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调查数据,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所有权结构如何影响其研发投资.结果显示:①企业研发投资的强度和频度都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呈现“N”型变化.②不同股权性质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国有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资源效应较强,而公司治理效应较弱;私人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资源效应较弱,而公司治理效应较强;公司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资源效应和公司治理效应都较强;集体股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资源效应和公司治理效应都较弱;外资股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一定的资源效应,但公司治理效应最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1435家A股上市公司2011—2018年度的面板数据,以企业金融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研究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金融化行为给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带来严重的时滞效应,研发投入对当年企业绩效不存在促进作用;(2)研发投入对未来一年企业绩效有双门限效应,二者呈倒N型关系,在第二区间内研发投入促进未来一年企业绩效;研发投入对未来二年企业绩效有单门限效应,在第一区间内研发投入促进未来二年企业绩效;(3)在适度的企业金融化水平区间内,研发投入才会促进未来企业绩效。本文指出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最优区间占比分布具有区域、行业和企业性质异质性,并进一步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企业合理管理研发投入和防止企业脱实向虚。  相似文献   

3.
研发和生产都是企业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已有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在考虑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时多将这两个环节割裂开,这影响对创新绩效关键环节的甄别。为克服这一不足,以中国乘用车产业为例,分析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通过回顾已有研究,建立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研究框架。利用1998年至2007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泊松模型和随机前沿方法,检验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价值这两种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两类产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相对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外包两种研发模式对企业的专利开发均有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而技术外包会显著提高企业新产品生产的技术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新产品价值;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的专利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与新产品价值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需要协调和匹配研发与生产活动,才能使研发投入转化为有效的创新绩效。 研究结果是对创新绩效已有研究的补充,并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企业两种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说明同时考虑研发和生产环节以及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度量的必要性,而聚焦于特定产业的研究避免了传统跨产业研究中忽视不同产业异质性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指导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帮助自主品牌企业提升他们的创新绩效,政府的自主品牌扶持政策在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同时更应当重视传统的制造技术,企业本身也应当将更多的资源从高速的新产品开发投入到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管理能力提升中。  相似文献   

4.
考虑研发不确定条件,在研发阶段可合作,产出阶段产量竞争的两阶段动态博弈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竞合模式下,企业的研发决策及所能获得的研发绩效.结果表明,相对于研发竞争,只有溢出效应大时,研发卡特尔下企业才会降低研发门槛值,提高投资水平,同时,企业研发绩效得到增加,竞争研发联盟下企业一定会提高门槛值,降低投资水平,而其研发绩效是不确定的.卡特尔研发联盟优于其他模式,企业研发门槛值最低,投资水平最高,同时可获得最高研发缋效.此外,研发竞争下,溢出增加时企业一定会提升门槛值,降低投资水平,研发绩效可能会增加;研发卡特尔下,溢出增加企业一定会降低研发门槛值,提升投资水平,研发绩效增加.  相似文献   

5.
技术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TLC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伟  于渤  朱彬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579-583
在分析技术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生命周期对技术管理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5l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在不同技术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技术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技术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技术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每一个阶段中,技术管理能力都比技术能力更为显著地影响企业绩效.研究结果对加强我国企业技术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财税激励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9年新能源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均能提升新能源产业的创新绩效水平,且政府补助的激励效果优于税收优惠。(2)研发投入在财税激励政策与创新绩效之间承担部分中介作用。(3)相比于实质性创新,财税激励政策对策略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4)研发投入承担的中介效应存在企业异质性。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财税激励政策效果的研究,对提高财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提升新能源产业研发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188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中介"和"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效应,而"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但却存在显着的间接效应.研究证实,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应最为显著.研究还表明,垂直和水平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程度不同,同顾客、供应企业的垂直协同相比水平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绩效偏差和冗余资源会激发企业调整策略和行为,这可能带来投资强度的变化.以中国48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STATA软件对其5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冗余资源以及不同方向的历史绩效偏差、未来绩效偏差对投资强度变化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对投资强度变化进行分情境t检验以及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负的历史绩效偏差和负的未来绩效偏差均会降低投资强度,且前者会减弱后者对投资的影响;冗余资源能够增加投资强度,并且会增强负的未来绩效偏差、减弱正的未来绩效偏差对投资强度的影响.这些规律说明历史因素和未来因素将共同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并从绩效偏差和冗余资源等视角为预知和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论同时从投资这一具体行为的角度对组织行为理论、前景理论等做出修正和推进.  相似文献   

9.
刘宁  贾俊生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6):85-92,103
本研究基于社会分类理论和信息与决策理论,分析研发团队多元性的社会属性、信息和价值观三个不同维度对知识分享及创新绩效的影响,提出研究假设。论文利用62家高科技企业的71个研发团队的调查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研发团队的社会属性多元性对知识分享、创新绩效具有消极的影响,而信息多元性对知识分享、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观多元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此外,社会属性多元性和价值观多元性对信息多元性与知识分享的关系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战略实施与企业绩效:项目管理机制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管理理论认为,战略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机制得以实施,但多数文献对项目管理机制在业务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把"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群管理"、"阶段门审查"等项目管理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业务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研究发现,三种项目管理机制都对低成本战略一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项目管理办公室对差异化战略一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从而证实了项目管理机制在不同程度上可以作为战略实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针对研发项目阶段性特点,结合博弈论的思想,分析了多个研发项目组成的投资状态组合,构建了研发项目动态选择模型。首先,根据研发项目多阶段的特征,利用孪生证券的思想,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建立了项目中止决策准则;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发项目的投资决策状态,建立了二十五个状态的切换场景;然后通过实际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得出了研发项目投资的影响范围概念图,最终实现两个项目的最优投资决策目标。  相似文献   

12.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in technology/innovation management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ta-analytic review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literature indicate a positive impact of product innovativeness 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has not examined the link between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veness. This study, therefore, aims to fill this gap of knowledge by investigating the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product innovativeness relationship and 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R&D investment and configurational context on this link. Based on a panel sample of 105 high-technology firms over a six-year period, a least squared dummy variable s model reveals interesting results. First,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product innovativeness. Second, R&D investment increases the effect of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on product innovativeness. Lastly, firm size exhibit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ntribution of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to product innovativeness. However, firm age positively impa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venes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reveals a positive effect of product innovativeness on firm growth.  相似文献   

13.
研发投入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如何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本文基于创新网络嵌入的背景,构建同一创新网络内两个企业间的博弈模型,针对不同网络位置企业竞争博弈和相同网络位置企业竞争博弈两种情形,探究在研发竞争状态下企业研发投入受网络地位、网络关系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嵌入下,同质企业的竞争性研发投入与网络范围的技术溢出、网络平均吸收能力以及网络中心度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也为有效激励企业创新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ial firms.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little research exist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R&D for the financial and/or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firms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service R&D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firms. We identify five categories of R&D activities and investigate their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100 ICT firms, with a focus 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in South Korea. We postulat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D efforts and a firm's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findings only partially support our hypotheses; unexpect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R&D management negatively influences a firm's performance. We present detailed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相似文献   

15.
Drawing from the resource-based view, we investigate how firm and country combinations affect international SME performance. Using a sample of 2676 international Korean SMEs,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ME R&D investment, home region orient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sults show that R&D investment has a horizontally inverted S-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reflecting cost leadership, stuck in the middle, and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We also find that a home region orientation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Home region orientation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when R&D investment reflects cost leadership or differentiation but negatively moderates a stuck in the middle strategy.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核心之一是人员管理。研发人员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和主导资源,具有典型的稀缺性、创造性、主导性、体验性以及高信息需求等异质性特征,能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满足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激活其创新潜力和活力,是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和管理技术人员的关键。        聚焦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特征,运用创新网络嵌入理论,提出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相关测量变量的调查问卷;利用Spss 19.0和Amos 21.0软件,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269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创新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验证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关系嵌入仅对创新过程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效能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在研发人员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从技术人员创新绩效管理的微观视角入手,探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内涵、实质和影响因素,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关系嵌入悖论进行实证检验和解读,提出提升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创新网络嵌入式开发策略,包括聚焦产学研战略协同和集群创新、强化关系网络建设和位置管理、营造宽松氛围以提升创新效能感等。  相似文献   

17.
唐清泉  巫岑 《管理科学》2014,27(5):12-23
内部R&D投资和外部技术并购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均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从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分析内外部R&D间存在的协同效应,并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关联并购对协同效应的影响。基于医药企业技术含量高、R&D投入强度大、属于重点推进并购重组行业的特征,以2002年至2010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医药行业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OLS回归模型,通过LR检验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R&D的协同效应存在于医药行业企业,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单纯的进行内部R&D投资或者只进行外部技术并购,都不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最优技术创新模式;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该协同效应主要存在于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不同于已有研究关注的控股股东利益驱动下的关联交易,关联并购作为一种特殊的关联交易,其具有的信息优势有利于企业内外部R&D协同效应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公司治理研究将处于不同组织环境的企业等同对待,造成了研究结论的较大分歧.本文依据投资机会集(IOS)理论,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在设定投资机会集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成长性的企业其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其经营绩效的改善与独立董事比例、高管层的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但与高管层年薪相关关系不显著;成长性较低的公司.其经营绩效的提高与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层的持股比例相关关系均不显著,但与高管层年薪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Cross-border R&D can contribute to the enhance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emerging market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EMNEs) by benefiting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However, scant research exists examining the location impact of cross-border R&D for EMNEs on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fills thi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ap by building upon the literature of genetic distance in connection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 We use a panel data of Chinese high-tech listed companies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impact of genetic dista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ross-border R&D and the role played by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ur results reveal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ross-border R&D. Importantly, we highlight the motivation for cross-border R&D of EMNEs to acquire technical knowledge magnifi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genetic distance and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genetic distance on cross-border R&D performance. We conclude this paper by discussing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genetic distanc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well 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ross-border R&D of EM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