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真总结了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比较关注,然而于西部偏远地区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的关注较少。文章以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贫困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心理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角色转换带来的适应阻碍;地方高校特点造成的自卑感;学习紧张造成的焦虑心理;交际困难造成的忧虑心态;择业压力造成的恐慌状态;情感受挫造成的心理苦闷.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家庭、社会、学校都应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在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今天,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贫困大学生对于理想职业的期盼和选择职业的标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内外因素,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嬗变,探讨这种变化对于贫困大学生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提出合适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苏锡常五所高校1145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影响该地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有五个,即地区因素、工资因素、职业发展因素、所有制因素、职业认知因素.大学生的就业知识和接受就业指导的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因就业而出现了心理问题.苏南地区大学生既有创业热情又不乏理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由于家庭经济、社会关系、自身素质等因素变得尤为突出.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思考探索解决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就业障碍,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的择业动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择业观念的形成又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大学思想教育体系和个人因素聚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和社会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端正其择业动机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引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情感、贫困、网瘾和就业。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造成了不少严重的后果和影响,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点和重要教育课题。高校应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矛盾心理、焦虑心理、挫折心理和自卑心理等,这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顺利择业,而且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大学毕业生要从树立正确择业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科学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控,努力培养健康择业心理,从而实现顺利择业。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分析:自我知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学者从多学科、多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一定分析.对大学生个体择业行为的考察应作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点之一.从自我知觉层面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分析与阐述,认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结果期待与个人目标是导致他们择业行为不当的重要个人因素,并从学生自身、高校和学生家庭等三方面提出了改善大学生择业质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