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乔姆斯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尽管对移位理论的解释不同,但移位一直被看成是生成句法学的核心思想。对乔氏的wh-移位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暴露其理论缺陷,并试图以原位生成观代替乔氏的移位说,使这一理论能更好地解释各种句法现象,从而实现经济性和充分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的“管约论”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简方案”,Chomsky的生成语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扬弃中不断的发展、创新。其中较大的创新点是语段理论的提出。文章较详细介绍了最简方案的语法体系,讨论了什么是语段,语段推导过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以及语段理论对生物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Pesetsky提出的多重标志语要求及Rizzi的CP分裂假说模式,按照最简方案推导理论推导出英语多元wh-问句的生成模式。运用这种生成模式,结合Pesetsky的移位分类说,不仅可以解释非话语连接的多元wh-问句中wh-移位所表现的优先效应,还能解释看似违背最近吸引经济原则的话语连接句中优势违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在语段推导理论中,语段的强弱将影响推导的流程。因此,由强语段vP构成的感叹句与由弱语段vP构成的感叹句的推导略有差别。由于表示感叹语势的C只具有边缘特征,感叹句不存在助动词移位删除C时态特征的情况。另外,wh-成分不能做感叹句主语是由于wh-成分获得的时态特征移位后得不到删除所致。  相似文献   

5.
Wh-移位是转换生成语法(TG)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空语类原则(ECP)约束下,由"优先效应"(Superiority Effect)所引发的两个或多个Wh-疑问词的不对称现象解释了多元wh-成分移位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重庆话中的“好久考?”和“考好久?”两个特殊疑问句为切入点,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尤其是辖域和语段推导(合并)理论,重新分析了重庆话中疑问词“好久”的句法和语义。文章认为:客观上,时间可以分为时间点和时间段两个次概念,导致疑问词“好久”有两个词位,在句法上发生例外LF移位,可以从左向或右向附加到动词上,分别占据[Spec,CP]或[Spec,VP]位置,辖域也相应不同。文章的结论再次证明了状语的句法分布和语义诠释之间井然有序的对应,也支持了生成语法理论的普遍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限制转换规则和短语结构规则,生成语法专门设立了一些句法条件,即语法模块(grammar modules),包括D-结构层面的X-标杆理论、PP/EPP和题元理论:S-结构层面的格理论、空语类原则ECP、约束理论等.运用这些理论,管约论时期的生成语法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句法现象,但还有不少句法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在最简方案框架内,D-结构和S-结构从句法操作过程中被清除,认知系统和句法系统之间形成接口层面:LF和PF,合格的句法推导必须满足接口条件(interface conditions).从语法模块到接口条件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遵循着经济性原则,对普遍语法原则和规则进行简化或是清除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优选论为框架研究了英语多元wh-问句中常见的三种移位不对称现象:主语-宾语不对称、附加语-宾语不对称和附加语-主语不对称。文章对Grimshaw所列的制约条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终确立了wh-移位的制约条件以及层级排列。  相似文献   

9.
WH-移位与WH-原位差异的研究是TG理论的中心课题之一。英语的WH-移位和韩国语的WH-原位是客观事实。两种语言中共有wh-词的一词多功能现象。如果以英语和韩国语wh-词的形态与功能的不对称现象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人们会发现,英语wh-词的一词多功能区别特征在于语序系统中的错位语序上;而韩国语的wh-词的一词多功能区别特征在于超音段音位之上。以此为依据,可以部分地说明英语WH-移位的必要性和韩国语WH-原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在疑问词移位参数上 ,英语是正值 ,汉语是负值 ,这势必影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成功设定 +wh-移位参数值。因已有研究显示中国具有高级英语水平的学生受其母语的影响 ,不能设定英语 +wh -移位参数值。为完整揭示中国人在英语学习各阶段对这一知识习得的规律 ,笔者以处于英语学习中间阶段的大学新生为对象 ,通过假设拟订测试题目 ,考察其对英语疑问词移位的习得。结果发现学生虽对疑问词移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却不能完全正确地运用这一语言现象的基本规则 ,这主要归结为汉语语法知识的负面影响。建议在一开始学习英语疑问词移位时 ,就应对英汉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给予充分注意 ,以求正确地运用英语疑问词移位规则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英语基本句型应该有7种。生成语法管约论框架内分析了划分的语义和句法依据,谓词的题元结构和EPP决定了句子层面的必有成分,同时形态规则的作用和满足格理论还会推导出一些衍生句式。  相似文献   

12.
乔姆斯基的语义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古典理论认为语法理论不应该建立在语义基础之上。标准理论阶段,他提出深层结构决定意义。在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乔氏把语义解释放到了表层结构上。乔氏管约理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是自主的形式系统,不受语义因素的影响。乔氏内在论的自然主义语言观和研究方法表明他的语义观是建立在内在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时期,即语法规则系统时期和语法原则系统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汉语疑问句的生成语法研究主要是运用早期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对汉语正反问句进行分析。第二个时期的研究则包括英汉特指问句的句法对比、对汉语正反问句的深入研究和近期英汉语疑问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管窥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关于生成语法理论认识的典型误区进行了剖析、纠正.主要就生成语法关于语言习得与语言环境的关系、语言内在论的假说、理想的说话人/听话人、单一语言研究与普遍语法和句法与语义、语用的关系等观点进行了讨论,以期增强该理论在我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核心”(或“中心语”)概念在结构主义语法和生成语法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形同而实异.在结构主义语法体系中,核心只能由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实词充当,强调的是“语义重心”,从本质上属于语义中心语;而在生成语法体系中,中心语可以是实词,可以是虚词,甚至可以是诸如体貌、时态、语态等功能性成分,生成语法的“核心”从本质上说属于句法中心语.  相似文献   

16.
N为受事连动结构的句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中NP为受事的连动结构 ,认为该结构是“空算子”移位的结果 ,进而总结出一条原则 ,即空算子要受到主句中论元性名词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独语句是非主谓句的一种,主要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植入标识语气的标点符号构成,其发展反映了百年来中国文法探索者对印欧语法框架的质疑和对中国语言事实的思考。文章从独语句的术语嬗变和界定入手,梳理了“省略说”“零句说”“词组本位说”“字本位说”和“小句中枢说”等语法理论对独语句发展的贡献,指出了现有成果在概念界定、分类和准入条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文章借助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理论对独语句的分类和准入条件等进行了讨论,并对独语句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旨在助推汉语独语句理论体系的构建,为汉语语法教材编写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生成语法下的“中心语移位范式”及最新成果“动态反对称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处置句( SOV)和被动句( OSV)进行了分析。根据“动态反对称理论”,汉语中词序SVO和SOV是通过旋转立体树形图中的节点获得,二者同时存在,并无衍生关系。基于此,本文拓展了“中心语移位范式”,提出“补语移位范式”。本文认为补语亦遵循中心语依次移位原则,且被动句中的词序OSV,是补语上移至功能位置,置于主语之前的结果,由此较好地解释了被动句的句法成因。  相似文献   

19.
构式语用观视阈下英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张将构式语法和语用学理论整合形成构式语用观来指导英语语法教学,以弥补生成语法观下英语语法教学的不足。 首先对前人关于构式语法和语用学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研究空白,然后再基于共同的认知语言学 基础构建构式语用观理论框架,最后基于此框架,提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以期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