纸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丰富了地方文化;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艺术再现,它又是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发展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