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近日召开会议、布置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近期任务是: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城镇住房制度,使城镇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逐步推行住房商品化。但1988年下半年以来的一个时期,我们把住房私有化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针,并以此取代住房商品化。在理论界,也有人认为住房私有化是对住房商品化的进一步发展,住房私有化包含了住房商品化等等。那么,究竟住房商品化与住房私有化有何关系?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澄清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是很重要的。本文想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实现住房商品化。从改革低租金制度入手,将现在的实物分配逐步改变为货币分配,由住户通过商品交换,取得住房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使住房这个大商品进入消费市场,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从而走出一条既有利于解决城镇住房问题,又能够促进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的新路子。 我国住房制度长期实行“国家分配,低租缴纳”,这种实物福利造成的弊端有:  相似文献   

4.
住房是高校教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起国家、学校、个人共同负担建房资金的新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住房建设;要合理地分配住房,科学地管理住房,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挖掘房源潜力,充分发挥有限房源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思考黄国石住房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挤的状况已是家喻户晓。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正在改革现行的住房制度。以商品化为方向的住房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  相似文献   

6.
住房制度不仅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住房 制度的改革,使其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学校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停止,住房补贴的逐步到位,使教职工 在住房的需求上已经由"要住房找校长",开始向"要住房找市场"的观念转移,这意味着 一种分配观念的结束,也集中反映了北航十年住房改革的重要成果。最终实现住房商品化、 购房社会化、管理物业化,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建立职工住房档案的探索张菊兰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打破了几十年来住房由国家“包下来”的局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分步提租发补贴,新租公房交定金,职工买房给优惠,实行住房基金制,多种办法建住房等改革新举措的出台,推动了住房的商品化、民有化和住房管理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新建住宅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住房制度由福利、实物分配向货币化、商品化分房转化进程中,高等院校面临采用何种住房模式,以解决住房欠帐的历史问题和扩大招生规模产生的新增教学人员、引进高素质人才的住房需求的问题。作者在论证了福利房、公寓式模式、经济适用房、完全市场价格的商品房不能适用高校住房模式后,认为,以国家出让土地的价格获得建房用地,学校辅之以住房公积金、住房货币化分配、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向教职工让利,由国家、学校、教职工三方负担住房建设资金,以解决高校教职工住房问题是高校新建住宅模式的较好的选择,且符合房改住房商品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实行统建统配低租金福利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住房制度的改革十分重视,明确提出要“开展房地产经营业务”、“要逐步推行住宅商品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更把积极推行住宅商品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政策,并逐步付诸实现。近几年来,无论在住宅商品化的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在实际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本文就“住宅福利制”、住宅商品属性和住宅商品化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浅议高校非居住房屋管理制度的改革杨林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非居住房屋管理制度也逐步纳入了改革的轨道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长期由计划经济模式支配的高校非居住房屋管理工作尚未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本文拟对高校的非居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房改售房,产权的多样化形成了新的格局,突破长期奉行的封闭型管理,把高校职工住房管理推向社会,走建房、维修管理住房的社会化道路,是住房商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 促进高校建设发展晓邢,长恩住房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是倍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十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使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目前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才7.1平方米,住房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在这样艰难...  相似文献   

13.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八五’期间要积极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商品化进程”。这表明最高决策部门已把加快城镇住房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快城镇住房改革已成为“八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伴随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出台了各自的住房政策,如集资建房、过渡性周转房及住房货币化补贴等。在对高校青年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上,一般都采取了固定比率的做法,面对不断变化的房价,该做法显得不太科学。基于高校青年教职工的购房行为,对高校货币化补贴进行了改进,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提出了高校青年教职工购房能力的经济指标—补贴系数,可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高校青年教职工的购房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建房有了较快的发展,教职工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我校教职工的住房困难仍十分突出。其原因,除原住房水平低,教职工不断增加,建房资金短缺等因素外,而主要的是现行靠国家包下来,低租金,实物分配的住房制度,不合理的住房需要得不到制约,也不能形成建房、住房、修房资金的良性循环。因而,要真正解端我校住房问题,必须对现行住房制度逐步进行改革。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学校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历时一年半,全校1400套房已全部售出,并其本办完各种手续,与购房教职工签署了湖北省住房制度改革协议书。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制定落实《条例》搞好教职工住房分配及管理张体勤《山东工业大学教职工住房分配及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校二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现已公布实施。《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是校党委和校行政依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政策和策略是做好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各高校负责住房分配职能部门的首要问题.加强高校教职工住房分配政策导向的研究,在当今住房分配由福利型无偿调拨向有偿住房、量力集资建房、自费购房;由学校办社会单位包揽职工住房逐步向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转轨的过渡时期则显得尤为必要.通过高校教职工住房分配政策导向的研究,不断注意发现新问题,制定新政策.为加快高校住房建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住房分配和管理体系.一、摸清房源家底 政策导向有据各高校可供分配调剂的住房源始终是一个运动着的变量,住房分配政策的制定又往往受住房需求的制约.如何使住房分配政策在有限房源的前提下,满足有序分配的需要,近十几年来,高校教职工住房分配工作在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综合计分法”为主体的符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各类分房条例,是行之有效的,使住房分配工作走上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轨道.但综观各类“综合计分法”,基本上仍然是在“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限房源的前提下制定的抑制住房需求,力求相对公平公正的住房分配办法和管理制度,事实上并不对加快高校住房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 ,各地区、各部门的事业行政单位陆续参加了住房制度改革 ,并相应建立了住房基金。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基金核算管理的实践发展 ,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 ,住房基金核算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为了管理好住房基金 ,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住房基金核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法、思路 ,为加强住房基金的核算管理提供了依据。一、住房基金的概念、内容及其核算与管理住房基金是住房资金的组成部分 ,住房基金有城市住房基金、企…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房改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阶段 ,集资建房是改善高校教职工住房条件的好办法。对有能力购买商品房以及离退休时住房仍未达标也未购买商品房的老职工 ,应一次性发放货币化补贴。这样 ,充分体现住房制度改革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 ,允许教职工对已购公房进行交换、出售和重新购买 ,这是房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