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0米跑是一项有氧、无氧耐力混合的运动项目,许多运动员在比赛过程由于体力分配不好而影响成绩。本文根据短跑技术及400米全程跑的体力分配特征,对400米比赛的分段成绩进行量化分析,建立速度分配模式,供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的速度及耐力水平有时差距不大,决定比赛成绩的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田径成绩,应着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根据比赛环境的变化时时调整个人心态,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武术系中国式摔跤专修学生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中国式摔跤比赛和第十七届吉林省全运会中国式摔跤比赛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竞赛的情绪变化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式摔跤运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须加强运动员比赛时的情绪调节的训练。赛前及赛中情绪的变化,对于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关系十分密切,它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效果,并见效于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随着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赛前心理状态,能够直接影响赛中技战术的发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出现的问题及克服方法进行论述,期待能为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提供参考和帮助,今儿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创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在射击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于其比赛中的发挥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越稳定,心理素质越强,所取得的成绩就越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以实现,笔者在本文中将对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竞技赛场上,在运动员外显的身体背后,是内心激烈的心理活动,如果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得不够好,即使身体素质、技术训练较好,也不一定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所以为了有效控制心理因素对比赛的负面影响,提高心理能力是比赛训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比赛前的心理诊断和心理准备,有利于创造理想竞技状态充分发挥运动的潜力,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7.
飞碟竞技是田径赛事的“重头戏”,而运动员若想在比赛中获得比较理想成绩,就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鉴于此,笔者在分析了飞碟运动员赛前易发生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对其调节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哈尔滨市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中心、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男女冰壶运动员在2014年全国冰壶冠军赛中的心理波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针对冰壶运动员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心理调控方法的训练,其目的在于让冰壶运动员、教练员重视心理训练,通过自我心理调控方法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投壶的成功率和战术的有效实施,为赢得比赛做好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篮球战术意识是为了取得比赛胜利而运用身体素质、专项知识和技战术进行瞬间决断的心理能力,它是取得良好篮球比赛成绩的重要保证。因而,应当通过完善篮球知识结构、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进行技战术训练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  相似文献   

10.
比赛是教学与训练的继续,同时也是检验训练成果、训练水平,查找训练中问题的最好手段。做好比赛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比赛的重要保证。比赛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水平发挥。只有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应付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局面。  相似文献   

11.
在常人眼中,散打、拳击运动总以“悍勇”、“凶蛮”著称,可乍见吴宝刚,真难以相信他就是“散手全国冠军”。谦虚风度、温文尔雅的谈吐更容易让人想起“书生气”三字。但训练、比赛他却绝不含糊。 吴宝刚现在是上海体育学院91级学生,院优秀运动员。自1991年进体院后,他连年在全国性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但繁多的比赛和紧张的训练耽误了他许多学习时间,原本他的文化功底并不厚实。在这种情况下,每当他从比赛中“解放”出来,又必须立刻投入到更努力的学习中去。他甚至利用几个暑假留校独自补习。他说:“我的文化基础差,但我相信勤能补拙。”终于吴宝刚用自己的汗水换取了名列前茅的成绩,荣获奖学金。 至于训练,吴宝刚自己也承认刚进体院时大多是凭兴趣,他说:“特别是取得了成绩之后,曾想,作为一名散打运动员拿了全国冠军可以说是到了顶峰,再下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大脑紧张地活动,肌肉强烈地运动,使机体的能量消耗大大地增加,有些运动项目,为了运动和比赛需要,还必须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男女铁饼比赛69名运动员的个人最好成绩、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年龄等五项基本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来揭示优秀铁饼运动员所需要的理想参数指标,以便为我国铁饼项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起,构成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安排外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健.本文主要是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当今短跑比赛运动员竞争越来越激烈,胜负往往是百分之一秒。因此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和效果越来越明显和重要,是获得提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样一环节也一点点的失去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重视。然而合理的营养调配会大大的缩短运动员从疲劳到恢复所用的时间,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建立新的平衡,也会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状态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在准备阶段,还是在大强度的训练阶段,营养对于运动员的状态的调控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查阅大量的论文与资料来阐述营养在运动员恢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运动员培养的关键群体,他们在幼儿时期的生活学习中“先天的”运动天赋被发掘出来,青少年时期就成为“后天”训练的重要阶段。田径运动员由于其比赛的特殊性,不得不要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本文针对目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现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供教练员参考,以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赛前紧张几乎存在于多数运动员身上,跆拳道这种身体接触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更是如此,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及运动员的自我调控能力往往决定比赛的胜败。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但过度紧张往往对比赛不利。本文旨在通过对跆拳道运动员在赛前形成的心理紧张成因进行分析,为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羽毛球比赛中的作用,发现自我效能感对羽毛球比赛的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羽毛球技能接近的高水平运动员,自我效能高的羽毛球运动员赢得比赛的可能性要大于自我效能感低的羽毛球运动员。进一步分析培养羽毛球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希望哲学     
看体育比赛的时候,有些念头会一闪而过。我有时也会势利地想,那些世界排名那么靠后的运动员,为什么还要来参赛?有菲尔普斯出现的比赛,别的选手为什么不索性弃权?那些在举重比赛中,按照自己的实力选择了较轻重量的选手,自打他确定重量的时候,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为什么还要让比赛继续?还有伊拉克的选手,在奥运会上,穿着起了毛球的T恤和开了口子的运动鞋,带着眉宇间的阴霾,也还是要来参加比赛,比赛又能为他们改变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