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根叔     
苏文勋 《领导之友》2012,(10):37-38
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曾经是农民、是工人?如若是,那倒显得很亲切。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留美博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如若是,那倒显得很特别。他们都喊他"根叔",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一校之长?如若是,那倒显得怪怪的。初见"根叔"二字,是在网络上,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也有点儿不以为然。总觉得,和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猪坚强""楼脆脆""算(蒜)你狠""逗(豆)你玩"之类似的,在无奈的  相似文献   

2.
张维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好事企业不死一批不可能转型 9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晚间夜话中称,企业家总是想最简单的办法赚钱,可以炒房地产赚钱时,他绝不会下工夫做风险那么大的创新,只有没出路了才会。所以,中国要真正转型,不死一批企业不可能转型。如果中国的经济不掉下来,  相似文献   

3.
论命运     
冯友兰 《领导文萃》2013,(14):65-67
世上有许多所谓的"大哲学家"也谈命运,不过他们所谈的命运是指"先定",既有"先定",就有人要"先知"它,以便从中获利。例如预先知道某种物品将要涨价,就大量买进,便可赚钱;知道某种物品将要跌价,就去卖出,便不亏本。因此使得他们大发其财,无怪乎"大哲学家"们都生意兴隆了。  相似文献   

4.
有人总结说,放眼全球,当数犹太人最会赚钱;放眼中国,当数温州人最会赚钱.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仅仅"会赚钱"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本事,而如何"谋财"才是代表一个人的真正能耐. 在四川,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用超人的智慧在中国茶业界创造了多项奇迹,更用一颗平常之心,践行着中国企业家的财富梦想.他,就是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唐先洪.  相似文献   

5.
<正>王局长从领导岗位平稳地退了下来。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跟他共事的不少领导干部都先后倒台,他却屹立不倒,成为官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他当交通局副局长时,连续三任局长都"前腐后继"地蹲大牢去了,他却安然无恙。他平调到卫生局当副局长时,卫生局的几位班子成员东窗事发被双规,他又置身事外。后来他又调到建设局当副局长,貌似清廉似包公的局长被查出有作风问题,他又是安全过关。王局长后来被提拔到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当一把手,分管工程的副总指挥因受贿锒铛入狱,他却独善其身。每次都有人想拉他下水,或想把他搞掉,但都无奈找不到把柄。连纪委书记都曾半开玩笑地说他太精  相似文献   

6.
“新”倒爷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变,倒爷们尤其是官倒们一下子失去了一条赚钱的捷径,以前靠倒卖棉纱、钢材的都犹如倒了树的猢狲,各自另择门道。有与公安关系好的办了歌舞厅、夜总会、桑拿屋、电游室,有雅一点的办起了茶室、书店,资本雄厚的办起了酒店、公司。总之,昔日熙熙攘攘的倒爷世界如今已清冷许多。但在众多倒爷各奔前程时,也有坚守阵地的。"老倒"就是其中一个。"老倒"站在改革大潮的角落冷眼观察了几年,机会终于降临了。他看准当前各企业忙着改制的急迫心理,决定用"空手道"组建皮包公司,先将企业骗到手再转手进行倒卖。"老倒"应邀参加宏大集团董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是该集团5位董事。还有"老倒"的姐夫——本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  相似文献   

7.
<正>晁错,我们习惯于把他看成法家。司马迁和班固都说他"为人峭直刻深",但我以为,法家人物有他们自己的处世规则,他们往往有大仁大德,能大公无私,事情往往做得大模大样。不像儒家那样小恩小惠,小里小气。  相似文献   

8.
张曦文 《经理人》2014,(8):48-48
在王也看来,学音乐的人太艺术化,不知道怎么挣钱,他的目标就是把这帮不会赚钱的人聚集起来,帮他们挣钱。以音乐谋生,自己做公司的时候,要迁就,要妥协很多,要把音乐当作商品看。  相似文献   

9.
<正>近来,听到一些"权威人士"惊呼,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正在"急剧动荡",质疑中国"过度自信"与"强势",以致陷入"亚太困局"和"孤独大国的地位",外交上"处处被动"与"无所作为"。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沿着中国周边走一走,看一看到底是宽广的"阳关道",还是风雨交加的"独木桥"。东北亚,除了需要高度警惕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外,并不存在什么"急剧动荡"。日本右翼也许想放把火,但他们既没有能耐,又没有胆量敢把火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不俗的成就,就必须学会主动工作,自己找活干,将公司当成"家",将公司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工资"的地方。很多时候,要想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视,并非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而是你能自己主动地去做出成绩。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你不主动向前走,没有人会推着你走——更多的人只会想方设法拽你的后腿,希望你停滞不前或步履缓慢,始终走在他们后面。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明阳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的"富二代"不愿意接班,而是像国内大学生一样热衷于考公务员,他们的理想是"当官"。其实,"英雄莫问出身"。人们对富人子弟热衷做官,实在不必过于敏感,只要他们想做"好官",并且有能力做"好官",我们又何妨给予理解和支持呢?但我们还是得追问下"不差钱"的"煤二代"热衷做官的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合并效率不高、人际关系紧张及文化整合失败等问题.比如被兼并企业常常认为自己是"输家",而兼并企业则认为自己是"赢家",他们同床异梦、相互设防,大大增加了企业合并的成本;又如内地一些企业被沿海企业兼并后,职工中常常自发产生对抗与不屑的消极情绪,一些职工甚至将已有的经验、技术和好的建议隐瞒起来,不愿贡献给新公司.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有人在街头随机采访,问道:"你印象中的鲁迅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回答真可谓五花八门.这倒应了那句俗话:一千个人的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鲁迅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就在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曾面临着被尊崇、被误读、被赞美、被诅咒的命运.特别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他的推崇和神化,垄断了几乎所有传播方式对他的想象和描述.然而,随着意识形态逐渐淡化,近年来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新情况,有些热衷于颠覆历史结论、终结历史人物的"扒粪者",喜欢做惊人之论,"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的发现或发明,不仅给了我们足够多的信息,也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混乱.  相似文献   

14.
肖竞 《决策》2012,(4):20-21
品牌运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中国葡萄酒市场,无人不谈品牌运营,无人不知品牌运营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坚持品牌运营的酒商又有几家? 安徽戈斯曼国际酒业公司,正悄悄坚持着"品牌运营"的脚步,他们一如既往地将进口葡萄酒进行中国式的营销和推广.时隔一年,新食品葡萄酒评论家记者又见到其副总经理吕家杰,和他一起重聊这个话题. 时过境迁,身初不同阶段,对"品牌运营"概念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15.
传授失败     
<正>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小伙子不找工作了,他把自己每次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来,开了个应聘工作培训公司,用自己失败的经历去警惕别人,帮助别人成功的找到工作,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的事业。这令人想起"渔王"教儿子捕鱼的故事。经验丰富的"渔王",手把手精心调教出来的儿子,捕鱼技巧却怎么也比不上普通渔民的儿子,智者告诉苦闷的"渔王",你只传授了他们你的经验、技术,却没有传授他们失  相似文献   

16.
<正>一、国有企业的舆论困境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有这样的论述:不独中国,世界各国对于国有企业的看法,可以叫做"在批评和抱怨中前进"。第一是"批评",国有企业在全世界几乎都永远受到批评:不赚钱以至亏损的时候批评它经营不善,缺乏效率;赚了钱甚至赚很多,批评它是"与民争利",或者是国家输送利益。如果它要做大,批评它是垄断;如果它做不大,批评说国有企业没有竞争力。总之,国有企业总是受到各种批评,导致其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和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杰出沟通技巧的语言大师。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又重新回到了红军领导的岗位上。一次,他在一条河的河滩上组织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上,他形象地将王明、李德的军事路线比喻为"叫花子打狗",并非常风趣地说道:"我们有些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打又不打,走又不走,这就好比叫花子  相似文献   

18.
"问题学生"从某个角度讲是"弱势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违纪、"倒蛋",得不到家庭"呵护",甚至被家庭"遗弃"。在班集体,他们是"三等公民",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享受不到相互尊重的平等权利。在有些教师眼里他们是老师的"对头"、"累赘"。他们的行为令家庭人伤脑筋,令学校老师、同学厌恶。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不用任何抵押,穷人也能贷款;没有一点儿利息,乞丐也能借钱.这在我们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却被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办成了.他所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以小额贷款业务使639万人脱贫,他被誉为"穷人的银行家".200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他和他的银行.  相似文献   

20.
宽容的妙处     
乔治·罗纳曾在维也纳当过多年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到瑞典,变得一文不名,急切地需要一份工作。他能说能写几国语言,于是给很多进出口公司写信,希望能找到一份秘书工作。但是,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拒绝了他,因为正在打仗,他们不需要这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在这些回复信中,有一封信这样写道“:你完全不了解我们的生意。你又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需要,也不会请你这样一个连瑞典文也写不好,而且信里全是错字的人。”乔治·罗纳看到这封信后,气得发疯。他也写了一封信,想回击那个人。但他冷静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