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幼儿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近年来我国幼儿遭受性侵事件时有发生,且多发生在农村地区,表明我国幼儿性教育并未普及,大多数农村家长性教育意识薄弱,性知识来源狭窄,农村幼儿教师缺乏专业的性教育观念。为此,建议加强对性侵幼儿立法,完善法律保护制度,增强幼儿父母性教育知识,加强监管保护等。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包括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为主观层次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人层次的积极人格和群体层次的积极的组织系统。这三类内容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和保教工作;为幼儿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给予幼儿积极情绪体验;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培养幼儿积极人格;借助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发挥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在社会分工、责任承担、发展定位和培养方向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果过分关注这种差异而造成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则会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人发展定位畸形化、性格品质发展不平衡、职业取向狭隘化三个方面。基于性别角色差异的幼儿园教学指导策略是: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发展观,创设有利于儿童性别差异发展的环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性别角色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3-6、7岁的幼儿阶段是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在习得性别角色的同时开始习得所处社会所固有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大量研究证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限制并阻碍了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类型更有益于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绘本是儿童普遍喜欢的儿童读物,绘本中蕴含的性别角色期待和性别意识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绘本阅读为出发点,探讨在教育中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向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择园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的教育热点与社会热点问题,而时代特征明显的八零后一代已经成为新一代家长,其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入园问题也愈加关注。调查显示:城市八零后家长择园观存在较大差异和一定的误区,而通过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幼儿园保教关系、掌握正确的择园策略,可为家长科学择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的文献、国家法律政策,依托社会工作机构“防性侵从娃娃抓起”项目,调查西安市某小学预防性侵教育的现状,探讨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影响因素,为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实施作出进一步探索。结合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特点,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价值观,提高儿童对性的认识以及性防备意识,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正确认识游戏的内涵价值,明确幼儿园游戏组织开展的指导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园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场地比较狭窄,游戏材料种类、数量不够丰富;开展的游戏类型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不一致;幼儿园缺少对教师游戏活动的针对性指导,幼儿教师在组织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角色定位不正确、解决冲突方式不恰当和缺少活动反思等问题;且公办园和民办园在游戏材料更换频率和活动开展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会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解决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良好的性别认知能力的起始阶段与关键时期。幼儿性别认知障碍具体表现为异性化模仿倾向、分裂情绪性困扰及跨性别类型化活动,原因包括个体先天生理机能反应、负性创伤事件的应激机制、重要他人的角色期待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角色定型。为了矫正幼儿性别认知障碍,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现代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在身心交融的教育理念下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在体感交互的游戏活动中指导性别角色行为;在具身互动的学习环境下建构性别认同意义。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家园合作、增进亲子情感交流、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作为亲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角色的正确定位影响到亲子活动的价值。目前,在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容易扮演四种错误角色:缺位者、旁观者、执行者和强制者,这一现象的存在使活动的意义受到影响。基于此,文章从家长自身、幼儿以及幼儿园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家长角色定位的因素,并就如何正确定位家长的角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是为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一方面承担着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另一方面要服务家长。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家教课堂指导的期待是幼儿园调整家园工作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呼和浩特市13所公立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发放近3000份问卷,向幼儿家长了解对家教课堂指导频率、时间、主讲人、内容、形式等有着怎样的期待,在此基础上为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教课堂提供实证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家园更好的合作,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好童年关照一生"行动计划是挪威政府为预防和打击儿童性侵害、性虐待而出台的专门举措。它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尤为注重对教育领域的探索,如倡导学术团体利用专业知识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咨询、鼓励学校开设专门课程提升儿童防性侵能力、完善家庭辅导以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等。本文描述了行动计划的背景与含义,通过解读其中关于防止儿童性侵害或性虐待的具体措施,借鉴其有益成分,提出了对我国防止儿童性虐待和开展儿童性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迅速发育时期,科学膳食、均衡营养对于保证儿童的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常州市区4所幼儿园共17个班级的300名幼儿家长为对象,调查了解了各年龄段幼儿的基本膳食习惯和营养情况。研究发现大部分幼儿存在不良膳食习惯;幼儿膳食营养结构不够合理;家长膳食教育理念有待提升。建议家长树立科学的膳食教育理念,多途径丰富膳食营养知识,家园合作全面提升家庭膳食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劳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它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到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从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时期是培养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是幼儿社会化的必要过程之一。对比中国、英国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的方式及教育现象,我们认为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并且会令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并终生受益的。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幼儿教师和家长才能真正地达到对幼儿规则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我国广西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中,选取14本幼儿用书,对其中的文字和图片等内容进行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结果发现:在"人格特质"角色行为"职业分工"和"外貌特征"(杜克斯和里维斯)4个维度上,样本均存在性别刻板印象问题。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幼儿用书的编写者、出版机构以及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能关注、重视幼儿用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希望幼儿园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更多地关注两性人物的共同点,努力传递性别平等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当人们不再以"性别"为基础界定人的社会属性时,男女两性才能发展出独立的人格,才能对社会生活拥有真正自主选择的权利,进而更好地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情感能力是幼儿未来生活和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以四川、新疆、广西、云南、陕西4325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文化资本和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并探析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家庭文化资本与幼儿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并可以正向预测幼儿社会情感能力;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及各维度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家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家庭文化资本水平;幼儿园要深入推进家园合作,为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供教育支持;政府部门要建立补偿性教育机制,弥补处境不利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区县5所幼儿园140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幼儿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体情况良好。幼儿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受到亲缘关系、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应该实行多种途径的营养教育,包括针对幼儿家长进行教育,同时尽早将营养知识纳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使家庭和幼儿园一起来维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学习、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言,它们是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两者都处于最佳状态,幼儿的智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有些家长由于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总想让孩子在某些方面出人头地,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的幼儿园不顾教育原则,盲目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加大知识教育,却淡化了非智力因素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特有的依赖性、草率性、自省、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在幼儿园的孩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些实际、加强幼儿非智力因素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注重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是开展幼儿养成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养成教育蕴含的重要价值包括心理习惯养成、行为习惯养成和家国情怀养成。当前,传统美德故事融入幼儿养成教育面临着教师内生动力缺失造成的主观困境、家庭育人理念错位造成的现实困境、幼儿园和社会等外部推力不足造成的客观困境。对此,教师层面可以学思并重,加强相关知识学习;理实并进,提升相关专业能力;知行并修,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家庭层面可以观念重塑,树立德智并重教育观念;价值重拾,重视家庭美德教育价值;模式重构,构建家园深度互动机制;幼儿园与社会层面可以责任共担,明确幼儿养成教育目标责任体系;成效共评,健全幼儿养成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多方共育,扩大幼儿养成教育社会主体参与度。  相似文献   

20.
走进幼儿园以后,孩子的任何表现都会扭着家长的心,或激动,或焦虑,患得患失。家长的行为使得孩子很难以正常的心态来面对挑战和挫折。为了孩子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家长应该明白输赢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经阶段,应引导孩子学习如何面对输赢。家长应了解儿童心理,对于幼儿的输赢,家长应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坦然面对,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尤其是孩子输了,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所在,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