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一片声讨中,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把学生教得没有了生气,成了应试的机器人,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没有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病出在阅读教学中的课文创新上。”是的,我们语文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课文分析上,有的微言大义,有的牵强附会,有的生搬硬套,有的无限拔高,把生动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这使本应给人以美感和灵气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指在语文课上,老师向学生、学生向老师、学生向学生创造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都很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三,即教学视野过于狭窄、教学环境缺乏或不足、教学手段过于陈旧且单一。尽管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所起色,开始向素质教育、“大语文”教育、“现代语文”教育过渡,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建议: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结合实际情况,有条件地改善教学手段,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 ,要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是一个系统 :从课程性质看 ,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立足实践的养成型的教育 ;从教学目的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灵魂 ;从教学内容看 ,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从教学途径看 ,语文素质教育提倡以发现性学习造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从教学要求看 ,要以“心”为目的、“道”为根本、“文”为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全方位有机地渗透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的中职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往往感到上课特别费劲,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学生素质较差,课堂上他们不愿发言。一部分原本对语文就不感兴趣,素质又较低的学生,干脆就把教师的讲课当成催眠曲,一到课堂上就昏昏欲睡;语文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也是习惯于听老师讲,习惯于记老师给的答案,不愿主动回答问题,他们已经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果让他们发言,要不是口讷讷不能言,就是干脆回答"不知道"。教师基本上是唱独角戏,每节课都讲得口干舌燥,可收效甚微。师生双方都觉得上语文课索然无味。教学原本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教…  相似文献   

6.
语文老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语文课教起来枯燥无味,考起来神秘莫测;学生学起来兴味索然,以至于本应是最有意思的一门课,成了最让学生讨厌的课程之一,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更是语文老师的悲哀。冷静下来,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本、课堂、考试,在指导思想上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太严重:把语文当作政治工具和思想的“物质外壳”,歪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以充分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量和熏陶作用,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天地。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到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旖旎风光,从泰山上“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到仙岩梅雨潭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自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王丽的采访手记——《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拉开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序幕,中学语文教学刮起了强劲的改革之风。在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前提下,学界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9.
高师中文专业中的语文教育专业要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建立起关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探寻实践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要遵照“新课标”,参与和推进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实验;要构建“新时期高师中文专业素质教育”的理论,实施贯彻素质教育的新的高师中文专业教学计划;要探索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对接的途径,进行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接轨的教改实验。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文章里,我们曾多次揭示了“破碎的语文教学”和“破碎的语文教育观”现象。语文教学之所以“破碎”,是因为只看到语文课内部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大块知识和语文课外部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日常生活”三大类知识。而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统一于庞杂的知识网络。在语文课中反映出来,以致于竟然看不到语文课就是习得语言(获得理解、表达能力)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因此,把语文课上成知性分析课,所谓知性分析课,就是指对语文课程涉及的八大块、三大类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语文教学的课堂实际上成了“教”的课堂。这种知性分析造成语文课有讲解不尽的知识,分析不完的课题,上得极为“破碎”,因此忽视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大学写作教师,都有一个批改学生作文的任务。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吟过这样一首打油诗:“重重叠叠上讲台,几多作文改不开;刚在课前发下去,又在课后收回来.”确实,面对山峦一般的作文本,教师们仍象老愚公一样,夜以继日,每天“挖山不止”。批改作文的工作量之大及其辛苦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作文批改,有的人事半功倍,有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其三,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一、引进时代“活水”,激活学生思维教学中当然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  相似文献   

13.
文本解读应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它是以“文学、经典”为核心,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让学生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这是塑造心灵,激发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在最近几年语文文本解读却遭到严重的削弱,课堂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成了语文课最大的心痛。前不久正好赶上了一次市级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我听了40多节课,其中不乏有许多优质课,但也有许多课是严重得变味了,成了“班会主题课”、“才艺展示课”…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尤其是作为一门工具课 ,它包容万象 ,囊括百科。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语文仅仅靠书本 ,已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求知欲 ,这就迫使语文教师必须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道路。一、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教学学生对语文兴趣不是很大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老师授课完全拘泥于书本 ,而书本上的课文学生一读就明白 (指白话文 )。如果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教学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在教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时 ,以朗读教学为主 ,同时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 ,比如 ,讲…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新世纪在呼唤着高素质的国民。要造就出千千万万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国民,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希望在教育。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时代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也面临转轨的问题,中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搞好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直到初中、高中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是以交际语言教育为根本的母语教育。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格外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语文课是言语课。必须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听说读写训练.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静态的语文知识上.而严重忽略了口语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说话困难。具体表现在:课堂上不愿发言,有的学生说话结结巴巴,缺乏条理性。这样下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谈中学生的口语训练毛力群“小学生抢着开口,初中生勉强开口,高中生不肯开口”,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其中虽然有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变化的因素,但主要的还在中学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成了课堂上的沉默者,...  相似文献   

18.
师范专科院校中文系开设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师中文系一门必修的专业应用理论课程。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为了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多年来,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坚持改革探索,“三新”介绍便是其中的一项。所谓“三新”,即中学语文教学的新信息、新经验、新理论。介绍“三新”的目的,一是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和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进展情况,了解当前中学语文界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把立足点放到中学语文教改的前沿阵地上,培养学生研究语文教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搞好语文教学的信心,强化教改意…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需要进步,进步靠的是创新,而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人终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摆在教学的首位。目前的语文教学虽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但现在几乎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面临着语文课学生厌学,  相似文献   

20.
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语文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那么如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推动作文教学呢?在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往往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生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望着黑板搜肠刮肚,瞑思苦想寻找灵感。文思时断时续,凑字数交卷了事。这种被动的作文教学方式,实在是苦了无米之炊的学生。我曾对学中写作小权状况作了一次调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