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谚语形成于大众社会生活,口耳相传,通俗易懂,高度凝练地体现着人类生活中的感悟和智慧。从描述日本人生育礼俗的谚语群中,归纳分析反映日本生育礼俗的谚语,考察日本民族的生育观念,揭示日本人在生育礼俗中的生育观念、生育崇拜和产神信仰、妊娠禁忌、产污信俗和生育礼仪等。通过谚语研究日本生育礼俗对了解日本民俗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婚俗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是人伦之始,研究婚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社会经济变革的影响,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地区婚姻程序上由繁趋简,反映出人们对繁琐婚礼仪式的厌倦。晚清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文明婚礼开始出现,婚礼习俗呈现出新旧并存、中西杂揉的局面。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婚俗的变迁表明,我们应该在充分吸收传统婚礼习俗有益一面的基础上,结合新式婚礼的长处,从而形成更加健康、更有利于民族未来的婚姻礼俗。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论述了民国时期四川社会婚姻礼俗变化的六大现象和三大特点。六大现象是,新式婚礼地区扩大,青年男女婚姻自主观念增强,婚礼形式趋于简化、便捷,涉外婚姻开始出现,离婚已是平常事,婚姻禁忌有所松动;三大特点是,呈现出城乡不平衡局面,新旧中西同时并存的混合性特征,部分川民存在畸形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4.
近代四川婚姻礼俗变动趋势及特征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四川的婚姻礼俗在20世纪前后出现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动向,具体表现为:青年男女婚姻自主观念增强,婚礼删繁就简和新式婚姻礼开始出现,婚姻禁忌有所松动,新旧婚俗的交相激荡,中西化的相互融合使得近代四川的婚姻礼俗呈现中西新旧同时并存的混合性特征,城乡婚俗演变日益趋于不平衡,但是,愈演愈烈的奢华厚嫁之风造成了众多负面影响,使传统婚俗中的买卖婚姻,童养媳等陋习在新的社会条件之下呈反弹之势,制约了体现明,进步婚姻价值观的新式婚俗影响和改造中国旧式婚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成婚礼俗不仅有“六礼”,也还有其他许多风俗习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剧烈,加之受欧风美雨的洗礼,燕赵地区表现出某些与传统社会迥异的时代风气,婚姻习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婚姻媒介方式的转换、择偶标准的更新、婚姻程序由繁趋简、文明婚礼勃然兴起以及离婚再婚禁律被打破等。从表面的婚姻形式到深层的婚姻制度都较以往发生了明显的变易。婚姻礼俗变迁的动因在于政治变革的推进、经济发展的驱动以及文化教育的启蒙。  相似文献   

7.
近代华北民间婚姻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中国社会大变迁的背景下,华北民间婚姻开始了由传统趋向近代化的蜕变,呈现出新旧交替、中西杂揉、多元发展的过渡形态特征。一方面近代意义的婚姻价值观念与礼俗渐次萌发,表现在追求平等与情爱的新型择偶观和自由结婚开始出现,婚姻重财普遍化,新式婚礼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得到传播,离婚率相对增高等,这是近代性因素注入传统乡土社会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社会发展的迟滞及其在某些方面的倒退,民间婚姻又因袭了浓厚的传统色彩,表现为早婚陋习空前盛行,父母仍对儿女婚事具有绝对决定权,旧式婚姻方式及礼俗依然占主导地位等,呈现出复杂曲折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武定彝族婚姻礼俗诗》是第二十八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其中收录了云南省武定县彝族人民口头创作的婚姻礼俗诗歌,记载了彝族纳苏人特有的婚姻礼俗传统。其中包含着古代彝族人民的生态思维和生态智慧。本文从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及彝族传统生态哲学话语出发挖掘武定彝族婚姻礼俗中的生态文化信息,考察典籍中展露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掘古代彝族人民的生态思维和生态智慧,力图实现彝汉生态文明的沟通对话。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婚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西式婚礼的引进,妇女意识的觉醒和五四运动对旧封建礼俗的冲击使得新式婚姻仪式逐步要替代旧的婚礼仪式"。新旧并存,中西共用"是这一时期婚姻习俗演变的主要特点。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婚姻中也可以反映出来,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婚姻法中关于离婚的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出妇女地位的提高已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略论城乡婚姻礼俗的演变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礼俗是民俗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在人生历程中,从摇篮到墓地,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在丰富多彩的婚俗生活之中,是婚俗的施行者和体现者。婚俗一经形成,就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染习传承,世代因袭,成为一股具有约束力的精神力量。本文简要探讨民国、至今城乡婚俗的演变形式及落后婚俗的改革,试图勾勒一条城乡婚姻礼俗变迁的线条,让人们在分析比较中发扬良风,摈除陋习,移风易俗,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的种子萌芽是出生礼俗,到成人礼俗开始定型,开花结果是婚姻礼俗。人性正式经历了这种美丽的礼俗进程,最后人在丧葬礼俗中得以寿终正寝。而这些礼俗中成人礼俗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拟从文学角度和社会角度对成人礼俗进行审视,从文学角度看它是天然的、非功利的,从社会价值看它是人性化的突显,目的性和社会功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12.
潮汕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婚姻禁忌习俗。潮汕婚姻禁忌习俗具有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对喜庆欢乐婚礼气氛的点缀;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与社会道德规范等社会文化意义。由于社会的变迁,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转变的影响,潮汕婚姻禁忌习俗发生了极大的流变。我们必须从潮汕婚姻禁忌习俗的流变中进行积极的思考,正确看待各种潮汕禁忌习俗,发挥其在建设文化潮汕、和谐潮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侗族传统的恋爱习俗与具有丰富的原生文化内涵的婚姻礼俗,构成一部古代婚姻和人类家庭发展史的“活化石”。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侗族各式各样的恋爱习俗中,蕴藏着比婚姻礼俗中的文化内涵更为古老的东西。现略抒管见,拟就教于学术界的专家和同仁。  相似文献   

14.
婚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观念、婚姻方式和婚姻礼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制约着人们的婚姻意识与婚姻行为。从婚姻观念、婚姻方式、婚姻礼俗等层面,对畲瑶两族的传统婚姻文化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不仅可以为畲瑶两族同源异流关系提供有力的文化佐证,同时也为畲瑶传统婚姻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谚语是人民大众集体创诈并广为传承的定型化语句。作为民众文化知识的结晶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民间谚语总是反映出民族生活的内容面貌和人文风情特色,透露出独特的民族的思维特征和价值观念。土家族民谚中,反映婚姻问题的比较多见,其内容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湘西本上风格。本文以这类谚语为例,分析土家族的婚姻态度、婚姻形式,探讨土家族婚姻观念的内容、特色以及具体表现。一、积极的婚姻态度恩格斯在论述家庭起源问题时曾指出,人类的生产有两种: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繁衍和种族的延续。人口生产的前…  相似文献   

16.
云南瑶族传统婚姻的缔结、婚礼以及婚姻伦理等方面均受到了其主要宗教信仰道教的严重影响 ,宗教因素是其传统婚姻中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7.
苗族哭嫁歌及婚姻礼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的哭嫁歌不多,但是却反映出苗族的婚姻礼俗的特点。本文认为,苗族的哭嫁歌是受汉族哭嫁歌的影响而产生的,然而,苗族的哭嫁歌与他们的婚姻礼俗却有着明显的矛盾,这个矛盾乃是了解苗族婚姻礼俗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两汉是中国古代上古婚姻向中古婚姻转化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乡村婚姻具有了越来越鲜明的特性,从婚姻的基本功能到婚姻的基本程式都与城市官僚贵族婚姻有着明显的不同。乡村婚姻功能中的经济与生产功能、乡村婚姻程式中礼俗关系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与把握两汉乡村社会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19.
以生活于桂北地区华江瑶族乡的过山瑶婚礼彩话为调研对象,分析其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认为华江过山瑶婚礼彩话的活态传承与民间礼俗紧密相关,它建立在渲染仪式氛围、抒发人民群众情感和强化族源记忆等现实功用的基础之上,有赖于传承人的延传、创新以及多元媒体的传播。华江过山瑶婚礼彩话活态传承机制是契合过山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重要支点,也是协调社会关系与保护文化多样性可供选择的模式。对华江过山瑶婚礼彩话活态传承的拓展研究,有利于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成婚礼俗不仅有“六礼“,也还有其他许多风俗习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