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商业自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即近代前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湖南商帮的迅速崛起,湖南商品的国外市场迅速扩大,新兴集镇不断涌现,农村集市发展加快,城市商业相当繁荣。湖南商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创办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准备了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集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龙头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文明集镇建设既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也是推进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本文通过对绍兴市几年来的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的总结,对我市文明集镇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文明集镇创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考,为领导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3.
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前30年,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这时,江西农村集市的商业设施普遍增加,商品吞吐规模不断扩大,集期有了明显的缩短,已出现了专业性集市,集市的布局日趋合理.农村集市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江西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陕西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各类农村集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归纳总结了陕西农村地区包括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具有集市贸易的自然村集镇、撤乡并镇后原乡集镇、乡镇政府迁出后原有的集镇等集镇类型。客观分析并揭示了陕西农村集镇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基本的公共环保设施不完善甚至缺位;管理不到位,条块分割,随意性大;建设盲目性大,跟风现象严重,忽视挖掘集镇自身传统文化的吸引力等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利用资金,完善集镇公共设施建设;加强管理,设立集镇专门环保机构;合理解决集镇保留、植入与重建的关系;科学合理改建、整理道路集镇,消除各种隐患等集镇环境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集镇化是较为可行的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方式。从总体上说 ,当前库区农村移民集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后劲不足。加快集镇化建设 ,要结合库区实际 ,大力发展库区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进程 ,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走有库区特色的农村移民集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集镇是农村经济的中枢,是联系城乡的纽带。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关集镇建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诸如集镇的形成和变动、集镇的地位和作用、集镇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以及集镇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等。笔者通过对贵州省思南县唐乔镇的调查,试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义乌县廿三里大队所在地是个集镇,自古以来,每逢农历一、四、七为市日。在旧社会,这里是地主、资产阶级剥削、掠夺贫下中农的活动场所,资本主义影响比较深。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这个古老的集市,经过多次社会主义的改造,在组织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它是在农村经济还是集体所有制、在农村还保存着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情况下,农民之间、社队之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助长了城乡资本主义势力,廿三  相似文献   

8.
作为农村与城市结合部的农村集镇,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基础。为此本文务析目前农村集镇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建设农村集镇,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西北地区两个以集市为基础形成的农民合作社,通过观察农村集市60年来的深刻变化,分析了集市经济与社会关系网络的演变及其对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影响。研究显示:(1)农民家庭的活动半径扩大了几倍,随着经济与社会进步,并在行政权力配置资源的作用下,农村集市体系基本上由县城、乡镇所在地、行政村构成;(2)农村集市非常活跃,其发达的经济网络,是建立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基础;(3)农村集市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仍未形成,而传统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社生成的初始成本、决策成本和协调成本,但其封闭性也会对合作社吸收新成员以及建立民主规范的内部治理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民国时期白洋淀地区的棉花种植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缓慢而有限的。与此同时,棉纺织业广泛普及,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新式机器推广使用且伴有棉纺织工厂的建立。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的综合作用促进专业棉市的兴起与发展,加之便利的水路运输,部分集镇物资集散的功能日益凸显。这一过程的整合,既是白洋淀地区集市发展的历史面相,也反映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 ,由于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湖北农村中处水陆交通要冲的原小商品集散地 ,变成了商品交换达一定规模的集镇。这些集镇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 ,是大型市镇繁荣的基础。在这些集镇中还有一些是以某种商品交换为主的专业集镇 ,它们的出现对于加强湖北各地以及湖北与外地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集市是认识和分析复杂多元的中国社会一个理想范式。200余年来,吉信镇经历了从最初的基层市场——西门集,到清代防苗屯兵之地——得胜营,到民国时期的建制乡镇——蔚文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吉信镇的集市体系发展和城镇化的转型。多民族地区的军事、政治整合以及族际交流互动与整合需要促成了吉信镇军事职能、行政职能、经济职能和文化角色的形成与完善。吉信镇城镇化历程体现出多民族地区独特的城镇化道路。集市体系对多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的完成及其城镇化过程,得益于苗、土家和汉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互动,及共同参与集市和城镇建设与发展。民族精英人物在集镇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了汉族儒家思想、佛教文化、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等多元文化的共存,而国家也通过征用民族文化来促进城镇建设及其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市是透视中国社会的一个理想窗口,对组织农村政治、经济等社会空间网扩展起着最基本、最关键的作用。本文整理了我国农村集市研究的一批成果。作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了当前农村集市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并做出了相应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随着农村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农村庙会市场日趋增多,集镇地区多有庙会,非集镇村落亦兴起庙会,同时庙会的商品交易功能也逐步增强。这一时期河洛地区农村庙会市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独特的农村庙会市场特征也是中国近代农村庙会市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闽江流域城乡市场网络的形成是福建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福建近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闽江干支流为网络,以山区农村集市网、福州等沿海商业城镇为环节,再经闽江干流到福州中心市场的流通,从而形成了上游物产从产地至农村集市网.这种城乡经济商业模式明显表现出沿海商业城镇对上游农村市场的依赖性,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受到了传统封建经济生产方式和上游山区通航条件的限制,但又局限于体系内部商业城镇对农村集市网的经济带动力不足,呈现出明显的单向性,即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集市作为农村市场交易的一个缩影,集中体现着农民与市场及农民与政府等主体之间的关系。然而,各地的集市发展均有其独特之处,与农民的联系也不尽相同。本文在对皖北褚兰镇农村与晋东南韩店镇农村的集市进行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地区的集市与农民之间联系的不同程度及集市的不同存在形态。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外,政府作为的不同也造成了两个地区集市的不同情况。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因地制宜发挥集市的功能和作用,政府作为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体系的建构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市贸易的演变及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农村城市化与农村集市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市的发展趋势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太湖流域的江苏苏锡澄和浙江杭嘉湖地区,田土膏腴,风物清佳。众多的集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物质与信息聚集的核心,呈现出以城乡交换为主要职能的农村市镇的特质。自然的造化,钟毓了水乡的旖旎风光;历史的长河,积淀了古镇的物华天宝。江南水乡集镇在规划、建筑、园林、工艺美术、民俗风情及其它历史文化方面均有其特征和美学及旅游价值,值得认真探讨、研究,以裨在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中使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集镇功能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正> 如何充分发挥集镇在搞活城乡流通,吸引农村多余劳动力从事各种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近两年来,许多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界的同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一些文章中关于集镇的概念、类型、发展规律以及它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作用方面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小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架构下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发展“经典”有苏南;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在某些方面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农村城市化的思路应有所调整。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应当成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承担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历史责任;其他“建制镇”和集镇只是构成农村城市化的一般基础。要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推进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