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境污染的公共品属性和产品剩余价值创造的激励特征导致了企业环境行为的消极性和迎合性,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企业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水平成为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积极性的核心要素。选取2016—2019年中国五大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产权性质、公司治理角度探究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行为有明显的产权性质差异,国有企业相比于民营企业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企业环境行为;董事会规模、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环境行为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兼任与企业环境行为显著负相关,同时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因素的基础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民营企业环境行为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2010-2015年234家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探讨了股权激励模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与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相比,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更显著,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代理成本在股票期权激励模式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股权集中度会弱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对过度投资的抑制效果;同时也会弱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强度。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与非效率投资及公司治理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严重,且总体表现为投资不足;控股大股东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第二大股东能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但也进一步导致投资不足;股权集中度与非效率投资呈正向关系;董事长与经理人合谋会导致非效率投资,而相互监督则能抑制非效率投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易产生非效率投资;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会使上市公司加大投资,抑制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的宏观环境,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日益成为企业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因素,高管激励制度的完善也必然成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关键变量之一。在公司治理研究领域,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一直是不同学者和实践层面的热点问题。基于2013—2018年41家上市金融机构相关数据,通过选取高管薪酬和持股比例作为高管激励的衡量指标、引入股权集中度作为调节变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能力呈"U"型关系;在高管持股比例较小的情况下,高管薪酬激励会加剧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且股权集中度的调节效应使得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该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优化高管激励机制、发挥高管激励作用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绩效激励创新,约束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留住人才,稳定企业员工队伍。我国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时面临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市场存在弱有效性、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法律法规限制等障碍。为更好地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财务会计、税收、薪酬管理制度,借助股权激励优势更好地实现企业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联合。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其有效实施能够充分发挥股东和员工的工作潜能,促进企业发展与股东价值的双向增值。如何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对健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的良性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总体上负债不仅会抑制低成长企业的投资支出,同时也会对高成长企业的投资产生约束。为了加深认识负债对投资的影响机制,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样本划分的基础,进一步重点研究了不同股权结构下负债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低成长企业中,如果股权比较分散,负债会抑制经理的过度投资,而若股权高度集中,负债一方面会导致股东过度投资,而另一方面又对过度投资产生治理作用,并且治理效应大于过度投资效应;在高成长企业中,如果股权比较分散,负债与投资不相关,而若股权高度集中,负债将引致企业投资不足。结论不仅支持了负债代理理论,而且为负债治理效应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和公司治理问题,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小企业的现存问题和私募股权投资影响公司治理的路径,提出优化股权结构、规范激励制度和完善决策机制等对策,促使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不断改善,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管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在市场机制不太健全的环境下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文章立足制度嵌入的视角对高管政治关系影响民营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认为制度环境是民营企业内影响、促进高管政治关系发展的关键和主导变量,高管政治关系以企业行为(企业融资行为、企业纳税行为、企业成长行为等)为中介作用于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中国的股权激励应不应该搞的问题已经不存在,而是在推进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股权激励之路,使得这项制度能够真正推动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改制中,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让投资者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企业制度改革进程中,股权激励作为减少代理问题、抑制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日益引发各界关注。本文以2006-2014年股改后期我国 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现金流风险的影响效应和路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抑制管理者利用企业现金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企业的现金流风险,随着股权激励累积强度超过某一临界点后,管理者这一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效应将消退,本文提供了股权激励实施“壕沟效应”的支持性经验证据。同时,在产权性质因素的作用下,民营企业相较于国有企业而言,其股权激励的实施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