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北京西城区的一社区,孙毅将军为社区干的好事可不少:周边的学校,他经常去讲革命传统课;邻居们有需要帮助的事儿,孙毅出车出力;就连社区每年要出售的冬储大白菜,孙将军也腾出自己家的小院堆放。  相似文献   

2.
李明保  李年发 《老友》2012,(12):24-24
我今年79岁,出生于江西九江。1950年我17岁那年参了军,1956年被选调到中央警卫团给毛主席当警卫战士,1958年转业回到九江。当年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日子。记得是1956年初的时候,前来选调中央警卫团战士的北京首长在调查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对我说:"上级  相似文献   

3.
1942年我14岁时在河北省漳河县公安队参军入伍。1946年,为了确保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安全,军委决定从各地抽调一部分出身好、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的骨干,以加强保卫力量。我荣幸入选,先在刘伯承警卫团特务连工作了一段时间,1947年到西柏坡任朱总司令警卫排三班班长。七届二中全会时,我担任手枪连的班长。1949年4月,毛主席住进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后,手枪连改为内卫一连,负责毛主席的警卫,直到1954年因工作需要离开中南海,我在毛主席等中央首长身边工作学习了八年。回忆起在毛主席身边的日日夜夜,至今仍历历在目。[1]毛主席十分关心我们警卫战士的生活,他常于百忙之中到我们一连食堂了解战士生活情况。1951年的一天,主席看到战士们四人共用一  相似文献   

4.
张治宇 《中华魂》2008,(2):23-24
1992年5月14日,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聂荣臻与世长辞,这令88岁的孙毅中将万分悲痛。作为聂荣臻元帅的老部下,他们自1935年相识,在57载的革命和建设征途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依着聂帅的话是"相处已久,相知亦深"。本文记述的便是发生在聂荣臻元帅与孙毅中将之间的几件小事。  相似文献   

5.
韦杰将军是我的老上级。抗日战争中,我曾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多年,受到很多教益,对我参加革命后逐渐走向成熟和健康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将军戎马一生,从一个普通战士到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6.
忆赵力之     
赵力之副省长是我非常敬重的老领导,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期间,有幸在他身边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那是1981年春节前夕,一天下午,赵省长告诉我:"你安排一下,过了初一,我们下基层去慰问老区群众。"我问:"去哪里?"他说:"去平遥太谷一带,抗战时期我在那地方工作过,过节啦,去看看乡亲们。"还特别叮嘱我不要给下边打  相似文献   

7.
袋鼠与金子     
一只老袋鼠带着它的孩子出远门,当它走累了,放下孩子休息时,发现身边有一堆金子。老袋鼠看了看金灿灿的金子,仍然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袋里。路边的小草对袋鼠说: "你为什么不用你的鼠袋装上满满一袋金子?" "不,"袋鼠说,"我还是要我的孩子。在母亲的心中,失去了亲人,金子也一钱不值。"  相似文献   

8.
在1996年我退居二线后,组织上就要我组建县老体协党政群分会并任主席一职,工作了四五年后,又经县委批准,我担任了县老体协副主席和县钓协副主席。这样,我就成了身兼三职的"大忙人"了,真可谓"最喜夕阳无限美,人生难得老来忙"。当然,这种忙碌的生活我始终遵循适度、量力而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易俭如 《老友》2014,(6):6-8
正一幅幅傲霜斗雪的墨竹画,栩栩如生,潇洒动人。轰动画坛、风靡一时的《将军竹》是贺晋年老将军挂甲后的艺术奇迹,也是他多彩人生的写照。高风亮节《将军竹》"壁上风来声簇簇,数竿潇洒遗尘俗;多能真见贺公才,自是胸中有成竹。"这是赵朴初先生为贺晋年题的诗,从中便能领略老将军墨竹画浓郁的特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贺晋年的《将军竹》多次现身国内画展,还应邀到海外参加文化交流。在香港一个艺术中心的画廊里,老将军100余幅竹、松、菊、梅、兰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香港各界人士争相前来一睹老将  相似文献   

10.
阎言 《社区》2013,(5):29
2011年刚进入社区工作时,我的督导丁小红主任便语重心长地跟我讲:做社区工作要"弯得下腰"。当时的我似懂非懂,但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我终于对这句话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弯得下腰"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只有弯得下腰才能摆正心态,才能与居民打成一片。现在的社区工作者一般都年轻、高学历,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金贵",但社区工作要和老、弱、病、  相似文献   

11.
在林伯渠身边服务了一段时间后,力伯畏得到林老的充分信任,于是她的工作便不单单是限于医疗保健了,而是被“赶着鸭子上架”,承担了部分秘书的工作。因为林老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并不多,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巡视,进行调查研究。原先他外出,身边总有政治秘书、警卫秘书、保健  相似文献   

12.
那一次,随将军书画院的几位老将军及几个北京知名画家参加河南虞城"木兰故里行"的采风活动。在北京西站软卧候车室与大家汇合的时候,一位知性气质的中年女士引起我的注意。她,个子高挑,面容清秀,  相似文献   

13.
袁泉 《百姓生活》2014,(3):56-57
对我来说,幸与不幸是与生俱来的。不幸的是,出生时因医疗事故导致终生残疾;幸运的是,生长在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家庭里,我的外公蔡端是蔡锷将军的长子。蔡锷将军的妻室提起蔡锷,人们通常会想到小风仙。在相关的影视作品中,蔡将军身边的女人似乎只有小凤仙。  相似文献   

14.
阎明复 《金陵瞭望》2005,(23):53-53
作者阎明复的父亲阎宝航是张学良将军的挚友和幕僚。在2001年10月15日“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去世的第二天及此前病重期间,阎明复和姐姐阎明光曾多次飞临夏威夷的张将军夫妇身边。这里选登的是阎明复著文回忆“为张将军送葬归来”后的重要一节。  相似文献   

15.
柳志清,辽宁本溪人,1949年参军,两年后被挑选到董必武身边做警卫工作,他与董老交往长达24年。近日,他向笔者讲述了他与董老交往的几个片断。“有了文化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1951年9月的一天,23岁的柳志清由李一清秘书领着来到了位于王府井锡拉胡同董必武的住所。进了董老的办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3周年,我们专门拜访了一位有53年党龄、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达3年多的饶和生老人。他虽七十有七,但身体健壮,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兴致勃勃地回忆为毛主席当警卫的那段日子,亲身感受到的伟人情怀,令他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7.
王会悟女士通过自己早年的刻苦学习与努力工作,有幸初识了中共"一大"的重要人物之一李达,并与李达结婚.之后,由于李达工作忙,王会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包括给各地代表寄发会议通知、确定"一大"会址及安排各地代表住宿;"一大"召开期间担任警卫工作,使"一大"代表转危为安;建议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转移到安全地点(即浙江嘉兴南湖)进行;担任南湖会议的安排及警卫工作,使得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说某高级官员因约束下属不严,以及家属参予经济犯罪,而被免职听候处理。看来,除去官员本身要反腐倡廉而外,约束和管理身边的人已成为官场之一大课题。 所谓身边的人应该是秘书、司机、警卫等服务人  相似文献   

19.
我与共和国同龄,江苏省海安县人,是江苏省第七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在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将领张爱萍丰功伟绩时,我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14,(3)
正我接触《老友》是1993年的事。那年,我从乡中学调到樟树市教育局工作。有一天,我发现收发室有一本从没见过的杂志——《老干部之友》,便拿到办公室看起来,看完觉得很适合老年人阅读,就送给了离休老局长黄时干。没想到第四天,黄老到办公室来找我,要我再找几本。他还说"这才是我们老年人看的好杂志……"又过了七八天,几位退休干部也来向我要《老干部之友》。我带着疑问去问黄老,他说:"我只看了一本《老干部之友》,就被杂志中的文章打动了,我从中找到了离休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