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不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重要分支,也是欧美绿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欧美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对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挖掘、对生态唯物主义的建构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学批判,在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福斯特生态社会主义构建的思想更是从生态批判的角度提供了新时期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我们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有关理论、观点充分借鉴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两者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思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来说,打破旧有的东西是主要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理解片面化的产物,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生态的危机,因此建立一个生态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西方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学科定性,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路径,生态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以及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4.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绿色运动、将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一种社会思潮,其产生与苏联模式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学、未来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的理论。生态社会主义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批判,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描绘。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态社会主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和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这支以"绿色意识形态"为其理论支点的社会主义流派,提出了一系列蕴涵时代气息的策略主张,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但同时,这又是一种存在明显缺陷的不成熟的思潮。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有助于驳倒生态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是工业生产和人口过剩的直接后果的观点。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还很漫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分别从哲学世界观、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消费主义文化及生存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当代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这种理论基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其与西方生态思潮之间的区别问题,在生态哲学世界观、有机论、现代性价值观、生态共同体思想等角度,将有机马克思主义与“深绿”“浅绿”思潮、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将过程哲学、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智慧结合起来,旨在创造出一种超越现代性、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有机哲学;他们坚持批判现代性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要求通过以共同体价值观为核心的有机教育,建立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探索中的“非西方中心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相较于西方“深绿”“浅绿”思潮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文明本质的理解上仍然存在着空想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回应西方绿色思潮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诘难的基础上,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生态视阈,并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生态批判、技术批判和价值批判,提出了他们的生态治理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学理论和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我们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可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安德烈·高兹的生态批判理论呈现出较为严密而深刻的内在逻辑,即以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剖析了其在经济理性层面与资本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对以生态理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定义;以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为逻辑主线,从生态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科学技术、经济理性和异化消费进行了批判,揭示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以“非工人?非阶级”和新社会运动为逻辑中介,分析了传统革命主体的消亡,探寻了新的革命主体;以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为逻辑旨归,在批判生态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阐发了建构生态社会主义的路径。厘清高兹生态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对于系统梳理其思想体系和总体把握整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价值。但从根本上来说,高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仍未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其建构的生态社会主义仍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凸显,国内外不少批评者把责任全都推给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认定社会主义就是反自然的。更有甚者,以为马克思恩格斯秉承的就是控制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而断定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反生态性",从而掀起了生态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过时论"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把原本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消费主义的经济决定论、科技决定论强加于马克思主义,从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彻底革命性。因而,考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向度,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彰显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首要意义,澄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批判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根本性,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蓬勃兴起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思潮、新学派。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它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个思想流派,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对生态困境的新思考。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反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寻求一种适中的中间状态,即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延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生态批判只是出发点,重点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将其视为引起生态危机的终极根源,从而以生态社会主义取而代之;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既有传承和延伸,又有批评和曲解,需要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戴维·佩珀在对自然的理解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深生态学、无政府主义错误的自然观点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后现代绿色思潮的生态中心主义,也不同于新人类中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佩珀的生态自然观实现了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转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是其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身特定的历史内涵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具体表述,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实践阐释,对生态问题产生根源的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是转变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由此兴起的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原则是一致的,它创新并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者把历史唯物主义曲解为"经济决定论",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维度。对此,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保罗·柏克特依据马克思的文本,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马克思思想进行生态学阐释,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生态内涵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亲生态性,拓宽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路径,诠释了作为生态学家的马克思。但是,柏克特过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忽视了原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关系维度。尽管如此,其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构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旨趣,奥康纳通过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责难进行了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奥康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一种内涵制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生态批判,他试图建构在实践层面上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 ,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基于其现实和理论基础 ,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方面 ,体现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生态社会主义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从人类生存状态面临严重危机这一事实出发 ,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 ,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 ,批判当代资本主义 ,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 ,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理论 ,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思潮和流派。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随着世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在批判资本主义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反恩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政治思潮。生态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生态、外交等方面提出了旗帜鲜明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结合自身实际,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4个层面着手进行,探索建立合理的发展路径,从而推动生态文明战略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20.
西方“深绿”思潮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看作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强调只有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确立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才能解决生态危机。西方“浅绿”思潮在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作辩护的同时,对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做了必要的修正,最终形成以“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西方“红绿”思潮中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则批判现代性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一种漠视人类之外的存在物的价值和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由此必然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和生态危机,因此应当以承认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为前提,展开共同体价值观培育的有机教育。“红绿”思潮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是在批判“深绿”和“浅绿”思潮所主张的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重建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但他们与“深绿”、“浅绿”思潮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重建的两种价值观始终是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