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就在不久以前,人们还普遍认为循环理论如果不是十足的迷信也是天真的迷信,但由于一般生物物理研究和场论的结果,这种理论新近已经取得了一些科学的身价。在从牡蛎到人的有机体中的生理学趋势支持了下述论点,即节奏是自然界普遍性之一;我们必须承认节奏是我们世界的一个部分。从本书得出的正确结论迄今还无法加以概述。但它有力提示:活的有机体和可以称做生命本身的  相似文献   

2.
杜威对“经验”的阐释,直接建构性地影响了伯林特的艺术美学和环境美学思想。杜威通过“一则经验”所恢复的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连续性,被伯林特用“审美场”加以明晰,“构成艺术的对象”与“经验发生的情境”相互结合到一个统一的经验序列中,传统的“艺术对象论”消弭,“参与美学”为当代艺术作注解。在艺术突破将人隔开的屏障,而与日常生活经验接轨的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融合。在经验的节奏中,杜威将艺术扩展到了自然当中。在经验的交互中,伯林特使人通过身体参与到环境中去,艺术经验演化为环境体验。而在伯林特将环境视为涵盖艺术的范畴而建立环境美学时,自然却是其忽略的领域。从经验出发,重审自然美学的特殊性,则为延展环境的纵深度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艺术到底是“表现情感”还是“唤起情感”在美学史上曾经引起巨大的论争,然而这种论争大多忽视了情感本身是什么。当代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情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普遍认为情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每一情感都是处于关系之中的具体而独特的存在。这些研究使我们能够在新的基础上重新阐释这两个传统的美学命题:艺术“表现情感”与艺术“唤起情感”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它们展示了艺术与情感关系的不同维度,扩大了艺术的外延,呈现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纭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有机体,社会成员同这个有机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复杂而又多变的关系,就构成了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  相似文献   

5.
统一和完整的形式最容易引起人们视觉上的舒适感。和谐美作为广告形式美的一个基本法则,在广告艺术中体现为各组合要素完美地形成一个自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现为对比、对称、节奏、韵律等审美形式。广告通过归类的方式建立和明确与主题的关系,运用近缘关系根据广告主题的需要,组成完美的格式塔。在版面编排上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图文搭配、色彩组合、语言运用等各种影响广告效果的元素。在广告内容上,要处理好主体与非主体之间、主要内容与非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话剧是由各种各样的节奏所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话剧的节奏,首先寓于剧作家所编的故事情节之中。即体现于故事起承转合的每一个阶段。其次,话剧的节奏.见之于人物富有个性的对话中。再次,话剧的节奏,还体现为舞台的场景变化。总之,话剧的节奏,比其它艺术形式更加复杂和丰富多姿。话剧导演的使命就在于在话剧的整个演出过程中,娴熟地运用这些节奏,来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杜威道德教育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的德育理论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最要组成部分,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导源于他对教育的根本看法。杜威的教育理论与传统的教育理论不同,它关心的不是知识而是“经验”,所谓“经验”,在杜威看来,就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表现”。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的变动不居,要求有机体必须为适应环境而不断构造既有的经验。经验构造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因为借助经验的构造或经验的不断增加,人们不仅提高了对环境的认识和把握,而且也加强了对自身的理解和控制。所以,杜威把教育的本质界定为“经验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8.
节奏美随想     
本文认为,节奏并非都是美的,所谓节奏美是指对象的时空节奏给予人的精神愉悦;节奏美或不关,是由人的生理平衡机制、心理愉快机制决定的;一部电视剧能不能给人以节奏美感,在于作品的整体节奏与观众的接受心理节奏之间是否建立了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适应关系,体现这种适应关系的快节奏的审美力场是电视剧显著的艺术特征,电视剧的节奏同电影的节奏和小说的节奏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杜威关于艺术审美中节奏的能量组织作用的观点被称为“审美经验的生态动力学”.这一观点揭示了节奏作为生命运动的感性特征对于生成“一个经验”的动力性质,还阐释了节奏的自然本源及其作为普遍存在模式的生态本质,并认为审美知觉乃是能量组织通过累积性进步来生成完满的审美整体的连续性的动力过程.这种动力学观念揭开了人类审美活动生态真实中的极其重要的特殊生命机制.对这个思路的认真领会和深入研究,一定会对美学学理的生态学化产生十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青海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的特殊性汪增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有机整体,要科学地揭示这个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制定能够反映社会有机体的范畴,这个范畴就是“社会形态”。当前,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全面协调发展的今天,研究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对杜威所提出的"艺术即经验"的动态解读,是重新阐释杜威美学的关键所在.杜威关注艺术与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联,认为艺术自身的产生就是为了使人类获得有意义的经验,而经验的持续再创造也更加有利于艺术的发展.艺术经验不可能在一个静态环境中获得,而其自身也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2.
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是指艺术经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的解体而走向终结,于是在艺术中无法实现的"理念"转移到宗教与哲学领域。艺术在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内终结了,而在历史上继续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终结论"是有效的。在黑格尔整体框架之外,"艺术终结论"的局限凸显,并遭遇了零碎化的现代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艺术自律作为现代性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可以在马克斯.韦伯所提供的合理化理论中得到必要的说明。一方面,艺术自律包含了一个艺术自身合理化的过程,它不仅表现在艺术技法或理论的发展上,更表现在现代艺术最终借助于审美—表现理性为自己划定了疆界这一事实之中;另一方面,艺术的合理化又离不开整个社会生活的合理化,正是后者为现代艺术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校园景观当中的公共艺术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欣赏和美观为目的的雕塑、壁画、建筑等,而是更加注重使用主体体验感、归属感等感官提升的一种人文主义背景下的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在一个特定环境当中,主体的需求也逐渐从对景观、作品的欣赏上转变为该环境是否能够给自身带来愉快、积极的心理感受。因此,只有具备了人性、包容、尊重、文化和交流等特征,能够体现出对该环境中使用对象的心理人文关怀,才能被称之为优秀、合理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5.
课堂调控艺术反映着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水平 ,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调控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节奏和课堂意外情况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与国外声乐教学艺术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声乐教学具有注重纯技术训练,忽视艺术性的表达;注重高声区教学,忽视中低声区的训练;注重细节的处理,忽视整体性把握;注重单旋律的演唱,忽视与伴奏的配合;注重纯声音的训练,忽视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身体"概念在杜威的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这一概念,就无法对其"经验"概念与"自然"概念、自然与经验的连续性,以及艺术经验的构成方式和最终根源进行彻底而有效的解释。身体不是与心灵对立和分离的封闭实体,而是表现为心理—物理事件的开放性主体。身体渗透着精神的因素,它具有综合功能。身体给环境赋予意义,身体是艺术经验的第一自然,是艺术的根源,也是艺术的原形。身体不但将艺术观念和艺术构思实现出来,而且通过工具介入对自然物的改变,它也在这种改变中改变自身。  相似文献   

18.
影视艺术鉴赏过程从总体上讲 ,是鉴赏者观赏影视艺术作品 (客体 )时产生的感受、理解——即审美认识和审美评判。在这一过程中 ,鉴赏者要调动审美感觉、知觉、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 ,进而形成有机统一的、动态的审美心理机制。影视艺术鉴赏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审美直觉感受——体验和理解——超越与升华三个阶段来描述。  相似文献   

19.
徐渭和凡·高是中西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画家,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跨越时空的障碍,对他们的艺术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具有不同的国籍,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但是他们艺术风格的形成、艺术精神的实质以及对传统美学的突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现代陶艺发展和城市环境发展的现状,探讨将现代陶艺介入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力求在两者的创作中找到一个介入的契合点。论文在充分调研和阅读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分析两者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探求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提出了现代陶艺在建筑环境中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目的是使室内外环艺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设计相融合探索出新的设计方法,以便创作出更好的城市环境空间。现代陶艺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介入建筑空间,可以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获得精神的提升。这是现代陶艺介入建筑空间,对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有益的促进,同时对于现代陶艺的自身发展,也是积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