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杜牧是一位有高远政治理想、才能出众的诗人,一生都念念不忘报国扶世。但在晚唐政局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之际,像杜牧这样的人才却得不到重用,空有才能抱负无处施展。在仕途上杜牧的一生都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悲剧性让杜牧的政治理想诗歌更加震撼和感动后人。可以这样说,杜牧的政治理想诗歌在表现他政治理想的同时,也是一部诗化了的晚唐前期的政治史,达到了真与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杜牧的诗歌具体而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可以说,一部《樊川诗集》就是对儒家思想核心"仁"的艺术阐释。具体表现为挚爱亲人、诚信友朋、关爱女性、关心百姓。这种由己及人的大爱对于生活在晚唐的诗人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这种大爱成就了杜牧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杜牧在七言绝句上所表现出的艺术造诣是极深的。其诗不拘前格,在学习继承前贤精华的基础上立异标新,别开蹊径,创造出新的风格。杜牧绝句以优美的意境、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和爽俊拗峭的格调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也是极为广泛的。  相似文献   

4.
杜牧是晚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诗、文、赋方面的创作成就堪称大家,其中以诗歌成就更为突出。咏史诗更是引起了后世人的推崇,但关于其诗歌主旨的理解,可谓聚讼纷纭。本文力图以全新的角度,对其咏史诗再做探讨,本文认为杜牧咏史诗的主旨,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来分析,与杜牧的理想和心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述了杜牧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而壮志东酬遂寄情声色的坎坷一生,论述了杜牧诗文兼擅,而基主要成就是诗歌。并重点探索了杜牧的咏史绝句和写景绝句的卓越艺术成就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对其艳诗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杜牧诗文编年,缪钺先生做了扎实的考证工作,《杜牧年谱》,给杜牧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后又有胡可先、曹中孚同志的《杜牧诗文编年补正》,《杜牧诗文编年补遗》,在《年谱》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新进展。但是,截止目前,杜牧诗文,特别是诗歌,尚有相当数量未曾系年,这对杜牧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罕。笔者喜爱杜牧诗文,研读中略有发现,愿将所得奉献给大家。其中《年谱》、《补正》、《补遗》未系入的,诗十首,文一篇;《年谱》、《补正》误系、或未加考辨和考证不确、不充分的,诗八首,文三篇。笔者考辨、补正杜牧诗文写作年月,除了引证历史资料记载外,着重从诗文本身的思想内容与语句进行辨析,有的作了推理判断,因而难免错误,望方家、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杜牧在《李府君墓志铭》中对元白诗的批评,主要针对的是元白的元和体诗歌。杜牧出于纯粹的儒家思想立场,指出元白的元和体诗歌在内容上多"淫言媟语",在格调上显得"纤艳不逞",认为这对士风的影响非常恶劣。杜牧注重在诗文中体现儒家学识,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这种批评继承和彰显了有唐一代的儒家诗观,对于晚唐诗风的转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以前人论诗,对于他评价很高,认为李商隐与杜牧是晚唐诗人的冠冕。近来有人提出,皮日休、杜荀鹤代表晚唐诗歌的主流。皮日休、杜荀鹤的作品,尤其是皮日休,能继承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等诗篇的传统,描写民生疾苦,弹劾时政腐败,固然有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精神,但是杜牧在唐代文学史上是否仍有其相当高的地位?本文即拟对此问题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9.
杜牧作为诗人,不仅有出色的诗歌作品,而且在文艺创作方面也有颇多的体会和独到观点.他提出的"文以意为主"的文学创作观、"铺陈功业"的文学功用观、"本求高绝"的文学价值观和"情与理结合"文学审美观,值得我们研究.杜牧的这些文艺思想,不仅可以针砭晚唐文学的时弊,而且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同样富有启发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构”理论 ,通过对杜牧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红色意象——红叶、红花、红颜和红旆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渴望建功立业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他的七绝诗尤为后人称道,杨慎沦唐人绝句时说:“擅场则王江宁,骖乘则李彰明,偏美则刘中山,遗响则杜樊川。”这种评论是比较公允的。杜牧的七绝诗好在哪里,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以“远韵远神”概括,未免笼统、含糊。杜牧七绝的艺术性,值得进一步探讨。杜牧的七绝诗,就其内容可分为咏史和写景抒情两大类。他的咏史诗,善用翻案法,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见解独特。杜牧少有大志,注说兵书,向往贞观之治,这首诗意  相似文献   

12.
论杜牧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反映女性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 ,或赞扬女性的聪明才智 ,或隐说女性的历史清白 ,体现了作者公正而进步的女性观。这种女性观的形成 ,其客观原因是中唐后反映女性的作品渐趋繁荣 ,其主观原因是作者仕途不达而产生士与女命运相似的感慨  相似文献   

13.
杜牧(803——852)是晚唐诗坛上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脍炙人口、独具风格的诗作,深为古今读者所喜爱。尤在当世更享有一代声誉可与李商隐齐名,“李杜并称”,又同伟大诗人杜甫媲美,“人号为小杜”,堪称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确实是有抱负、有才干、有气节的政治诗人。杜牧的诗歌,大都以政治社会为题材,敢于抨击现实,针砭时弊,无情地揭露了封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杜牧的婚姻问题进行了稽考 ,一是杜牧在湖州“自定婚约”的真伪 ,二为其两次结婚的具体概况。文章认为前者纯属子虚乌有 ,未可据信。后者则就杜牧一生两娶的历史真实进行了勾勒 :杜牧 2 6岁时与元配裴氏结为伉俪 ,裴氏生三子 ,约于会昌三年卒于黄州 ;杜牧 43岁时与崔氏再婚 ,崔氏生二子一女。大中六年杜牧卒时 ,崔氏尚健在。  相似文献   

15.
杜牧(八○三——八五二),字牧之。他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历代对于杜牧的研究,成就很高,尤以今人缪钺先生的《杜牧年谱》较为详备,特别是《年谱》给诗文编年,对研究杜牧及其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笔者读了杜牧诗文及《杜牧年谱》,受益很深,启发很大,因而就以《杜牧年谱》中的编年诗文为基础进行研究,订正其中部分错失,对《年谱》中没有编年的诗文,尽可能地编年。本文列入的杜牧诗文共二十二篇,其中诗十八首,文四篇。有关杜牧的部分行年,仍参照《杜牧年谱》,特此说明。限于笔者学识浅薄,文中错误定然不少,敬请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试论贺铸对杜牧的认同与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牧对贺铸的影响是一个明显但少有人提及的问题.<东山词>中以三种方式袭用了大量的杜诗,体现了贺铸对杜牧第二种人格形象的强烈共鸣与认同.这是由于二人身世经历与人生目标的异同所造成的,同时也是贺铸在创作活动中自我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关于杜牧文艺观、美学观的研究,不断有论文问世。但我仍觉有话要说。 一、从宏观上,杜牧美学观的内部联系与规律尚需进一步探讨; 二、从微观上,杜牧美学观的一些概念尚需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8.
在辉煌灿烂的诗歌黄金时代——唐代的诗坛上,杜牧当算是独张一帜的佼佼者。他与李商隐相颉颃,同为晚唐诗圃里的奇葩,是全唐诗人队伍的有力殿军。杜牧之所以占有如此高的地位,与其涛歌强烈的艺术性固然有关,同时也与其诗歌包蕴比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即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试就其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一论述。杜牧一生历仕文宗、武宗、宣宗三朝。此时,唐王朝经安史之乱的大破坏,已经一一蹶不起,虽经元和中兴,会昌略振,藩镇割据并未彻底消除,时有叛藩倡乱。兼之外有仕蕃、回鹘之侵扰掠地掳民,内有宦官势力浸盛作祟,紊乱朝纲。朝廷内部原有的南司  相似文献   

19.
咏史诗经过历代诗人的实践 ,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内容。由于晚唐的社会原因 ,咏史诗被注入了特定的内容 ,具有独特的表现方法。由于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等社会弊病和农民起义的冲击 ,李唐王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场社会的大变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此时 ,有理想和抱负的诗人追慕盛世 ,吊古伤今 ,为咏史诗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在晚唐众多的诗人中 ,杜牧是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他现存的 4 0 0多首诗中 ,咏史诗仅有2 0来首 ,但因其风格独特 ,在绚丽多彩的诗坛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杜牧的咏史诗有明确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0.
“诗歌鬼才”李贺以其浓郁的伤感意绪和孤僻个性创造了一个瑰丽、奇诞的诗歌世界,对后世诗人影响很深。后人在借鉴李贺诗风的同时,也对其悲苦生平深表同情,对其生平传说的传播与接受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态度,其中李商隐和杜牧的不同接受缘由很有代表性。李商隐对李贺生平传说的传播和接受,表现了他对李贺的爱戴以及对他早夭的痛惜之情;而杜牧则由于对李贺缺乏心理情感的认同,因而很难理解李贺的畸形和缺陷心态,也很难将自己的生世期许寄托在幻想中。因此,从二者传播与接受的差异性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李贺对后世的影响情形,以及后世对李贺及其诗歌的不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