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2003年起在全国14个省陆续展开的集体林权改革,极大地激励了农户经营林地的积极性。但近年来农户林业再投入意愿有所下降。基于福建省7个样本县商品林种植农户的微观抽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深入分析了村域环境、家庭禀赋对农户林业再投入意愿以及再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再投入意愿中,林地流转价格、木材市场价格、本村是否有木材收购商、是否在林业相关部门任职以及村林地面积对农户再投入意愿有显著影响;家庭年送礼金额对其有正向显著影响,户主年龄、户主是否有干部经历对农户是否愿意增加林地投入有负向显著影响。在再投入强度中,本村是否有木材收购商、本村到县城距离对再投入强度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户主是否有干部经历、户主是否有经商经历、家庭年送礼金额、是否有林权证以及流入林地占比对再投入强度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农户角度出发,基于辽宁、福建、江西、湖南、陕西、甘肃和云南7个省份3500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探究农户参与森林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林地面积、商品林面积比例、是否知道政策性森林保险、是否参加过森林保险、家庭林业生产经营总支出、家庭林业总收入、户主是否参加过林业培训7个变量是影响农户参与森林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并提出加大森林保险宣传力度、提高林业收益、促进商品林发展、对固定特征农户进行重点推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福建三明宁化县116户林改户的实地调研问卷,探讨了该区集体林林改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林改户参与森林经营意愿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愿意参与后续森林经营的比例高于不愿意的比例;而在影响农户后续森林经营意愿的诸因素中,林业收入预期会增加、林地分配是否合理、打工收入是否为家庭主要收入、家庭人口数、有无环保意识是影响农户后续造林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SPSS软件和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揭示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入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受经营目标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的影响最大,同时,受户主的主要职业、家庭的收入来源、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对经营环境的认知等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江西宜春243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有偿林业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有偿林业技术需求意愿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经营历史、林业经营资金获得难易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对林业政策稳定性的评价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在家劳动力人数呈显著负相关。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四川省农户为例,利用Logit模型对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调查户主的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省丹东、本溪、葫芦岛、朝阳、抚顺五市(县)10镇21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利用模型对林权改革后影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因素按照有无林业生产经营收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数量占家庭人口比重、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林地地块数、采伐指标申请难易程度、是否知道林权交易市场和是否了解林产品价格共六个因素对于以上两类林地流转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加大林地流转制度相关立法,规范林地流转行为;利用资源发展绿色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林区综合产业开发;开展多种森林经营技术培训,提高林户从事森林管护经营水平;加大林业改革的力度,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林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模型,对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受到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补偿政策的认知等变量的共同影响;受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林业种植培训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正向影响;受访农户的性别、年龄、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非劳动力占人口的比重等因素对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有负向影响;受访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否应该得到补偿、现行政策是否会影响家庭的林业收入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了改善农户对森林补偿支付意愿的建议:提高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农户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加大以森林为主体的村集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林农种植能源树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机理,基于福建省建宁县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林农种植能源树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地面积、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能源林建设预期对林农种植能源树种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林地面积越大、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越低、能源林建设预期更乐观的条件下,林农的种植意愿转化成种植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种苗和种植培训等措施来降低林农参与的风险,稳定林农的收入预期,以此创造激励林农种植能源树种的政策环境,提升林农的种植意愿。  相似文献   

10.
以秦岭地区森林景区周边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324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利用Probit、T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经营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是否有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生态旅游是否提升当地知名度以及农户家庭的地缘和血缘关系特征对农户生态旅游经营意愿和经营投入有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对生态旅游是否减少外出打工人数的认知正向显著促进其经营意愿,对经营投入无显著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引导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