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中国国家治理的独特之处在于"政党-政府-社会"的三维结构。作为国家治理领导性主体,中国共产党在三维场域的制度执行力决定制度优势所转化的实际治理效能。在政党治理场域中,党的制度执行力能够有效转化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在政府治理场域中,党的制度执行力能够有效转化党的国家治理制度优势,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在社会治理场域中,党的制度执行力则能够有效落实党的国家治理制度优势,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国家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政党制度的主体是政党,主体构成通常是区分不同政党制度的重要标识。政党的政治角色及其功能发挥是制约政党制度效能的重要因素。主体的多元性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结构特征,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政党主体。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从制度主体的维度看,着力点在于推进民主党派的主体性建设,主要是扩大组织空间,健全民主党派的组织体系;拓展社会空间,强化民主党派的利益代表;优化政治空间,激活民主党派的政治资源;提升功能空间,激发民主党派的功能潜力,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和国家治理中的政党功能和作用,实现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功能与优势应然和实然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政党制度发挥效能应具备的适应性、正确性、高效性、稳定性等要件进行分析。阐述目前影响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主要因素:民主党派的界别模糊化与参政议政内容的趋同化,民主党派的参政合力不强与总体参政质量不高,部分党派成员的参政内容缺乏全局性与长效性、民主党派参政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建议:增强政党意识,提升民主党派参政动力;增强理论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加强交流合作,提升民主党派参政合力;加强机制建设,保障民主党派参政效果。  相似文献   

4.
政治制度是安邦定国的根本问题,治理效能则是衡量政治制度是否具有优势的根本标尺。在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民政协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项制度之所以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在于人民政协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政党合作、实现人民民主和吸纳社会力量等方面拥有的优势。进入新时代后,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此,要锚定人民政协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的治理效能,在完善协商民主的机制和强化政协委员的履职意识、责任担当中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场景,科学阐释国家治理效能视域下党的自我革命话语逻辑,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效能与党的自我革命的关系,提升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之间的转化效果。党的自我革命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落脚点,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核心环节,努力实现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党通过自我革命的形式在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中发挥着主体中介的作用,实现了两者间的双向互动。党的自我革命运用整体性思维在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之间建立起一种结构性的均衡关系,在发扬国家制度优势的同时,合理地推进国家治理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参政党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组成部分,参政党建设必然内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当前民主党派因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出包含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参政党建设新布局。各民主党派以思想政治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组织协同力,着力构建制度体系,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参政党建设呈现新态势。与此同时,参政党建设在组织发展、人才培养、班子结构、履职能力等方面仍面临新问题,亟须通过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推动参政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优势之一。新型政党制度与生俱来的价值是:领导、合作与协商,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新型政党制度确保了我国政治稳定、社会有序、国家富强,用"中国之治"和"中国奇迹"昭告中国制度的合理性和中国治理的高效性。中国多党合作所展现出来的治理优势,也越来越得到学界的承认。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主党派作为既体现世界政党共性又彰显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经历了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革命党”“在野党”“地下党”,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参政党”,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身份变化。这一身份变迁的历程,一方面受历史必然性所规定,体现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民主党派先贤们的理性选择,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贾亦斌作为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亲历了中国几次组党高峰,几乎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对政党制度进行实验与选择的全过程,其人生经历是民主党派的一个缩影,其理论贡献则是民主党派历史自觉的一个见证。贾亦斌率先提出“参政党”这个概念,是民主党派自身完成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的标志,它深刻说明,参政党既是“长成”的,也是“塑造”的,是民主党派基于自身历史自觉主动选择与主动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多,安全困境加剧、发展难题凸显、国家治理面临的一系列综合性难题与困扰在不断涌现.如何有效应对各类安全挑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发展形势和发展实践,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以党的政治制度优势为统领,持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增强制度供给,提高制度执行力;依法推进治理过程,提升治理效能;防范化解风险,提升制度效能;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从制度自觉到治理自觉,从制度功能到治理效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也日益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新型政党制度三重面相。作为内容形态的中国政党制度,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运行特色。作为性质形态的中国政党制度,具体表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作为本质形态的中国政党制度,则具体幻化为新型政党制度,从规律的层面彰显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效能。中国政党制度内容、性质和本质的三重意蕴,深刻地折射出其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关联。无论作为内容,还是体现性质,抑或彰显本质,中国政党制度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发出了全面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号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能够通过我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等制度载体充分发挥其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职能作用。在当下国家治理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应领会国家治理理念,把握国家治理核心,抓住国家治理着力点,明确好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切实肩负起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与投身国家治理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这段文字明确肯定了我国各民主党派都是参政党。民主党派这种参政党的性质和地位,要求它以政党的形象和面貌出现在国家政治生活的舞台上.本文就民主党派成员应具有的政党意识和政治素质,谈一点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危机情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全国一盘棋下的以人民为中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并在民主、法治与科技支撑保障等基础上,借助顶层设计的决策、凝聚合力的执行和多重保障的监督这三种机制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与融合。进言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顶层设计的决策机制包括共识性的防疫目标、整体性的防疫部署和全局性的资源调配;凝聚合力的执行机制包括响应性的工作制度、系统性的防御措施、落实性的执行力度、创新性的技术支撑和多元性的社会参与;多重保障的监督机制包括规范性的法律法规、约束性的问责机制和广泛性的社会监督。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以探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能够为危机情境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民主党派对参政党能力建设的认识逐渐深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构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理论体系;完善参政方式、创新参政党能力建设实践平台;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参政党能力建设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决定了执政党能力建设与参政党能力建设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民主党派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认知问题、制度局限和资源困境。要从加强主体建设和完善渠道建设两个方面来提升民主党派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自正式确立以来,走过了70余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协商建国到名存实亡、从政党关系到政党制度、从制度建设到制度效能开发等发展阶段,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新型政党制度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节奏保持着高度一致,更是与我国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实践呈现出一种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已逐步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17.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政党协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作为政党协商重要参与主体的参政党,仍存在自我认知度不够、参与自主性不足、参与能见度不高、参与创新性缺乏等主体性困境。有效破解参政党主体性困境,亟需全方位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政治认知力,彰显参政党的主体形象力;增强组织整合力,提升参政党的主体参与力;激活内在驱动力,扩大参政党的主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性是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特点和优势的重要体现,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职能和作用的重要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的代表性有所增强,但面对着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民主党派代表性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活动是我院组织的对政党制度和参政党建设问题大调研活动的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成员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有必要积极探索加强民主党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文章在明确坚持这一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探索民主党派如何发挥参政党功能,积极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