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热点.但这一研究迄今为止尚有以下几点欠缺:①只承认马克思在晚年才具有人类学思想,对其理论渊源不甚了了;②很大程度上混淆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同传统人类学思想的质的差异;③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70年代,在西方掀起了研究晚年马克思的热潮。一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晚年转向人类学的研究,看作是《资本论》研究的中断,并据此否认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前后一致性与连贯性。本文通过探讨《人类学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说明了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学的研究,决不是马克思思想进程的“断裂”,而是他整个思想发展过程合乎逻辑的产物。事实上,马克思晚年正是通过对原始社会和东方社会进行历史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学说。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看,有充分理由断定,《人类学笔记》在本质上是《资本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热点。但这一研究迄今为止尚有以下几点欠缺:①只承认马克思在晚年才具有人类学思想,对其理论渊源不甚了了;②很大程度上混淆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同传统人类学思想的质的差异;③对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理解欠全面。本文拟就以上几个方面做些初步的探讨。一马克思人类学的理论渊源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的有机部分,即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之对应的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呢?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钢”,必须要搞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拓展─—《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析要向春阶随着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的出版,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之一。人们开始将晚年马克思作为其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来研究,好象一下子看到了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新动向和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第一次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人类学在马克思思想史中的地位,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包含有人类学内容。马克思晚年潜心于人类学的研究,作了大量笔记,并发现:要证明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就必须利用人类学调查得来的具体材料,必须利用证明社会有规律进化的人类学进化理论。事实上,人类学关于家庭、国家、所有制、私有财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证明与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并成为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之外的、马克思思想的又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主要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它的价值之争,这次在我国始于1986年,集中表现在同年12月召开的“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学术研讨会”上,并汇编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期,《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论文集》特辑(以下简称《特辑》)。 《笔记》意义之重大是无疑的,问题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加以评价。国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兴起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研究热,是从美国人劳伦斯·克拉德在1972年编辑出版马克思这些笔记就开始了,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他的晚年重新捡起了青年时代所关怀的问题:对自然状态的人和文明条件下的人的批判。可是他早期的方案是从哲学人类学(人本学)的抽象概念出发的,而后期的著作是从有关人的现代意义的科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可见他出版这些笔记,目的是要把马克思晚年思想和早期人道主义联系起来,使马克思成为“前后一贯”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 ,既是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最大的思想成果 ,也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发展的总结。这一理论成果 ,从世界历史思想、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四个方面突破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某些传统观点 ,其中包括对《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超越和突破 ,从而使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世界历史和普遍交往、具体地分析历史环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多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30年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曾在西方学术界引发了关于“两个马克思”——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争论的思潮。70年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发表后,西方学者又宣称发现了“第三个马克思”——一个文化人类学家的马克思,一个结束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总题目,而转向对行将毁灭的人类古老文明的“崇高”进行讴歌的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体现了他晚年的理论研究,1992年《历史学笔记》在我国的出版,以及苏东剧变,引发了我国对马克思晚年哲学思想的研究热,其热点聚焦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形态的一般规律与其道路的特殊性问题。随着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轨道,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和卡夫丁峡谷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剖析争论的焦点,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马克思晚年思想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失利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们极为关注的马克思的晚年《人类学笔记》(以下简称《笔记》)终于伴随着《马恩全集》中文本第45卷的出版而在我国问世。这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大喜事。本卷收编的是马克思在1879——1881年期间阅读马·柯瓦列夫斯基、路·摩尔根、亨·梅恩和约·拉伯克的著作时写下的摘要和评语。这总篇幅达474页的《笔记》,是马克思晚年留下的一份极为珍貴的思想资料。马克思的《笔记》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除了学术界已论及的关于氏族制度、婚姻家庭、社会道路、社会人类学等理论外,我认为关于社会主体的思想,也是《笔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俄国民粹派与马克思晚年探索之关系为问题切口,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动向。尤其是对俄国民粹派与晚年马克思在俄国前途问题上的看法之异同的论述,更有新意。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70年代,随着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部分手稿的公开问世,在西方马克思思想史的研究中,又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逐渐形成研究晚年马克思的热潮。我国理论界从1985年开始涉及这一领域。但要把我国的这一研究引向更深的层次,就不能不站在世界文明大道的最前列。本文具体地剖析了现代西方关于这个专题的主要观点,说明了西方学者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理论观点上,都取碍了一些发人深省的成果,但由于他们都把晚年马克思的某一观点,从其整体中孤立地抽取出来,然后根据当代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价,因而不能客观地反映晚年马克思的真实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几年前和最近出版的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看,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明显的变动。他放下其主要著作《资本论》第二卷不去作最后完成,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古代社会史研究方面,并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为什么晚年马克思研究工作会有这种变动?是什么动因促使他将自己的研究范围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从西方转到东方然后又再转向西方?本文作者在系统研究马克思晚年读书笔记和大量的通信的基础上,作出了综合性的考察,认为马克思晚年探索,既有出于完善《资本论》第二卷和完善原始社会理论的考虑,更主要的则是为了从理论上系统解答东方社会(尤其是俄国)的发展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再谈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70年代,马克思晚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一公开,就很快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并逐渐波及到我国。由于马克思晚年社会交往减少,与他人的书信往来也不多,关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活动,了解细情的人也就非常少。这给马克思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和谐型跨越发展思想是从其早、中年冲突型跨越思想发展而来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同约的本质界限,将两者等同缺乏足够的资格依据、文本依据、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东方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推进是马克思晚年和谐跨越思想具体化、现实化的经典范本,是马克思和谐跨越精神的彻底贯穿,因此,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晚年跨越精神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划分哲学的历史分期必须从史实和史料出发,目的在于把握统一而完整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据此,本文将马克思哲学划分为孕育期、确立期、扩展期和升华期。这是对过去过于简单了的两段分期法的细化和充实,也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散播的青年和老年马克思对立神话的有力驳斥。事实表明,马克思哲学在《资本论》中确实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并未到此而终止,相反,在马克思晚年,特别是在人类学笔记中,唯物史观实现了新升华,揭示马克思晚年的巨大思想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与人类学的不解之缘产生于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懈追求。不同的社会形态如何取代或者过渡到另一个社会形态的动力学问题始终是他核心关怀。为此,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与人类学有关的文献,到了晚年则潜心投入阅读当时的人类学著作。本研究的前半部分聚焦人类学对马克思的意义,后半部分讨论马克思对西方人类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通过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概念如“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作为工具性概念使用而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时,非常重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研究,特别注重他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述。但在这种研究中,有的论者往往把《人类学笔记》称作马克思最后的“晚年笔记”,把跨越“卡夫丁峡谷”称为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特别是,又把这种看法说成是马克思晚年理论“困惑”的表现。这样,就把马克思毕生所注重研究唯物史观的统一性给肢解了。这不仅不能从理论上对这一历史观进行全面完整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上也不可能对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科学地说明。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两个历史学“笔记”及其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走出传统哲学的思辨王国、实现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注重将哲学批判与现实批判相结合.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性研读不难发现:马克思从一般性思想演进的视角进行考量,经历了“宗教批判——政治批判——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热潮。马克思晚年对俄国农村公社,俄国革命等俄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与《资本论》蕴含的理论是一致、还是对立的问题,是关系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前后是否一致的问题。对其研究和解决,是澄清在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模糊看法和错误观点的关键。本文是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能为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深入研究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