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涵盖了"革命理论"与"建设理论"两大板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适应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的变化,毛泽东思想经历了从"革命理论"到"建设理论"的理论内容转换.从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的转换可以得到若干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取决于实践对于理论的需要程度;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于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虽然该理论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对如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要求“以人为本”,推进民生工程新发展,实现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毛泽东思想的“党的建设”理论要求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开创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民主义理论在“六大”到“七大”期间的发展罗宗荣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飞跃产生的最主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但就其解决和指引中国革命向何处...  相似文献   

4.
《大庆社会科学》2011,(6):154-154
李亚彬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曾经被表述为两种对立的样式:在教条主义话语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主要以“本本”形式出现;实事求是话语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则主要体现为立场、观点和方法。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初创时期,我们党内发生过实事求是派和教条主义者之间围绕马克思主义话语和话语权的尖锐思想斗争,其结果是实事求是派从教条主义者手里取得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发生根本转换,党的理论创新走上正确轨道,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毛丰席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革命无往而不胜。邓小平同志总结了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柏文涌 《兰州学刊》2008,(10):43-4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及执政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更为我们科学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两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肩负着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任。“两课”中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 ,是宣讲“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途径。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社会主义改造等内容中 ,可以很好地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会因历史使命的转换与时空条件的变迁而构成不同的话语系统,这些话语系统除了含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外,在内容与形式上皆有自己时代的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化”至少应实现两大话语系统的转换:一是由“革命”到“建设”的话语系统转换;二是由“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话语系统转变。这两种转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过程中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系统向符合中国实际的实践话语系统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五四时期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并信仰,在延安时期发展成熟起来,并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刘少奇作为党内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针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在多种场合、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原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党内兴起的整风学习运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依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张闻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二是,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开拓性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实践性、社会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的逻辑前提,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预设了前提和基础。从革命时代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创立。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实践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正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的。  相似文献   

12.
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庆祥  张艳涛 《北方论丛》2007,4(1):115-120
任何哲学都是内容(时代精神)和形式(哲学形态)具体而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革命视野和建设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范式。厘清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的内在发展逻辑,梳理从革命范式哲学到建设范式哲学转型的历史方位、主要内容、理论难点及应对之策,对于弄清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的真实含义,对于正确评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无疑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的科学”。它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运用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语言,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回答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善于把中国人民的斗争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阐明并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正如刘少奇所说,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它们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 《理论界》2007,2(7):13-15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处理了认识与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指导意义与中国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辩证关系,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以及执政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正确坚持和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经济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与经济政策、经济发展与变革以及我国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理论的许多问题,都涉及到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经济理论问题,把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化为科学的经济现和经济方法论,对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乃是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道,更是繁荣发展毛泽东思想之道。  相似文献   

17.
8月中旬,由四川省社科院主办的“毛泽东思想理论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18个省、市、自治区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宣传部门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共88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同志围绕“社会主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及其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一、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作为科学思想体系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科学判断,毛泽东思想之真凸显在毛泽东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中,凸显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中;毛泽东思想之善凸显在毛泽东的人类解放情怀和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上下求索中;毛泽东思想之美凸显在毛泽东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之中。“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毛泽东思想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方法,深入探索我们面临的新的伟大历史时期所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勋,不仅在于领导中国党和人民,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变成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逐步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指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为形成和丰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才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72页)  相似文献   

20.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邓小平道德学说研究章海山(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道德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