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这些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构成了两大文化系统,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其核心则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笔者把科学知识放到人类文化的视野中,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文化功能、科学精神的内涵及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的研究,探讨科学精神的人文价值和实现科学精神人文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许地山成长于东西文化激烈碰撞、交锋时期.由于时代因素和自身经历使然,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及欧美近现代文化都在他身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导致了其创作在人文导向上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儒学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观念文化系统,它蕴含着不少"文化悖论",从中既可窥测到人文主义的要素和特点,又可发现不少非人文乃至反人文的文化特质.儒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特质主要表现在弱宗教、内在超越、天人分立、重人、民本和重人文等六个方面.它的非人文主义乃至反人文主义特质主要表现在带有宿命论倾向、缺乏感性自然和世俗功利的诉求、抹杀人的个性和贬低个人的价值,以及把人文自然化等层面.儒学的人文主义和非人文主义特性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教育涉及到教育的目的、社会的价值和文化导向,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塑造.人文学科拓宽了科学文化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更具有创造性.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人文精神有助于科技发展获得人道方向.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且铸就了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有力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近些年的奥运会中,吉祥物的民族个性、象征意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越来到加强,已经成为一球化的文化新景观.我们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6.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安派的主将袁宏道任吴县令,万历二十五年,再历游吴越.作为一种较成熟的文化类型,吴地人文相当程度上改变着袁宏道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学观点,为重塑其文化人格和审美品格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参照.在批判接受吴地人文的基础上,袁宏道形成纵情适意的文化品格和"独抒性灵"的诗歌观点.袁宏道与吴地文士在"性理"和诗歌创新观念两方面的冲突分歧,则代表着万历中期革新诗人与吴地文士在学术思想和诗歌创作理论上的分野.  相似文献   

7.
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其发展与人类的文化发展同步而行.在中国的历史里,水文化拥有小至正心、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的博大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中、后期,从欧美到中国忽然先后兴起了对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呼唤与重构.这无疑将成为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不只是对已往世纪的反思与矫正,更重要的是关涉整个人类、中华民族、年轻一代怎样步入21世纪,并在新世纪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质言之,就是在新的世纪如何生存与发展.因而,我们有理由对此投以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临沂有着一定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一直以来,临沂旅游过于侧重于其观光旅游,已无法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临沂必须继续加大挖掘其历史和文化资源,发展人文旅游,才能实现临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临沂人文旅游的优劣势以及现在临沂旅游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作战略思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文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韧不拔的从道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理想、"文化中国"的包容意识、守成创新的进化意识、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这些人文思想具有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它们对全民族的价值观念产生统摄作用,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激发、认同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史上第二次文化大繁荣的代表人物孔子 ,以“人本主义”构成儒家文化的核心——仁学。脱出了远古的“天本主义”与“神本主义”,导致了后来的民本主义——民主主义和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目前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 ,中西文化应通过平等交流 ,融汇成新型的综合性的世界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谁是中华故地上与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血缘和文化传承关系的最早居民、谁在中华远古史上最早拥有或传播了龙文化、创造了文字和历法等 ,论证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不是黄帝和炎帝 ,而是伏羲氏。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重大的影响。李大钊吸收了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曾国藩、谭嗣同、章士钊等的思想和学术,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研究湖湘文化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展示中国的地域文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从而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船山崇祀与近代湖湘地方文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是与湘人有意识建构地方文化的努力分不开的.王夫之作为可资利用的地方先贤和学术偶像,受到湘人的极大关注与推崇,通过刊印遗书、讲求船山学说,崇祀为地方偶像,并最终将其列入文庙祀典,船山思想内涵得以光大,并作为地方文化建构的有利质素,逐渐融入湖湘文化精神中,成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船山崇祀作为地域社会建构自身文化体系和象征系统的一种话语,极大地促成了湖湘文化在近代的辉煌和成功.  相似文献   

15.
朱千华的“岭南文化三部曲”试图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重的岭南形象,揭橥岭南文化丰厚复杂的内涵,但却陷入了迷失和困境.《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贯穿全书的女性审美意象使得岭南形象存在着被凝固化、阴性化的危险;《岭南田野笔记》以“魅”的叙事,渲染了岭南文化的神秘独特,但缺乏对文化与人性深层次的反思;《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试图呈现出明清时期岭南文化精致高雅、兼容开放的格局,但语言的程式化,鲜活细节的匮乏,叙述重点的不突出,使得审美表达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6.
平安文学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平安朝,“日本的汉文学”“几乎被白居易的诗文涂成一色”,它产生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在中国文学刚开始传入日本以后,出于对先进文化的崇拜,追逐新倾向,只顾模仿拟作而致。”[1]平安朝的文人在选取白诗时,是具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选取角度的。由于能够和日本人物哀忧郁的民族心性相契合,因此白居易的那些感伤诗成为平安文人模仿的主要对象。然而这种摹仿和承袭与白诗的主旨在有一定联系的同时也有巨大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7.
布鲁尼是彼特拉克热衷的追随者,他崇尚古代社会,遵从古代典籍,在对希腊古典作家著作的大量翻译过程中,训练了他慎密的思维、求真的品格和严谨的学风,也从中学到了对历史事件因缘的推导和辨析艺术,转而为以拉丁和希腊的原始资料为基础的历史写作。他善于鉴别、校勘、考证、修订史料、用互证互补的方式作传或修史,史学写作的古典主义倾向融贯其间。史著中超越古人的观念和个人能力的自信心,寓示着人本意识的觉醒,加之他对当世佛罗伦萨社会的认识和进行研究的理念,构筑了他史学的现实主义基础,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历史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作为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激进主义者 ,他的中西文化观对新文化运动发展有着内在指导意义。文章从陈独秀的文化社会整体观出发 ,考察了其中西文化观的内容 ,并对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韬经历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重重的矛盾使他对未来、对自身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迷惘.这种迷惘的状态在他的三部文言小说中具体表现在对社会的另类期待;人生价值取向的低靡;个人生活的颓唐.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特殊心态.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颇深,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又有来自于中国文化内部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晚明文艺思潮。晚明文艺思潮对丰子恺漫画创作的影响,表现在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独创、强调个性表达以及向民间文艺学习等三个方面,丰子恺在漫画领域取得的成就,正得益于这种遥远但却坚实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