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追求和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和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巩固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承担着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和谐的主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优化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很多,其中,以人为本是一个重要方面.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扬弃的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破除旧的观念和不符合社会和谐的观念,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协调共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以人为本思想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理论前提和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出。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通过法治来实现和保障其运行和发展。在法治框架下通过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公民权利的保护、追求公平正义的制度、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维护法治的社会秩序和精神文明建设六个方面的探讨来解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试图从理念上把握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俨然已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念。认真研究和探讨以人为本的价值本位、原则和追求等内涵,对于构建以人为本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俨然已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念。认真研究和探讨以人为本的价值本位、原则和追求等内涵,对于构建以人为本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逐步全面的过程.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发展作了更为全面科学的界定,并将"以人为本"置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地位.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二者前后相继,彼此贯通,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领原则,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延伸.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体系中重要的方法论。就其理论定位来说,"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整体,应该从发展脉络上去认识其逻辑联系,从科学内涵中去思考其相互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践行中,无论是在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策略,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内部结构,都应该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用"以人为本"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用"以人为本"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价值内涵。从主体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党意识、国家意识和人民意识。而和谐社会则是政党价值意识、国家价值意识和人民价值意识的统一。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也体现了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更是有着深厚的传统。“中和位育”作为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其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研究和借鉴“中和位育”思想所包含的丰富的“和谐”思想,可以给我们今天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利用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区域差异大,内部发展失衡的现状,阻碍着我国改革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影响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制约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将大大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视域下和谐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型社会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重大"瓶颈"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社会发展目标上,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追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层面构建和谐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两型社会价值诉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大学的若干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如何构建和谐大学既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前提;加强领导集体建设,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弘扬大学精神,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大学的价值追求;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具体践行.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关于人或社会的理论都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这种关切一方面是审视人类生存状态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是确立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趋向。构建和谐社会,从微观上看,是要解决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但从宏观把握,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其核心乃是人的发展、完善和解放。因此,在和谐社会视阈下,需要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其为人类自身生活的目标做出科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探究其传统文化基础,对于我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