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反语是一种使字面或明说意义产生逆转的修辞手段。通过使用反语,新闻传播者能在形式上准确和毫无偏见地报道事实,同时隐含地表达对事件的价值判断、观点立场。当记者的思想和倾向性不能直接表达时,反语在新闻报道中就是这样一种不露声色而又能影响受众的技巧。新闻报道者通过把价值判断隐藏在客观报道的事实背后,无形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反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说明了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存在悖论,说明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具有主观性。反语是西方媒体常用的新闻报道策略,我国媒体对其合理恰当地运用,有助于提升我国宣传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每个社会组织都希望成功地把自己的信息传播出去,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兴趣和关注。这一传播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就是新闻媒介。因而,现代公关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策划"公关新闻",即公关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事件,以吸引新闻界的注意和兴趣,从而加以报道,产生轰动效应。创造性的"公关新闻"策划是一种高超的公关艺术,只有全面地掌握"公关新闻"的特点、"公关新闻"的策划时机和"公关新闻"的策划原则,才能轻松、自然、娴熟地运用这一公关艺术,使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双向交流,使新闻报道和公关策划达到互动和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策划 在近几年的新闻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就报道主题、整合信息、沟通受众和发挥媒体整体优 势等方面论述了新闻报道策划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  相似文献   

5.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它  相似文献   

6.
记者介入事件进程,是新闻报道中较为特殊的形式,在学理上有待深入探讨。介入型的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体验式、揭秘式和策划式三种。记者的介入应遵循事实的客观性原则、事件的规律性原则、认识的科学性原则、法律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7.
“介入”的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介入事件进程,是新闻报道中较为特殊的形式,在学理上有待深入探讨.介入型的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体验式、揭秘式和策划式三种.记者的介入应遵循事实的客观性原则、事件的规律性原则、认识的科学性原则、法律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8.
新闻、新闻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本质的区别,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而新闻是不能策划的。策划的所谓新闻,其实不是新闻,而是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又完全不同,新闻炒作属于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有它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及注重传播技巧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反常突变事件是媒体要经常面对的新闻话题。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反常突变事件及其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即关于反常突变事件新闻报道的概念的解读、反常突变事件新闻形成的主要原因、反常突变事件新闻报道的功用以及反常突变事件新闻报道的具体方式,以期更好地把握反常突变事件并完善相关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策划”之我见董天策关键词: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事件策划公关新闻“新闻策划”是近年来令人注目而又引起争议的现象与问题。新闻界和学术界已就此发表了许多文章,并且围绕着新闻能不能策划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但是,由于论者往往根据各自的理解来使用“新闻策...  相似文献   

11.
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起源于西方,又称揭丑报道。是“指利用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的消息来源和文件,向公众提供某一事件的强有力的解释”。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的揭露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由于调查性报道是揭露式的报道.其采访过程自然不同于其他的采访形式。本文着重对调查性报道的侧重点及其要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光明日报》1978-2010年的新闻报道展现了“高考议题”的整体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媒介事件的演变方式,彰显了主流媒体在报道高考事件时体现出的报道观念,值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主体由新闻报道的作者、报道者、叙事者三方构成。新闻报道的作者是新闻报道的创作者,由采写者与大众传媒机构双方构成,但以采写者为中心;新闻报道的报道者是通过一定的新闻传媒机构,以一定的符号面向广大公众公开传播新闻事实的行为者,它既包括采写新闻报道的记者、通讯员,又包括新闻媒体,并以新闻媒体的编辑部为主;新闻报道的叙事者是在新闻报道之中向广大受众表达新闻事实的行为主体,涉及叙事者与新闻报道两方面。新闻报道的作者、报道者、叙事者三方角色不同,职责有别。新闻报道的报道者比新闻报道的作者所指范围要宽,但报道者不完全享有著作权。新闻报道的叙事者不能等同于新闻报道的报道者,叙事者侧重采写,报道者侧重编播;新闻报道的叙事者也不等同于新闻报道的作者,叙事者侧重表达,作者侧重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Vice News 浸入式新闻的最新形态与操作手法,采用案例分析、文献研究与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以Vice News为代表的讲故事的浸入式新闻报道让报道者参与到新闻事件当中,并借助VR技术等呈现报道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体验;Vice News纪实报道中的长视频,以及高质量的文字、图片等以主观性视角将新闻事件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露原生态、真实地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沉浸感与在场感,吸引了大量年轻的“千禧一代”的关注参与,重建了传统新闻报道的讲故事传统。  相似文献   

15.
新闻图片所形成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是纯文字报道所无法企及的 ,科技发展、传媒竞争、信息时代来临和摄影理论的自觉把新闻报道带进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需要加强策划 ,转变视角和提高受众的读图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嵌入式新闻报道的历史渊源、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因,以及针对嵌入式报道的伦理道德评价,最后阐释了嵌入式新闻报道对中国的影响.本文认为,虽然嵌入式新闻报道从行为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诠释符合伦理道德,但这种报道形式却不利于中国媒体宣传中国政府的观点与立场.嵌入式报道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是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策略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西方关于突发新闻报道的人本理念出发,结合自身从事上百起车祸报道实践,总结与之相关的采访、写作、策划方面的内在规律,从而引发当前车祸报道角度、媒体责任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提炼日常新闻报道中被忽略却又可能隐藏着重大新闻事件 ,或纵深新闻背景的事件加以详尽报道 ;一条新闻虽报道过 ,新闻背景仍有许多读者渴望了解的知识、常识 ,妥善处理亦可成为有价值的新闻。让冰点变成热点 ,最常见的手法是将隐藏在社会深处的事件、现象 ,甚至陈年旧事进行翻采。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从新闻文体到报道形式已日益发展完善。近年来,“深度报道”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被新闻界所采用,不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都很重视这种报道形式,本人是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经常遇到如何搞好,搞活深度报道的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搞深度报道首先要在新闻性上下功夫。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实质意义的报道方式。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揭示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它是一种新闻文体,因而,理所当然地应该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具有新闻的基本特性,即它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14日,"藏独"分子在拉萨街头制造了残忍的打砸抢暴力事件,西方媒体在这一事件上歪曲事实,报道弄虚作假,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报道的道德底线是尊重客观事实,及时准确的报道事件,尽可能客观的报道事件,而不加入任何感情色彩。西方媒体大肆冲破这一基本的道德底线,应该受到世人的一致谴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