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我们的祖先》是其代表作之一。文章试图从神话原型理论入手,来探讨《我们的祖先》所隐含的主题原型。通过对小说所体现的二元对立原型、死亡与复活原型、追寻原型的分析和解读,实现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挖掘出小说更深刻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神魔小说的集大成者,有巨大的原型解读空间。从原型批评角度对《西游记》主题模式进行重新解读,其原型意义可以理解为远古时代人们对外部挑战者与内部过错者的惩戒以及二者相应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3.
《蝇王》是英国小说家戈尔丁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小说反"荒岛版"的写作思路、原始场景描写和现实主义主题使其蕴涵着多样的原型模式。本文拟从圣经视角溯源小说的场景、人物、动植物以及主题神话原型,诠释文本中圣经原型的象征意义,深化理解作者刻意描写人性堕落显恶、呼唤赎救回归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和凯瑟琳的爱情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主要话题。本文从原型分析的角度,探讨了他们从相知、分别、重聚以及最终永久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分析文学作品的新视角。《莱尼和他们》是海因里希.伯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原型,比如人物原型、主题原型和意象原型等。文章主要应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分析《莱尼和他们》中所体现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6.
《白鲸》是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围绕捕杀白鲸这一主题展开,中间贯穿了大量关于当时风土人情、航海捕鲸的描写。自小说问世以来,出现了众多的分析和评论。文章从美国历史文化中所独有的不同民族同性爱恋及“美国梦”原型来为《白鲸》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作一诠释。  相似文献   

7.
《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以载道是古代文学语言大师进行创作的不祧法则。道即是人生和宇宙运行的规律,随着作者自己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而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西游记》小说的作者是一个精通佛道儒三教、易经八卦、阴阳五行、中医经络、金丹大道的知识分子,而《西游记》正是对全真道的经典之作《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的文学形象演绎。本文从主题、人物和结构三方面来论证《性命圭旨》就是《西游记》小说的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8.
成长,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在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成长小说总是能够被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所接受和喜爱,其原因不只在于它本身所包含的艺术性,还在于它的原型特征。本文就成长小说的主题原型和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原型两个层面来解读小说《远大前程》,展现主人公皮普成长路上的困惑与觉醒。  相似文献   

9.
《圣经》中的基督教思想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艾米莉·勃朗特对来自神话文学原型的创造性利用,使得读者对她的小说《呼啸山庄》在心理上得到了一个最佳的审美距离。她笔下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正在经历着当年亚当和夏娃那般守乐园的欢乐和失乐园的阵痛,正在步人类始祖复乐园的艰辛道路的后尘。《呼啸山庄》以其深情的笔墨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人类远古历史的现实画卷。在科学和宗教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正在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0.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国内外评论界已从种族文化、女性意识和叙事策略等角度对该作进行分析,但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神话因素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采用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从该小说的叙事结构、复活主题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解读小说中的神话原型及其社会功能,从而进一步挖掘该小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之一。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的环境和男女主人公,并分析他们的神话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约翰·厄普代克对《兔子,跑吧》中主要人物关系的处理,以及某些人物、场景体现的宗教寓意,都与圣经原型趋于一致。因此,以圣经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对小说进行原型式解码和研究,可以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对小说中圣经原型的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着信仰危机和精神困惑,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与矫正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斯蒂芬妮·梅尔书写的小说《暮光之城》系列,自问世以来连续创下了出版佳绩,并赢得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 女性主义、读者反应、主题研究和原型批评等。此外,也有学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讲将《暮光之城》系列与《呼啸山庄》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前者充分参考并引用了后者,从而使《暮》系列与《呼啸山庄》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视角,多视觉的互文性。但是《暮》系列与中国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也存在着互文性。两部作品都是通过鬼怪传奇直击人心,代表社会、人性的反射。因此,文章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暮》系列小说与《聊斋志异》之间的互文性,进而了解中西鬼魂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4.
斯蒂芬妮·梅尔书写的小说《暮光之城》系列,自问世以来连续创下了出版佳绩,并赢得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女性主义、读者反应、主题研究和原型批评等。此外,也有学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讲将《暮光之城》系列与《呼啸山庄》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前者充分参考并引用了后者,从而使《暮》系列与《呼啸山庄》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视角,多视觉的互文性。但是《暮》系列与中国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也存在着互文性。两部作品都是通过鬼怪传奇直击人心,代表社会、人性的反射。因此,文章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暮》系列小说与《聊斋志异》之间的互文性,进而了解中西鬼魂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5.
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创造性地把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完美结合起来,向人们揭示出人性的冲突,表现了人类悲痛与渴望的强烈主题。她对小说主题的深化,对主人公心理深度的开拓,对别样环境的刻画以及她别出心裁的叙事方法,使《呼啸山庄》超越了维多利亚文学主流,在英国文坛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了《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浅析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设置以及情节安排上沿袭成长小说的原型经验、体现出成长小说的传统特征等方面内容。此外,《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在成长主题的表现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本文的目的是使读者能更好理解作品,并体会到这部小说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7.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原型批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运用原型批评的观点,从与人类学相关的水,森林和母亲的原型意象,以及追求者和回归仪式的原型母题或模式等几方面来探究劳伦斯著名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及文学作品和生活中最神秘的反映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相似文献   

18.
对于《呼啸山庄》一书的主题,有着各种不同的意见。文章从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入手,结合对作者艾米莉.勃郎特性格、经历的分析,强调了小说所表现的深层次主题人们追求自由和自我束缚两种倾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勒克莱奇奥的《饥饿间奏曲》以主人公艾黛儿·布伦成长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一个饱受磨难的少女,最终成长为坚强独立的女性的历程。笔者从成长的苦难、成长的引路人以及成长的顿悟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小说的成长主题,同时揭示了成长主题的社会与文化的原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叙事之祖,蕴含着海洋文学的“母题原型”,这些原型被后世海洋小说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大多从《山海经》中得到启发、思想和艺术养料。从《山海经》所反映的内容而言,它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流变性与恢弘气魄;原创性与创新性;包容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