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牛晓健  陶川 《统计研究》2011,28(4):11-16
 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会使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面临挑战,那么这种影响机制是通过何种方式发生的呢?又是如何传导的呢?本文以货币政策信贷观的银行贷款渠道为理论基础,定量解析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外汇占款对其调控效果的影响。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国内首次构建了一个SVAR模型并通过约束识别了其中外汇占款的结构冲击,进而定量解析了外汇占款从货币到信贷这一传导环节对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程度,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表明外汇占款的增加在长期内对基础货币、广义货币和金融机构贷款有扩张效应,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基础货币余额的弹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汇占款引致的。这表明,由于存在三元悖论,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较大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因外部经济失衡所导致的外汇占款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充分关注外汇占款的扩张性效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李如胜 《统计与决策》2007,(19):155-157
流动性过剩之谜的具体成因:即是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大量外汇占款,从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入量。目前央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工具,即主要通过:(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票据买卖来扩张或收缩(即吞吐基础货币);(3)上调存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这一新的视角分析转型期中国货币供给内生决定机制。货币当局所采取的不同资产负债管理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形成过程,而且改变公众的现金持有比率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间接影响货币乘数。本文通过求解持有现金偏好和准备金需求的效用损失最小化函数,提出了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影响货币乘数的微观机理。基于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于利率因素的较弱影响,以对外净资产持续上升和央行票据陡然增加为主要特征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对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影响显著。为缓解货币当局所承载的过度压力,货币政策调控应逐渐从以资产负债为主的数量型调整方式向以基准利率为主的价格型调整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四川统计》2014,(10):4-5
激辩央行降息 2014年8月,多项重要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央行传出将通过SLF(常备借贷便利工具)向五大银行释放5000亿元流动性,央行是否应该在此时降准降息的争论愈演愈烈。 专家观点: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降准和降息发生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我国汇率双向波动幅度的扩大和美国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进入我国的热钱在不断减少。我国新增外汇占款出现负值将成为常态化,与之对应的基础货币也将进一步减少。“2014年的货币增速预期为13%~14%,只要全年货币增量不超过这个数值,就不会出现货币超发和货币政策放松的局面。”左小蕾说。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自从我国采取强制结、售汇制以来,外汇储备逐年增加,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无疑会增加基础货币量的投放。 在我国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面,央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功能主要是通过国内信贷规模的控制得以实现的,随着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也会逐渐导致这种控制的明显弱化,这从中央银行货币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国内信贷/M2的值由1993年第一季度的0.925逐年下降至1996年的0.78。在这段时间内,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从而导致了M2的快速增长,并且货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间外汇储备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月度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并对二者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确定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在长期内的关系及影响程度。由于外汇储备以外汇占款为中介,通过货币发行量来影响我国物价水平,故货币当局为减缓通胀压力而进行冲销操作的直接对象就是外汇占款。因此,文章将依据外汇占款月度数据建立ARIMA(p,d,q)模型,对外汇占款变动进行较精准的短期预测,为货币当局的工具操作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检验结果表明:将ARIMA模型应用于外汇占款数据分析与预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货币供给模型入手,首先理论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如何通过通货比率、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存款结构比和基础货币这5条途径影响货币供给,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股票市场的存在使得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减弱,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不宜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我国中央银行进行了频繁、大规模的外汇干预,同时通过多种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对由于外汇占款引发的基础货币增加进行冲销.文章对我国外汇干预能否通过资产组合渠道发挥效力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干预能够影响风险溢价,因此外汇干预行为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渠道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9.
司登奎等 《统计研究》2018,35(11):58-70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框架构建了包含央行外汇干预、投资者情绪与汇率变动的内生动态系统,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者传导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央行外汇干预、投资者情绪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内生联动效应。为刻画这一效应,文章选取TVP-SV-BVAR模型分别从全局性及多重情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央行外汇干预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作用,但长期内会加剧汇率波动。同时,央行外汇干预短期内会加剧投资者情绪波动而使得干预效果减弱,但投资者情绪长期内对汇率的影响不明显。鉴于央行外汇干预对汇率稳定的有效性逐渐下降,且投资者情绪对汇率的冲击易受非预期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货币当局如何在审慎、适当的外汇干预中保持投资者情绪稳定,并进而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区间内波动应成为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冯霞 《统计与决策》2008,(9):126-128
200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央行为稳定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名义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笼基础货币等政策。文章结合中国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在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时我国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陆虹 《统计与决策》2013,(2):161-164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相似文献   

12.
从适度从紧到适当的货币政策,其实质是在坚持中长期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的需要,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要求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央银行必须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控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在适当的货币政策面前,中央银行面临的任务则有所不同,它既要坚持信贷原则,保证贷款质量,又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保持必要的基础货币投放,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避免出现通货紧缩。从中长期来看,为了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防止出现通货…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许多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一些经济学者又重拾货币中性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无效的。这就是说,货币政策无论何时都不能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世界各国政府都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这本身表明货币政策必然有其有效性的一面。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货币政策短期有效性,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3年第三季度到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两种渠道对经济的影响力.结果发现,货币政策的两种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均有影响作用,信贷渠道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反,而货币渠道长短期对经济增长作用一致,并且分别与经济增长呈现单项因果关系.这说明信贷渠道对经济增长短期促进,长期不利.货币渠道虽然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是当前还没有起到带动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叶燕斐 《统计研究》2002,19(12):25-31
 过去几年,国家在实行“积极”财政的同时,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稳定和保持人民币值稳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受央行资产运用结构、货币市场发育、货币转导机制、商业银行行为、农业的特殊情况等各方面的限制,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肖卫国  袁威 《统计研究》2011,28(1):54-58
 货币需求分析对于货币政策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STR模型对1996-2008年期间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确实存在非线性特征,进而反映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非对称性以及中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当价格和实际国民收入作为货币当局控制变量时,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4个季度的产出时滞和4个季度的价格时滞。  相似文献   

17.
现代货币主义以对抗凯恩斯主义的面目出现,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以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为其政策主张的基调,以“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其基本含意是:第一,货币最重要,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第二,货币存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测量标准;第三,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货币当局应通过对货币存量的控制来调节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的变动,以稳定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创新性地运用交互效应动态面板模型重新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295个城市房价的异质性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货币供给量增长对我国不同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效应,货币供给量是加剧我国城市房价结构性分化的主要外部诱因,而利率调整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机制分析则表明,货币政策冲击主要通过供给侧的土地价格这一传导渠道对房价产生影响。本文研究认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尤其是运用数量型工具时应将城市住房价格考虑在内,政府应切实推动土地市场改革,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分化难题。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发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信号变化而产生的脉冲所引起的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连锁反映,并最终引起实质经济变化的途径。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控宏观经济。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共同成为我同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同时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定价和行使公司治理等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起着很大的作用,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条重要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  相似文献   

20.
熊厚 《统计与决策》2005,(11):93-94
宏观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管理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等货币变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对于调节我国宏观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