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平安家庭靠的是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瑞康社区属天津市经济适用房社区,人口构成较为复杂,居民之间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为使社区大家庭居民和谐平安,社区党支部积极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设立社区法律援助和绿色疏导站,支部书记主动带头参加接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较好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在技术手段、目标设置与治理格局诸多方面呈现出新型治理意蕴。但实际运行中,由于当前基层综合治理体制组织资源、制度资源的薄弱,导致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和结构面临了诸多困境和问题。从根本上看,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一项社区公共服务,同时也属民生法治领域的治理范畴。由此,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下,必须建构与农村社区法治需求相适应的民生法治体系,以“共治”为思路推进政府、社区与居民依法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以“民生”为前提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矛盾纠纷治理,以“法治”为保障努力把社区矛盾纠纷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形成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实现以民生法治为导向的基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群众、个体与社会组织等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而往往是群体利益,化解难度不断加大。新时期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正确处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迫切需要健全多管齐下、全面系统的矛盾源头预防预警机制,健全和完善及时调处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拓宽和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矛盾将在一定层面一定范围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如何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调处机制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解析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路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达到社会矛盾的法律有序调处,以从根本上、多渠道、多角度地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有人将农民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称之为希望田野上的“四季歌”;有人将教师备课、授课、辅导、育人称之为园丁“四季歌”;也有人将环卫工人日复一日清扫路面、运送垃圾、培育盆景、修剪花木称之为美化城市的“四季歌”。而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副镇长、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主任、镇司法所所长刘平林,一年四季致力于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唱响了一曲老区和谐平安的“四季歌”。  相似文献   

6.
李传厚 《社区》2011,(25):42-42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司法所在社区调解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五个结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在日常的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注重与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深人广泛开展法律“六进”和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和激化。  相似文献   

7.
赵明 《社区》2012,(15):12-13
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街道广储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权力、没有职位,没有一分钱报酬,却常年走东家、串西家,排查纠纷、调解矛盾、宣传法律,他们以一颗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赤诚之心,换来一方和谐,被居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枉区的“和事老”。他们就是扬州市首个民间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广储枉区“劝导服务队”。  相似文献   

8.
以调解为代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应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完善社区调解制度。社区调解制是社区调解员采取说理的方式,运用情、理、法化解居民之间纠纷的制度,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秩序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上海市社区调解在全国占领先地位,但是上海市社区调解制度尚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朱荣根 《社区》2013,(31):42-43
自从到社区工作以来,我一直负责社区的综治工作,这些年调处的纠纷可谓五花八门,但我始终做到用真心、耐心、细心参与纠纷调解工作,调处中及时抓住纠纷双方的平衡点,运用相关技巧,做到公正客观,求大同存小异,努力实现“双赢”局面,从而化解矛盾,消除隐患。下面是我的几篇有关调解工作的民情日记。  相似文献   

10.
聂清华 《社区》2023,(1):30-31
近年来,在城市基层治理和文明示范城市创建过程中,物业服务问题逐步凸显,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关系紧张,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与堵点。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着眼于破解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矛盾问题,构建和谐共生关系,增强社区治理合力,积极探索实施社区治理主体共治共享、融合发展“六步工作法”,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中的一些矛盾问题,推动“几家人”变成“一家亲”,初步形成一条党建引领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燕  张振萍 《社区》2009,(4):29-29
天津市大港区海滨街活跃着一支矛盾纠纷调解队,他们由各个社区的综治专干组成。多年来,这些基层调解员用真心、热情和爱心化解社区的矛盾,细解居民的“锁结”,在构建和谐社区、维护一方稳定的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互动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区矛盾纠纷在表现类型、发生场域、解决形式等方面出现转型,并呈现出发生领域广泛性、强关联性、反映渠道多元化等特征。如果新的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妥善化解,不仅影响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还可能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化解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矛盾纠纷,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完善“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化解矛盾纠纷的思路和理念,完善“网格化+网络化”双网协同的矛盾纠纷治理模式;引入“四环介入”模式,构建“全息”动态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有序。  相似文献   

13.
王希曾 《社区》2014,(4):51-51
前脚退休,后脚社区主任闻讯上门,请我当“老娘舅”。“老娘舅”,这是什么工作?主任见我有些不解,笑着解释说:“过去家族里发生什么矛盾,都请老娘舅出面调解。现在我们社区把有威望的退休老党员聘为‘老娘舅’,让这些最熟悉乡隋民风的‘老娘舅’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中唱主角,维护居民的幸福安宁。”  相似文献   

14.
黄涛  封祺翔 《金陵瞭望》2008,(19):68-68
2008年7月29日.正值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鼓楼区工人新村小学决定利用暑期整新改建校网.在改建校内厕所中与社区居民胡某(化名)等人发生了矛盾纠纷。社区党委书记、十七大党代表谷宁丽一行“闻纷而动”.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纠纷现场。  相似文献   

15.
孙艳 《社区》2013,(13):50-5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街道民祥园社区多为经济适用房,有近四千多户一万多居民组成,这些居民来自各个地方,有着各种思想意识及各种风俗习惯,因此,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层出不穷,人称“万难小区”。居民往往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所以,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在这个小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解决跨界环境污染纠纷的地区之间合作协调机制不断地推进和完善,但学界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调解方面,而对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机制的研究鲜有涉及。国家立法或者地方立法层面也没有详细具体地规定行政调处机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0条仅仅是原则性地规定了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因此,有必要从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适用范围、主体、方式、性质及效力等基础问题展开研究,以充实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国内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李庆钢 《社区》2013,(22):17-17
在湖南省岳阳市巴陵石化公司鹰山社区,有个“党员调解服务站”,居民都简称“党调”。10名熟悉政策、懂法律、善于做思想工作、有威信的离退休老党员担任调解员,公平、公正、公道地调解处理社区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两年多来,共调解邻里矛盾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彝族习惯法在凉山非诉讼纠纷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定纷止争作用,本文探讨了彝族习惯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积极作用;也分析了其挤占现代法的治理空间,使得恶俗纠纷难以有效治理等消极作用。进而提出了加强"德古"培训、成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构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彩霞  高红玲 《社区》2014,(36):35-35
为切实妥善化解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探索建立复杂矛盾纠纷调处“听证会”制度。听证会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矛盾纠纷所在村居(单位)的领导干部、管区及村干部、部分群众代表、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室、派出所、问题涉及单位负责人和矛盾纠纷所涉及的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  相似文献   

20.
杨晨  崔勇 《社区》2009,(1):25-26
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街道,每个社区均有2名特殊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不拿一分钱薪水,却依然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积极协助居委会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帮扶困难群众等各项工作,他们就是社区“零薪主任”。但“零薪主任”运行这几年来并不顺利,他们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