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袁忠 《探求》2018,(6):104-107
传统的"新闻无学"这一命题是从新闻的写作规范、编辑方法等技术层面来看的,而上升到社会人生人性的体验和人文学科的内涵传播这一角度,新闻学是有学科体系、学术意蕴、学问素养的。从新闻理论看新闻有"学";从新闻教育看新闻有"学";从新闻从业者看新闻有"学"。传播活动也同样是需要深厚的人文性、学术性、思想性来支撑的,《读书无新闻》就是这样的例子。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业者应具备广博学识和坚实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论冰心新时期以来的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心从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到现在,已勤奋写作了近80年,这样的持恒和毅力令人敬佩。新时期以来,她以“生命从八十岁开始”的信心,创作了大量作品,就散文而言,有自传散文、哲理散文、梦思散文、随笔散文、杂感散文,就小说而言,有抒情小说、问题小说,形成了一个十分美丽灿烂的晚年创作景观。一、全力写知识分子题材全力写知识分子题材,这是评论冰心晚年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基本出发点。她一生都生活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是她扎根的土壤、“血统”的源头,从童年起,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始终滋润着、陶冶着她的心灵,她的生活与…  相似文献   

3.
据意大利《信使报》报道,意大利哲学界围绕着意大利哲学家卢乔·科莱蒂(科莱蒂曾于1950年加入意共,1964年退出意共.——译者)提出的"无矛盾哲学原理",爆发了一场延续多年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一扫几年前意大利哲学界的沉闷空气,同时轰动了西方哲学界,成为意大利的一大新闻.所谓"无矛盾原理",是科莱蒂提出来的.科莱蒂是近几年来英、美、法、意等西方国家中出现的"新左翼"流派在意大利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崇拜康德哲学,认为康德要  相似文献   

4.
郭弘 《社科纵横》2008,23(9):94-96
<捣衣>诗是离乱之世的戍妇一曲吟魄与离魂的悲秋之音,作者杜甫以"意致凄然,妙在含蓄"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淡而有味"的艺术境界,散发出凄婉动人的悲剧美,传达出作者哀婉深蕴的人生唱叹,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5.
因为选编<20世纪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又重新考虑了有关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一些问题.对此,我原在<文学评论>已写过<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见1997年2期)一文;现在旧题重作,感到还是有些未说的"新话"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6.
侯煜  杨恒 《社科纵横》2010,25(11):134-136
舆论需要引导,加强舆论引导,使表达趋于理性,让舆论呈现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公正的一面,就非常必要。媒体是舆论的旗舰,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在信息化时代,评论日益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强劲引擎。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必须坚持三个原则:新闻评论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说话;新闻评论必须具有思想性;新闻评论必须适合于大众阅读。  相似文献   

7.
张锦文 《社科纵横》2012,(3):129-130
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指写作方法上的不同,前者注重情趣性,后者注重思想性。但是精彩的新闻往往在写作中"软"、"硬"穿插,硬中有软,软中带硬,以此增强作品的思想性与可读性。在新闻写作中做到"软"与"硬"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重视新闻表现形式、以情动人、通俗化、新闻标题制作、精简等等手段获得。  相似文献   

8.
刘伟 《江右论坛》2007,8(4):39-40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也是业内同人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它是新时期报纸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 然而,新闻策划这个新时期新闻运作的"宠儿",若宠过了头,宠变了形,就成为"炒作".以致不少正常策划也经常遇到人们的置疑:又是炒作本来,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并非泾渭分明,有时相差也就一步之间.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有一些相互冲突着的社会现象和权利要求,法治的任务就在于寻找解决这些相互冲突着的现象的办法和各种冲突着的权利之间的平衡点.信息公开、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就是一个需要我们对此予以高度关注的冲突现象和法律问题.以目前普遍存在的新闻采访中的"暗拍"现象为案例,对证据规则、言论自由、新闻自由诸问题加以分析,可能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造假"古墓"     
李彦军,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二十多年,因为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这几年找他"掌眼"的人特别多.所谓掌眼,就是让他看看藏品是真是假.前不久,一位四川收藏者表示,愿出高价请他掌眼,并寄来了自己藏品的一摞彩色照片.可李彦军一打眼儿(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坏了".  相似文献   

11.
吴闿生是桐城派末期最重要的传人之一,其所编《古文范》是现存桐城派文章选本中评点详赡、理论价值很高的一部,选评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思想:内容方面,重视文章中至性至情的自然流露,推阐古人文章中的民主共和思想;章法方面,全面评析了文章起首、转接、提顿、收束等驭文之术;风格方面,崇尚含蓄蕴藉和雄奇恣肆两种文风。此选既能对桐城派文章理论进行总结与发扬,又能结合时代新知对古代文章精义予以新的阐发,在桐城派文章选本编纂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邵之茜 《唐都学刊》2002,18(1):35-38
汉赋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文体特征来看 ,都表现迥然有异于其他文学的独特风貌。其文化源头决不是单一的 ,是在先秦文学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庄子》艺术精神对汉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铺陈的手法和语言风格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孟伟 《唐都学刊》2006,22(1):109-111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诗人,向来研究者者对其诗论关注较多,而对于作为其文学批评一部分的散文文论却鲜有论及,其实在《沈归愚诗文全集》中,《文钞》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沈德潜在散文文论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论主张,“文之与道为一”是他论文的理想和最高标准。他认为文章立“道”为根本后才能讲求章法技巧,“才”、“情”、“养”、“气”是文章写作的关键因素,应加强学养,做到醇雅。他的散文文论与其师叶燮有着承传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董芬芬 《阅江学刊》2009,(3):131-135
《周礼》太祝“六祝”中的策祝多为远罪疾的祈祷,因事出突然、情况特殊,必须举行特别的祈祷祭祀,祝文也应书于简策。《左传》所载荀偃《祷河》和蒯聩《战祷》皆是春秋策祝的代表之作。策祝针对性极强,一事一祝,没有形成常规祝词的陈词滥调,大多采用散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田刚 《唐都学刊》2001,17(3):83-86
朱鸿是新时期文学中有着重要影响的青年散文作家。对人及其命运的关切是朱鸿散文创作的灵魂,而且,这种关切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现代感。真率自然的倾诉是其散文的基本表现形态,这使其散文成了作家的心灵史和思想史。由此,朱鸿建立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话语世界。这是其散文艺术在当代文学中独出一格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魏玉川 《唐都学刊》2002,18(1):104-106
在叙事文本中 ,“照应”的写作方法具有“双质同构”的美学特性 ,一方面具有结构文章的意义 ,另一方面还具有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意趣 ,有着美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韩鲁华 《唐都学刊》2001,17(3):79-82
贾平凹的价值,在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走出一条意象世界建构的路子。《怀念狼》作为这种探索,又有了新突破。这一突破,主要表现在以实写虚,体无思有,以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来烛照形而下的具象世界,进而达到意象的完美建构。并且,将故事本身作为意象创造,使作品的意象建构更为混沌、茫然,内涵也更加浑厚。  相似文献   

18.
张娟 《求是学刊》2012,39(3):132-136
“地母精神”最早由张爱玲提出.所谓“地母精神”,即肯定女性生存繁衍价值、对凡俗人生的投入与物质理性.王安忆不但在散文中明确表达她对地母精神的认同,而且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地母精神”.这种“重女抑男”的地母精神与现代市民价值观中以人为本、生本位、物质理性的价值取向紧密相连,是现代都市发展的产物.“地母精神”是对传统家国叙事的反拨,体现了日常现代性的追求,但其并不能并入任何女性主义的流派,而是超越了性别对立的一种女性观、民间观和创作观.  相似文献   

19.
吕玉华 《唐都学刊》2013,29(5):110-115
文与道的关系几乎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文以载道”成为普遍应用的思维模式。小说理论以散文理论为母体,既借鉴其概念术语,又移植其观念模式。散文理论的文以载道模式也影响到小说理论,并成为小说理论的核心理念。散文理论文以载道模式的着重点是道,而小说理论文以载道的关注重点却是文,将儒家道德伦理观念之“道”泛化为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思想观念。借助这种模式,“文”假“道”威,提升通俗小说的社会地位。持此论调的小说理论家们对小说独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规律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20.
郑明璋 《唐都学刊》2005,21(3):94-9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的文学观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其一,坚持汉学正统观念,恪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平淡中和的诗教和美刺传统。其二,知人论世、考镜源流、文品如人品的评价方式。其三,注重形象性,反对征实,反对臆测,主张顾及全篇。其四,主理尚用,有补于世,服务于现实政治。其五,史家视角,文史兼备,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