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敏 《理论界》2007,(5):151-152
文章分析了陈序经“全盘西化”文化观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陈序经“全盘西化论”的主要内容。认为建立在“文化圈围”理论基础之上的“全盘西化论”,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情感层面都有不可行性。但并不否认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序经在<评辜鸿铭的复古主张>一文中,以全盘西化论为理论基础,即广义的文化观、文化整体论、文化进步说对辜鸿铭的尊孔复古、中国道德观等所谓中国文化精髓进行了批判.透过陈序经以极端的全盘西化论对辜鸿铭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评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陈序经文化社会思想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陈序经、胡适全盘西化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宁 《中州学刊》2002,1(1):106-110
陈序经、胡适全盘西化观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课题。本文在对陈序经、胡适的全盘西化观分别进行历史阐述和分析评论的基础上,对丙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认为,比较起陈序经彻底的全盘西化论,胡适只能算是折衷的全盘西化论者。“全盘西化”由于其措辞上的失当,被“现代化”所替代是历史的必然,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主题与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论陈序经的文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叙述陈序经文化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从文化辨说与科学划分、文化基础与文化圈围等方面梳理其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 ,说明其文化哲学体系是以进化论为核心外加文化传播论而构成的。最后 ,本文还分析了“全盘西化”论的特点与局限  相似文献   

5.
重评陈序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西化论代表人物的陈序经,几十年来人们只是责其文化主张的错误,很少有人对之进行过学理上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本世纪中国思想史的角度,给陈序经一个恰当的评价,认为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虽有偏颇之处,但其文化主张的大旨则是应该肯定的,充分体现了本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至今仍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陈序经的思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据笔者所知,目前已经有三本专门研究陈序经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也有多篇。德人KlausBirk的《现代化与西化:中国三十年代中期关于“全盘西化”问题的一场论战》一书也对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此相应,学术界还多次召开了有关陈序经的学术会议。如1999年在海南文昌首次举办了“陈序经学术研讨会”,2003年南开大学召开纪念陈序经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这两次会议都出版了学术论文集。陈序经何许人也?竟引起学界的如此关注?陈序经(1903~1967),字怀民,今海南文昌人。1925年…  相似文献   

7.
田彤 《广东社会科学》2005,3(4):114-121
学者的魅力来自人格独立与学术品格的独立。陈序经是一位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他崇尚学术自由,主张“为学问而求学问”。这种学术品格能够使他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误区。在匈奴史、东南亚古史研究中,放弃文化不可分论,承认文化可分论。这是他之所以放弃全盘西化论的根本原因。学术品格的独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偏执的心理与价值取向,这曾使他极端而执拗地为全盘西化辩护。  相似文献   

8.
胡适复杂的思想中内含着现实态度与学术态度两个层面,二者虽有联系,但基本上是分裂的。这一裂痕在20世纪20年代他参与议政后显得更加明显。30年代中期,胡适出而声援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就是他的现实态度的一个突出表现,其中既有偶然性,又寄存着必然性,但无论怎样,它都是具体语境中的产物,离开了具体语境来谈胡适“是”或者“不是”“全盘西化”论者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就胡适思想言,现实态度上的赞同“全盘西化”论与其学术态度也有着明显的冲突和紧张。  相似文献   

9.
摩罗 《社会科学论坛》2009,(10):113-130
“五四”精英群体对于中国教育的改造,跟他们的文化选择相配合。我们知道,他们的文化选择是毫不犹豫地把西方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目标,将中国传统文化从我们的社会中淘汰出去。这种文化选择后来被胡适、陈序经等人命名为“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10.
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现代思想史上全盘西化论的首创者陈序经西化思想的评论。文章从具体的历史时代环境出发 ,指出体现陈序经急切救国思想的全盘西化论 ,无论是在积极主张彻底西化还是在激烈批判传统上 ,都有其历史合理性、推进现代中国思想进程的积极一面。但其西化思想本身又有明显割裂中西、笼统含糊的谬误和空想性的一面。其时代中的长处与短处都体现在其极端性中。  相似文献   

11.
陈序经与1934年广州文化论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的演讲,引发了1934年广州文化论战。面对反对 者的诘难,陈序经等人以岭南大学为阵地,发表了大量言论,进一步阐明了全盘西化的文 化观。这场论战反映了30年代广州思想界的基本特点.并成为1935年全国性文化论战的 预演。  相似文献   

12.
本位、西化与1935年文化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是 1935年文化论战中各执一端的两种思潮。“本位文化”论的官方意识形态背景十分明显,但并不能脱离思想界整体西化的现实;而“全盘西化”论反映了自由知识分子与官方思想统制的疏远和背离,却并未丧失民族主义立场。因此这一论战更多地显示出“西化背景下的本位”和“民族立场上的西化”的复杂矛盾。  相似文献   

13.
陈序经认为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主力,个人主义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但是他认为在中国的传统中,根本没有产生个人主义思想的土壤。他还批评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对于提倡个人主义不力,并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陈序经是提倡个人主义最力的人物之一。陈序经的个人主义思想奠定于其1929年出版的博士论文《现代主权论》中。  相似文献   

14.
以"全盘西化"论名世的陈序经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政治学,其政治哲学思想影响和规定了他在其他研究领域的思想。他的政治哲学一方面受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中国现实因素的作用。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可以从在自由与平等之间、主权与人权的双重诉求、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这种现象:某些事件的行进轨迹,似乎是在绕了一个圆圈之后,重又回到了它的起始点;今天的现实几乎就是昨天史实的重演。“全盘西化”论在半个多世纪里的沉浮消长,为我们从历史中认识真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有一种看法认为:“全盘西化”论是维新人士在1898年首先提出的。其实,从“全盘西化”这个概念的提出,以及围绕这个概念而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这两点考察,“全盘西化”论的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存在着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和综合创造论三种观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双重背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及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冲突。建构现代理性文化模式,既要突出文化的时代性,体现现代文化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又要注意开发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优长。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文化热中,有的人大肆鼓吹“全盘西化”之论,曾一度甚嚣尘上。 所谓全盘西化,无非就是彻底全面引进西方的模式,使中国全方位西方化。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每当我们民族进行重大抉择之际,便会有“全盘西化”的论调出现中国现代化到底走什么路,这是一个大题目。从文化的民族心态的稳势看全盘西化的路,是决然走不通的。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上看,关于中西文化之争不外乎两种基本立场:传统本位论与全盘西化论。两者对立的本质是文化观的对立即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进化主义的对立。这种两极对峙的观念体现了两种关于现代化的错误观念,而新的现代化观念是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的统一,是一种文化综合意识,我们称之为文化进步主义。我们只有在文化进步主义的高视点上,才能理解现代化的真正含义,才能超越传统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的两极对立,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的两极对立。  相似文献   

19.
胡适不是在严格的学术意义上使用“全盘西化”一词的 ,他的“全盘西化”在理论上不能成立 ;胡适提出“全盘西化”口号的真正意图是“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的改造中国旧文化的策略 ,他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中国本位的“新文化” ;不论是“全盘西化” ,还是“全力现代化”、“充分世界化” ,其内涵都是科学化、技术化、民主化 ,这实际上是胡适朦胧的现代化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 半个世纪前,资产阶级学者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论曾在中华大地上时兴了一阵,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的出现,胡适的“全盘西化”论宣告彻底破产了。 这是历史的必然。它的教训启迪着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