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隋与高句丽的和战关系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和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文帝建国以后,着力构建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对高句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从起初的怀柔远人、积极防御,到后来与高句丽的初次交锋而又止,经历了从"和"到"战"再到"和"的微妙转变。经过隋文帝的努力,其封建统治可谓如日中天。但是,隋炀帝为扩大这一成果,最终对高句丽诉诸武力,因此导致隋朝衰亡。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文献记录对朱蒙神话与布库里雍顺神话进行了比较,着重考察两个不同民族的建国神话的母系形象、父系形象以及始祖形象体系,试图探索朝鲜和满族的建国神话中出现的诸神的形象及意义.如果说朱蒙神话具有天父水母的血统,布库里雍顺神话具有天父天母或者水父天母的血统.其血统无论属于天神界还是水神界,都是古代崇拜天神或者崇拜水神的民族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好太王碑》有高句丽建国祖先邹牟王“黄龙负升天”的记述,作者从汉代黄龙现象的分析入手,结合史书对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记述,对其中“黄龙”之所指进行了探讨.认为“黄龙”很有可能是指代汉朝及其郡县地方势力,“黄龙负升天”是对邹牟王被王莽东域将严尤诱杀的另类表述.  相似文献   

4.
我们探讨任何社会制度,首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为注意的是基于这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分析所存在的各个阶级,从而断定其社会制度的性质。高句丽建国前后,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使用铁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在这样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的生产关系,是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农奴向领主缴纳“赋税”,实际上是实物地租。这是我们判断高句丽社会性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统治者对北部靺鞨的数次征服,纳入进渤海国的北部靺鞨人。这三个阶段融入渤海的靺鞨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归宿,由此决定了初期参与建国的南部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等民族形成了族群意义上的渤海人,而后纳入其境的北部靺鞨人因风俗文化的极大反差,及心理认同的巨大差异,最终未完全融入渤海族人之列,成为渤海国北境的被统治民族,只能被称为渤海国人。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探讨天鹅处女型故事类型为何被布里亚特蒙古人当作族源传说的原因。文章认为人与动物婚配的异类婚故事在一些民族中被提升为建国神话或族源传说,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故事类型满足了建国神话和族源传说叙述模式的需要。而包括布里亚特蒙古人在内的北方古代民族的萨满教可以将异类婚故事中的动物配偶纳入到自己的神灵体系当中,从而在部落祖先和天神之间建立血缘纽带。  相似文献   

7.
檀君神话是韩国的建国神话,天帝之子桓雄带三个天符印来到人间。韩国学界与国际学界一般认为三个天符印是三个神器,这是解读檀君神话的基本点。但天符印和神器并不是同一之物,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三个天符印是源于佛教的外五明,那么这一因素不是神话的原始因素,而应当是神话发展中形成的衍生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小兽林王尽管在位时间仅有十三年,但在引进佛教,建立太学,颁布律令等方面着力较大,对高句丽的思想教育、文化制度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从其与大“朱留王”大武神王对称为小“朱留王”可知,其在高句丽历史中卓越超凡的政治才能和影响,而“小解朱留王”的王号对于解开高句丽王号与王姓的谜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政权构建是以五部为基础的,即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五部共同组成了早期高句丽地方统治的国家形态。随着高句丽政权构建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对外的征伐、领土的扩张,五部制度逐渐成为阻碍统治者对于加强国家权力管控的掣肘,为了适应国家政权发展的需要,高句丽逐渐形成了新的地方官系统,在五部控制的地区外设立地方官。由此,形成了高句丽独特的五部与地方官并行的行政建制。伴随着高句丽早、中、晚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治特点。高句丽发展的每个阶段,五部与地方官制都表现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泉男生在高句丽末期的历史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盖苏文的继承者,权倾一时,其因内讧投唐,从而催化了高句丽的灭亡。同时,泉男生本人也成为高句丽灭亡前后移民唐朝内地的高句丽人的代表,并且在唐期间以自己的方式为唐朝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治国理念,在中国封建社会起着主导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宣扬内圣外王之道。推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排斥以力服人的霸道。其治国方略是威德并施,礼法并重,选贤任能,以建立稳定强盛的社会。儒家的许多至理名言,对于当今以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金源郡王神道碑这一制度和金世宗为开国功臣敕建神道碑的历史事实来对金代历史文化进行解读,指出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块金源郡王神道碑均敕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神道碑体现了金人对金源郡王爵号的崇敬,表达了大定时期国家对社会文化的政策导向,同时也折射了大定时期社会文化政策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3.
运用诺斯罗普·弗莱的神话演变理论对亨利·詹姆斯的中期作品《悲惨的缪斯》进行了探讨,发现其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单一神话的演变过程相吻合,《悲惨的缪斯》中神话与唯美主义的完美结合体现了詹姆斯对唯美主义的探索,这是詹姆斯在文学创作上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斗争,源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初心使命、政治品格,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源头的最新概括和提炼,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表现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践行精神、"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斗争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无私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先进性、实践性、革命性、政治性等鲜明特征。伟大建党精神对真理的追求与理想的坚守,表现持续的先进性;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发展,体现鲜明的实践性;伟大建党精神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彰显彻底的革命性;伟大建党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突出的政治性。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育人的精神武器、强党的精神之源、强国的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发展阶段,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与理想之真、初心与使命之善、品格与德性之美,是新时代育人的精神武器;伟大建党精神让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不变质、永不变色、永不变味,是强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为救国、兴国、富国提供精神支撑,是强国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应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立足点,从认知上坚定理想信念;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连接点,从情感上促进爱党爱民;以"不畏牺牲、勇于斗争"为着力点,从意志上锤炼风骨品质;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落脚点,从行动上强化使命担当;知、情、意、行协同发力,真正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5.
姜子牙(吕尚)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生于吕川(今山西霍县),迁居于古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井儿村)。他在遇西伯昌以前曾垂钓于古陈仓磻溪(今陕西宝鸡县南秦岭山麓伐鱼河谷地),磻溪遂成为3700年来人们仰慕的圣地,也是古今人赋诗撰的旅游胜地。他助周灭商后被武王封于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开创了继承周化的齐国。其后裔子孙分布于齐、陈仓等地,形成吕、姜、尚、井、章、邱、丘、柴、高、卢、浦、骆及桓等姓家族,为中华古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宝鸡县作为姜子牙的发迹与其后裔封国地,在历史与现实中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魏书》对什翼犍的死期、死地与北魏道武帝建国前踪迹的记载上,其可信性不能不受到怀疑。细究南北朝史籍的相关记载,看似存在矛盾,但能发现巧合之处,而且南朝史籍能够补充北朝史籍缺少的部分内容。据此可推知:拓跋代国灭亡之后到道武帝九年(386年)回独孤部为止,道武帝并没有生活在代国旧地。  相似文献   

17.
文学人类学于20世纪初乘西学东渐之风登陆中国,至今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复兴。中国百余年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有一条一以贯之的线索,那就是致力于文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即用西方的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文学中的具体问题,并构建出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18.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众神之中的英雄,他的独特在于他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惜违抗天命,与宙斯作对,受尽折磨但终生不悔.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学家们在各自的作品中再现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大力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坚韧不拔、英勇不屈的精神.与此同时,他们还赋予了普罗米修斯新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借古谕今,表达了他们对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的不同思考和各自寻求解决的方式,使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故事得以流传至今而长盛不衰,后人从中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地区发展不平衡会阻碍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我国经济发展优先次序选择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综述了经济发展优先次序的不同理论,对我国5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次序做出了一个大体评价。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家族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平均寿命很短,迫切需要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指导。本文拟从家族企业文化构建角度探讨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对家族企业文化的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家族企业文化构建应树立长期培育的科学理念,优秀的家族企业文化应与企业多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远景一致,家族企业文化构建应突出个性特征,家族企业文化构建应寻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