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一个政权执政的绩效、社会意识、政治统治的有效性及三者的良性互动是政权长期执政的的合法性基础。由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面临新的考验,党维护执政地位必须巩固经济基础、拓展政治基础,夯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
合法性是政治和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个政党要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首先要有合法性基础.执政为民是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和要求,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夯实合法性基础必然要求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践行执政为民,而合法性基础的稳固也会进一步促进执政为民的顺利展开,满足民众的价值需求,执政为民与政治合法性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使政治系统更加稳固与高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流变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关系政权和政治秩序的稳定,是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合法性资源则是可以证明政治系统统治合法性的有形的物质利益或无形的价值符号。随着政治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变迁的加快,中国共产党的传统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发生巨大变迁,带来潜在的执政合法性危机。必须从多个角度维护和重构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4.
政治合法性关系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与政治秩序的安定.十月革命后,列宁十分重视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建构.在他看来,共产党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意识形态基础,在民主的基础上建构政治制度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构绩效基础,才能巩固和夯实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执政的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历史绩效使其获得了坚实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在长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不断得到巩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获得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党的利益体现在党的政治利益上,党的政治利益的价值取向是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领导与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党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形成的,新时期,党掌握国家政权要获得现实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节流与开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是与政治合法性紧密联系的,党的执政能力其实也是汲取政治合法性资源的能力.现阶段党的执政资源主要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防止传统执政资源的流失,更要注意新生资源的开拓,在执政资源的再生与开拓中,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政治合法性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中轴范畴。政治合法性一般在价值和事实上,社会大众对政治秩序和政治体系的认可、同意和服从;在执政党建设中,就是追求社会大众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理性认同。执政党增强合法性基础,不仅能增强执政党对民众的政治动员力,而且有助于推进政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中共执政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顺应执政合法性问题对党提出的时代诉求,是中共强化执政合法性的系统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合理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执政合法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它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拓展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国良  鲁雷 《理论界》2007,(8):66-67
合法性是民众对现存政治系统的基于内心自愿的认同和支持的能力和特性。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当前,我国由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如何巩固执政基础,我们党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题,它对于整合我党执政的旧的合法性基础和开拓执政的新的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论题的提出成为我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0.
政治合法性源于社会民众的认同、支持和忠诚.共产党以高度的民族觉悟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正确制定获得中华民族的认同,以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等民主探索、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战争贡献等,赢得民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并使共产党突破"解放区"、"根据地"的局限,走上了世界政治舞台.抗战时期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建树,对于现时代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巩固和拓展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先敏 《学术论坛》2006,(11):69-72
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蓬勃兴起,使党、国家与社会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执政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在公民社会的视野下,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既来自于与社会的合理分权和合作,也有赖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树立治理和“善治”的执政理念,提高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及党融入并主导公民社会,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意识形态合法性资源、绩效合法性资源、法理型合法性资源的开发,获得了苏区群众的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党在中华苏维埃时期开发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实践,对于今天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执政合法性本质上是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现代化变迁和政党转型,要求我党必须及时地、合乎逻辑地回应现代社会关于"合法性"的追问,深化对执政合法性的时代认知,实施新一轮合法性资源的调整与重构工程,不断巩固和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执政合法性指涉的是政治权力得到人民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的程度.一个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会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流失和增减,中国革命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稳固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随着建国后历史方位的变迁,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逐渐建立在经济绩效和政治、社会公平之上.它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增强政治合法性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增强党的政治合法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执政党正确认识、理性应对党的执政合法性及其可能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执政基础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赖以掌握政权、巩固政权、保证执政有效和成功所必备的根本条件和前提。是否有稳固的执政基础,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保持执政地位的决定因素。巩固执政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防范执政风险的根本举措,其路径主要有:切实改善民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进一步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体制机制,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7.
重塑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旭斌 《江淮论坛》2004,1(1):71-76
合法性概念经历了从韦伯的经验主义到哈贝马斯的重建性合法性理论的思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不同时期诉求于不同合法性基础。党现时的合法性基础已经面临巨大危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构制度合法性基础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权力体制民主化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党的执政合法性的维护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党的执政合法性是关系我党命运的根本问题,邓小平为维护党的执政合法性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立党执政合法性的理念基础;以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党的执政绩效,确立党执政合法性的现实基础。邓小平对执政合法性的维护实践给了我们许多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面临的挑战及其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政党不断寻求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律。社会转型时期,现代性因素对执政党传统合法性的资源和基础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分析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政绩和制度规范三个方面提出了重构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以其高度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新阶段的政绩困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造就的执政地位合法性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本身具有短暂性和流变性等局限,加上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面临着巨大挑战.鉴于此,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合法性多元基础,加强"包容性"政党建设,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