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享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社会集体环境。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探讨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的现状,结果发现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过程多发生于区域自由活动当中;分享内容主要是事物和情感;分享动机多来源于内部动机;幼儿分享频率较低,且男女存在差异;分享多发生于关系亲密的同伴之间,但分享对象多呈现无明显的反馈。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幼儿教师解决大班幼儿分享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幼儿掌握动机与家长教育卷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城乡的调节作用,笔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福建省12所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各一个班级的共669名幼儿(Mage=4.83,SD=0.8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以学前儿童掌握动机问卷、家长教育卷入问卷和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所有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幼儿掌握动机总分及各个维度显著高于乡村幼儿;2)城市家长教育卷入总分及各个维度显著高于乡村家长;3)幼儿年龄和家长教育卷入能够正向预测幼儿掌握动机;4)控制了幼儿年龄后,城乡在家长教育卷入与幼儿掌握动机之间起调节作用,城市家长的教育卷入对幼儿掌握动机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乡村家长的教育卷入对幼儿掌握动机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开展混龄游戏的起因、混龄游戏的类型、混龄游戏的参与者和混龄游戏的幼儿年龄跨度组合四个方面对农村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的现状进行总体分析、相关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研究。研究发现:70%的教师开展过混龄游戏;混龄游戏的类型以混龄角色游戏和混龄体育游戏为主;混龄游戏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与幼儿。④混龄游戏中的幼儿年龄组合以中大班和小中大班为主。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的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告状是儿童幼儿期的常见行为之一,影响着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本研究随机选取平潭H幼儿园31名大班幼儿(其中男孩16名,女孩15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告状行为开展为期1个月的观察,共收集116次有效目标行为。先阐述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概念及类型;再从幼儿性别、活动类型和行为类型对该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最后从幼儿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及幼儿园环境因素进行探讨,希望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戏剧活动注重幼儿体验与情感表达,是发展幼儿共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戏剧主题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大班幼儿共情能力的主要策略为:在戏剧内容与环境中识别共情内容,在戏剧游戏与体验中萌发情感共情,在戏剧创作和表演中深化共情行为。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贯穿一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养方式对幼儿有着重要影响。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大班幼儿这一群体入手,就当前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展开调查,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能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专制型、溺爱型以及忽视型教养方式则有反作用。基于此,笔者建议:父母们寻求教养的一致性,在保持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基础上平衡专制型教养方式、减少溺爱型教养方式、警惕忽视型教养方式,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情节是一个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元素,探寻大班幼儿诠释图画书情节的特点,可为成人指导幼儿图画书阅读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选用《鲸鱼》《青蛙参加晚宴》两本图画书为阅读工具,主要运用访谈法和作品分析法两种方法对台北市19名大班幼儿进行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完毕后使用CHILDES协助资料编码与整理,最后对资料从事件次序和事件经过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大班幼儿的诠释模式呈现“西瓜纹”样态;第二,大班幼儿的诠释注重外显行为;第三,大班幼儿的诠释饱含个人色彩;第四,大班幼儿以不同的方式诠释图画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据此,提出教育建议:第一,积极引导幼儿健全故事情节;第二,引导幼儿梳理故事逻辑;第三,给足幼儿思维材料,提供充足的表达时空;第四,提供给幼儿多种诠释方式,进行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8.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以Gardner对动机的分类为依据,抽取3B层次3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B层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以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为主,处于中等强度;成功英语学习者持有较强的融合型动机和内部动机,而不成功英语学习者有着更强的外部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女学生融合型动机强度高于男生。根据研究结果,对高职非英语专业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认知、情感和生理原因,幼儿行为偏离教师期望的事件常常发生。而不同性别教师的教育行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特征。研究选取三所幼儿园四个大班中的四名男幼儿教师和四名女幼儿教师对失范幼儿教育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行为类型及方式的分布、不同失范背景的教育行为、不同失范主题的教育行为三个方面对不同性别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性别教师对失范幼儿的教育行为特征,并提出思考建议,以优化教师面对幼儿此类事件时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倡导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有关同理心的问题受到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为探讨教育戏剧对大班幼儿同理心发 展的影响,以三明市一所幼儿园的50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契合同理心主题的绘本为素材,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的三 阶段戏剧活动,开展为期12周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教育戏剧能够有效促进大班幼儿同理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使用NVivo质性研究软件,以24名农村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不良言行、对劳动的偏见是影响幼儿劳动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易使儿童产生消极负面的劳动观。以此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内外力”相结合,使幼儿主动参与家庭劳动,采用积极言语塑造幼儿正向劳动认知,培养幼儿良好劳动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以幼儿语言发展理论和幼儿语言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运城市9所民办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观察、测验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大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幼儿语言教育现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该类幼儿园大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水平表现为:幼儿正确发音的比例较高,语句的完整性也较好,但在用词量、表意正确性方面所占比例较低,尤其缺乏词汇的融会贯通与词义的运用能力。2.该类幼儿园大班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不够;(2)教师之间对语言教育目标的认识不统一;(3)语言教育目标难以落实到位;(4)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匮乏,随意性大;(5)教学方法单一;(6)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多数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工具型动机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应做到课堂活动以讨论为主要形式 ;课外活动以阅读为主 ;课堂阅读教学侧重阅读技巧的培养 ,文化背景和写作技巧的讲解 ;阅读与讨论的内容强调实用与新颖有趣 ,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客观了解国内外幼儿攻击性行为近十年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以Web of Science(WOS)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文献检索来源,利用共词分析软件Bicomb2.0和数据统计软件SPSS22.0对2007-2018年国内外幼儿攻击性行为1250篇文献进行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时序、研究力量、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知识图谱等方面比较比较,发现我国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研究、幼儿社会化发展、攻击性行为表现及教师介入、幼儿个性化发展及干预方式四个主题领域,国外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攻击行为特征、幼儿攻击行为表现及影响、攻击行为发展趋势研究、幼儿攻击行为发展因素探究、控制及预防五个主题领域。  相似文献   

15.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游戏方式,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质量会影响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互动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并提出提升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同伴互动的技巧,以期提高幼儿同伴交往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班寄宿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以山东省寿光市四所寄宿幼儿园和两所非寄宿幼儿园共298 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寄宿幼儿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 异。男寄宿幼儿在同伴拒绝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寄宿幼儿,男女寄宿幼儿在同伴接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寄宿幼儿在自觉 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寄宿幼儿。寄宿幼儿的同伴接纳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 非常显著的高度正相关。寄宿幼儿的同伴拒绝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同伴接纳能够显 著正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同伴拒绝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Einstein和McDaniel(1990)的研究范式,以自制的动物房纸板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延时提取”方式下提示物对大班幼儿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时提取”在大班幼儿群体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前瞻记忆提取方式;“延时提取”方式下,大班幼儿事件性前瞻记忆成绩好于时间性前瞻记忆;提示物对大班幼儿前瞻记忆成绩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孤独症儿童会话发起和维持技能在不同会话情境中的表现特征,采用半结构对话任务评估法,比较孤独症儿童与词汇能力匹配的普通儿童在不同会话情境中的会话技能。结果表明,在角色扮演和主题会话情境中,孤独症儿童会话发起方式与普通儿童一致,均以言语发起为主,但发起数量显著落后;会话维持方式单一且维持数量显著落后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在会话中产生的中断类型主要为不能解释的回应和无回应,中断数量受到会话情境的影响;在会话中产生的非言语动作类型受到会话情境的影响,其非言语动作数量整体落后于普通儿童。  相似文献   

19.
基于TAM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就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模型,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给予实践证明,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态度主要由用户对微博的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决定;感知易用性由微博的发布内容要求是否简单、操作是否方便、是否支持多种方式登录等因素影响;感知有用性由感知易用性、记录与表达动机、信息获取动机、接近名人动机等因素影响,各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是信息获取动机、接近名人动机、记录与表达动机、感知易用性。  相似文献   

20.
深度学习有助于幼儿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着眼于幼儿未来发展的高质量的学习,需通过高素质教师的数学教学才能完成与实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数学游戏情境有益于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本文以大班幼儿《超市和银行》区域活动为例,在分析幼儿数学深度学习和教师数学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有:教师以深度指导的方式,让幼儿感知数字与生活的关系;撤换材料降低游戏难度,加强幼儿10以内运算能力;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引发同伴交往,继续挖掘数学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