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拍摄个人写真集,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一直是前卫男女的“专利”。然而,西安市一个名叫侯小奇的打工仔,却从女明星们风行孕妇写真这种现象中发现商机,开了陕西省首家孕妇写真馆,专门替准妈妈拍下一生中最美丽的瞬间。结果,他凭此月赚两万元。  相似文献   

2.
杨秀莲 《今日南国》2006,(23):60-62
2006年11月24日,中国第一位出版人体艺术写真集的女性汤加丽领衔主演的歌舞音乐剧《魅》在南宁演出引起很大的轰动,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个"人体艺术写真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孙尘 《可乐》2010,(1):61-61
李敖送报经过女生宿舍,君若总捧着一杯热牛奶等着他。李敖满怀怀念之情地回忆说:“历史系四年中,跟我感情最深的女朋友是‘罗’。”这个“罗”叫罗君若,是李敖读高中时就爱上的女生、她比李敖低一级,功课极好。李敖高三时休学在家,写了很多情书给她。每封情书,  相似文献   

4.
去年,李敖回祖国大陆的“神州文化之旅”,向世人展示了多种面相。我们要全面地、完整地看李敖,既要看他的正面,又要注意看被他遮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5.
舒圣祥 《金陵瞭望》2005,(18):15-15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于19日正式展开。李敖将在北大、清华及复旦等三所高等学府进行三场演讲,演讲门票,分配到院系,中签几率很低,只有1%左右。因此,北大学生论坛上掀起一场“我对李敖有话说”的竞问活动。初步统计,130多个提问帖中,对大陆当前热点问题或现象的态度和看法也成了学生们的热门“考题”。不过意外的是得票率排在第一位的问题是李敖对“超级女声”现象的看法,问他究竟是“玉米”还是“凉粉”?  相似文献   

6.
2005年9月19日,凤凰卫视“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正式启动。李敖19日上午乘飞机从台北启程,经香港于当天下午到达北京,开始为期11天的“神州文化之旅”。虽然我们不能全面详细地了解“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中,凤凰卫视所做的所有幕后策划工作,但是通过这次旅行前后凤凰卫视及相关媒体的报道来看,我们仍然能够看出主办者公共关系管理的妙用。>前期策划1、身份定位。在李敖之前,连战、宋楚瑜已来大陆进行了访问,而李敖的身份很复杂,他不仅是历史学家,还是写了1,500万字的著名作家,无党派“立委”,又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对主办方和李敖来说,以学…  相似文献   

7.
李文 《百姓生活》2010,(2):15-15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一向孤高自傲,自诩不凡。一次上陈鲁豫的《鲁豫有约》栏目,鲁豫问李敖:“大师会崇拜什么人么?”李敖不假思索地嬉笑道:“我会照镜子。”鲁豫又问了一遍:“难道大师真的不会崇拜什么人吗?”  相似文献   

8.
姜钦峰 《可乐》2010,(11):35-35
你最崇拜谁?这个很简单的问题,李敖是这样回答的:“当我要找我崇拜的人时,我就照镜子。”李敖喜欢吹牛,他这样说更多是为了逗大家开心。不过,能让李敖崇拜的人确实不多,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算是一个。在许多场合,李敖都提到过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9.
黄蓓 《成才与就业》2009,(18):34-36
眼下,很多毕业生求职时热衷于拍写真集,并将写真照片当作应聘用的简历照投寄出去。也许,你能想象得出:当面试官发现面试者与简历照片相差甚远时,其表情是怎样的惊讶与失望。  相似文献   

10.
萧师言  肖莹 《社区》2010,(2):17-18
他自称:阅人无数、斗人无数、告人无数,“光凭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李敖为了表示对台湾当局“军购案”的质疑,用“个人防身”的行为。来阻挡当天会议进行。他先是大骂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内定要让“军购案”过关,之后拿出个人防身电击棒、防狼喷雾罐,戴上防毒面罩,表示不畏后果要求会议中止。李敖几次喷射催泪瓦斯,呛得朝野立委眼泪直流,会议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1.
林清玄 《社区》2013,(23):16-17
每一次,李敖都是既孤单又顽强地走进监牢的。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台北地检处报到,不要朋友去送他。不了解李敖的人会认为李敖失败了,但是了解李敖的人知道,监牢对李敖丝毫无损,因为思想的光芒是任何铁窗不能隔断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写真实”不等于抄录个别的真人真事对文艺“写真实”抱怀疑和反对态度的同志,一个重要的理由,认为提倡文艺“写真实”会使创作流于自然主义。乍听起来似乎言之凿凿,很有道理,其实,这是对文艺“写真实”的一种曲解。文艺“写真实”和文艺创作上的自然主义,是两个有严格区别的理论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不能把前者视为后者之因。把后者视为前者之果。文艺“写真实”是指作家在处理生活和创作的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它要求作家无论写什么题材和什么样式的文艺作品,都必须忠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不许凭空编造。如同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这“见过”的或“听到过”的事实,也许是个别的真人真事,但不是照抄,而是“加以改造”的基础。别林斯基曾说过:“忠实地摹写现实,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办到”,不仅要“用言辞、声响、线条和色彩把大自然一般生活底理念描写出来,复制出来……”,而且要使读者“可以从略图中,缩影中看到整个大自然,有如地球在地图中一样,让他感觉到鼓舞宇宙的生命底吹拂、呼吸,给他带来那燃烧宇宙的火。”  相似文献   

13.
风凰电视台的“李敖有话说”是个收视率很高的栏目。李敖大师在这个栏目中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常用图片开始说事,观众能够通过观察他提供的各种图片与之实现互动的效果。这应该是他的节目让人兴趣浓厚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这个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政治性、真实性的涵义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曾几次煞有介事地批判起“写真实”论来,他们“左”得出奇,似乎比谁都“革命”!他们的一些“批判”文章,把“写真实”这个命题的本身也打上了修正主义的“印记”。谁主张“写真实”,谁就有被打成修正主义的危险;谁写了真实,即使不戴上修正主义的帽子,也要被打成“自然主义”。总之,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的文艺不能“写真实”;写了真实就不是无产阶级的文艺。这样,一右一“左”的一搅混,  相似文献   

15.
正当自然主义文学风行日本文坛的时候,夏目漱石也步入了文坛,以其完全不同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他在《文艺的哲学基础》中主张文艺不可能没有理想,反自然主义文学“写真实”、“无解决”的主张。而他的创作,尤其是中长篇小说的创作,则是他的文学理想的实践。作为一个杰出作家,夏目漱  相似文献   

16.
“写真实”与“写本质”是文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老问题,而且这两者总是被置于对立的地位。打倒“四人帮”前,“写真实”是作为修正主义的口号屡遭批判的;打倒“四人帮”后,恢复了“写真实”的地位,写真实被视为艺术的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文艺创作中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也产生了一些格调庸俗低下的自然主义作品,有同志就对“写真实”这一命题怀疑起来了,甚至主张废弃这一口号。与此同时,有同志又重申“写本质”的主张,认为“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里,‘写本质’的要求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一  相似文献   

17.
台湾大名人李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女儿出嫁那天,我对女婿的仇恨达到了极点,因为他抢走了我精心养育了20多年的最心爱的女儿,真恨不能一拳打扁他狗日的鼻梁……”老丈人与女婿,有时候关系就是这么微妙。但是,刘欢的老丈人卢华芳却见人就夸奖:“刘欢是世上少有的好女婿,我跟他除了翁婿关系,更像是一对好朋友……”  相似文献   

18.
以打官司著称的李敖,上法庭不下二三百次,最多时有二三十个官司同时在打。他打官司的对象,不分中外,不分老少,不论省籍,不论生死。李敖认为有仇不报与有恩不报同样是是非不明。因此,对于损害其权益的人,李敖每每投以"老李飞刀",千刀万里追。李文是李敖与当年台大校花王尚勤的女儿,为李敖的长女。这段时间,她以《我和李敖一起骂》一书和在北京九个月中的近百次投诉,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传统写真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要求达到“形神兼备”。通过对写真艺术历史的考察 ,认为 :传统写真在我国绘画中是发展很早的一种艺术体裁 ,传神是写真艺术的优良传统 ,背拟是写真艺术的重要法则 ,线描和笔墨法是写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传统写真艺术成就是由民间画工和优秀的文人画家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同喜同贺     
《新天地》2007,(6)
6月17日是“父亲节”。再过整整两个月,也是我最亲爱的爸爸王本样七十一岁的生日。老爸过七十大寿的时候,我把他拉到北京最好的摄影工作室,花了三千块钱为他拍了一本特别时尚的写真集。据店家讲,我爸是他们店有史以来拍照的岁数最长的人。在“父亲节”之际,祝天下所有的老人:好好地活!慢慢地老!儿子王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