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新课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要强化生产力意识;区分史和论的关系,区分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化的关系;要处理好“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纲要”课专题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纲要”课内容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医学院校生源和学情的特殊性决定了问题链教学法在医学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必然。问题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层级性;基于历史真实,突出思想性和理论性;符合医学生思想特点,体现时代性和开放性。问题链教学法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紧密对接课外实践,优选教学案例,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本科院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和国情教育的重要举措.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受制于师资、教材教法以及课程属性等方面影响,教学实效性差强人意.为此,必须对《纲要》课进行教学改革,重点抓好从备课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手段来增强《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国高校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在教学中把握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课、大学专业历史课的关系,处理好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关系,构建与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国家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通过认真梳理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深入分析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消极影响,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乃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教学效果是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改革的新热点之一。文章从走出误区,充分准确认识“纲要”课程性质与目的;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吸引力;改进教学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利用专题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是摆在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尚在初步探索之中,无论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模式的把握上都远未成熟。本文在此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并就如何教好这门课程的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兼具历史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职能。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贯彻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和历史联系现实等原则;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实地考察、多媒体教学和阅读经典著作等方法,这样可切实增强“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这门课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必须树立教学资源意识,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地方历史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恰当运用地方历史资源,不仅有助于加强对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文化自信教育是推进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文化自信与“纲要”课教学有其内在关联性,文化自信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的,而中国近现代史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纲要”课中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在教学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体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而且有利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育人精神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开展实践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来看,还没有构建起科学完整的实践育人评价体系,文章通过阐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育人评价体系的理念构想和思想原则,通过探索评价体系主体、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体系实施,来试图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育人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效的课程教学团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其独特的内容,在这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起着关键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那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及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是《纲要》课教师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纲要”课程的教学,必须全面准确的领悟和落实中央关于开设“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要求,还要认真研究教材的体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三个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一要在教学目标上基于历史教学,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二要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具体实际,解决学生感到疑惑的重大理论问题;三要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兴趣和动力,应当在教学中突出其时代性,把中国近现代史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拉近该课程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讨论式教学,切实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实现"纲要"课程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运用中国古诗文,是以美好的形式和情怀阐释民族理想、时代潮流和人民需求,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借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适当运用中国古诗文,坚守文化自信,整体探寻中国文明、革命与现代化之道,可将大学生的思考引入更深广的领域中;加强中国古诗文运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利于向高校学子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其传播中国好声音;合理运用中国优秀古诗文,可促进大学生明确其理想、信念,提升其智商和情商,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团队负责人:何云庵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是由“新民主主义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论”(铁道部试点)、“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队伍发展而来的,主要给本科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该团队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其中,有博士学位者占41.7%。  相似文献   

19.
地方红色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将其有效融入“纲要”课程教学必能增强课程的铸魂育人功能、凸显课程的正本清源属性以及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提质增效。针对当前融合教学中存在的地方红色资源融入较少、融合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应从强化资源开发、重视总体设计、加强课程实践三个方面对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进行路径优化,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底气、地气和人气。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其教学目的,要在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等各个层面,形成课程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关系,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